记得当年的语文课本里,读到的最多诗句就是李白和杜甫,李白的狂放不羁自不必说,杜甫的悲天悯人、怀才不遇也却是能让人感到唏嘘不已。然而读的多了,却又有了另外一番滋味。不禁要问,为何你总是在悲天悯人、怀才不遇,纵使在那个唐朝由盛转衰的时刻,文人中仍然是涌现出了如王维、王昌龄、高适、岑参这样卓越的政治家,为何命运总是对这位在后世评价极高的杜甫不公?一个能够写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杜甫,为何在他的晚年,眼中只剩下了怀才不遇,只剩下了满目疮痍?
打开杜甫生平,或许就能够窥之一二。杜甫祖上乃是西晋名将杜预,就是西晋灭吴的总司令,在其身上多少有些魏晋风流的遗存;同时,杜甫的爷爷和爹从唐高宗时期就开始做官,对杜甫的教育十分严格,使得杜甫骨子里受到儒家忠君爱民思想极其严重;同时,杜甫少年、青年时期正处在大唐王朝最为鼎盛的开元年间,浪漫主义思潮盛行,杜甫同样不可能不受到影响。
正是因为三种思想同时存在杜甫的身上,这些早就了后世不断传颂,被誉为诗圣的杜甫;也早就了那个内心纠结,惨淡人生的杜甫。
最初的杜甫,还是一个怀揣美好梦想的大好青年,同时爷爷和爹历任高官,给了杜甫纵情山水的经济基础。从二十岁起,杜甫便开始了自己十几年的纵情山水。相比与杜甫同时代的王维二十岁时已经高中状元,此时的杜甫似乎早已将自己“致君尧舜上,再使民风淳”的政治理想忘记了。
有人肯能会说,李白也是纵情山水却成为了诗仙,但杜甫却不能?答案很简单,李白要的是什么?李白要的是“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要的是“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样的李白从未被传统儒家思想束缚过,或许他也有过希望出将入相,兼济天下之心,但最终他对自己定位仍然是词臣、宠臣,正因为这样的定位,才能让他在玄宗面前写下“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然而李白最终还是不属于那个庙堂,最后在外人看来最风光的时刻远遁江湖,快意人生。这些,杜甫又如何能够做到?
杜甫如果能够做到,他就不会在他二十四岁时参加了一次科举考试,结果当然是可想而之。纵使你杜甫真是一个天才,如果你真能高中,又如何对得起那些在你游山玩水时寒窗苦读的学子?有人说杜甫落第是玄宗昏庸,朝中奸佞横行,我觉得这些人可能真的是想多了。杜甫参加科举这年,还是玄宗开元年间,朝中宰相还是张九龄,哪里容得下科举舞弊?
顺便说一下,这一年的状元是杜甫的本家,名叫杜倌,此人在当时也算是风云人物了,不仅中了进士,后来还中了王霸科(唐的武官考试),可以称得上是文武全才了。此人后来在安史之乱时期也是屡立战功,儿子还成为了唐宪宗时期的宰相,这一家在当时称得上是出将入相了。怎么样,说白了这一次杜甫没考上就是一个原因,水平不行。
此后的十年,杜甫又是在山水之间渡过,与李白、高适等人结交,过的好不快活。然而快活的日子仍旧是少数,随着家产被他逐步耗尽,杜甫的人生悲剧也就此开始。当杜甫三十四岁这一年,他回到长安希望谋取一官半职,他哪里知道,此时的玄宗再也不是那个英明神武的唐明皇,朝中主政的也成为了李林甫和杨国忠,如果十年前杜甫能够潜心读书,出人投地或许还有一线机会,那此时可真是毫无希望了。
杜甫无疑对这一状况无疑是后悔的,要不在他晚年也不会在写《八哀诗》的时候感叹未能在青年时期就结交张九龄,以图获得进身的机会。可是仔细想想,你去结交张九龄,就一定能结交的上么,或者说别人就会赏识你么?在唐朝,此前并非靠结交权贵获得升迁的先例,如李白就是结交了玉真公主和贺知章获得了玄宗的赏识,但那是李白的文风正对了玄宗的胃口;孟浩然也因为结交了张说而获得引荐玄宗的机会,并后来入了张九龄的幕府,可是张说和张九龄看重孟浩然的却是他对农桑和民生改革的见解。这些,杜甫又如何能够做得到。
杜甫在长安,一困就是十年。这十年间,杜甫的文风产生了极大的转变,从原来的浪漫主义变成了现实主义,从原来的不食人间烟火变成了忧国忧民。然而,在你家境殷实、纵情山水的时候,你的天下,你的“再使民风淳”去哪了?现在你不如意了,混惨了,再来忧国忧民?莫非之前的十年,就没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了?这个境界,比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不知道差出了几个级别。
说回杜甫,在他来到长安十年之后,终于获得了一个河西尉的小官,这杜甫可好,居然“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大哥,你小儿子都快饿死了好吗,你还在这里挑三拣四的!不得不说唐玄宗还真是个不错的皇帝,又给了他一个类似仓库管理员的官职,这一次杜甫好歹是没有在推辞,心不甘情不愿的上任了。干了几个月等工作基本上手了,就想起回家探亲了,可惜他那个小儿子终究还是没有等到一顿饱饭,活活饿死了。于是悲伤的杜甫写下了那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但是我真是怀疑,要是这趟回去他小儿子还是活蹦乱跳的,杜甫还会不会写这首诗,真是呵呵了……
同时,命运也再一次和杜甫开了个玩笑。就在杜甫好不容易当上官,有了一份稳定收入的时候,大唐王朝最大的一场浩劫——安史之乱爆发。这场浩劫,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高仙芝、哥舒翰、封常青、王昌龄等等都为国捐躯,甚至发生了睢阳血战十月的感人壮举。杜甫,作为一个忧国忧民的文学家、“政治家”,又怎么能置身事外?当他听到肃宗在灵武登基的消息后,便心念念前往效力。但是这一次,再次反应出了杜甫百无一用是书生的一面。同为前往投靠的文人,高适、岑参等都是通过这场动乱,北上勤王,屡立战功,获得官位的。而杜甫,却在北上的路上被抓回了长安,让杜甫再一次与机会失之交臂。
但是当叛军被赶出长安,肃宗还朝之后,还是给了杜甫一个左拾遗的官职,杜甫的第一个称号“杜拾遗”就是这么来的。坦白的讲,玄宗能容忍他的挑三拣四,肃宗能给一个为立寸功的人封官,我觉得几个皇帝真的对杜甫算是非常不错的了,要知道后来官至三品的白居易,最开始也仅仅是一个左拾遗。左拾遗其实就是一个纠正皇帝错误的官,但是回头看看杜甫在这个位置上都做了什么?营救房倌!房倌是什么人,一个因为自己刚愎自用导致平叛失败,损兵折将的宰相,皇帝要杀,有什么问题!这件事皇帝不仅没有做错,而且做的非常对、非常好!你在这个时候去说皇帝错了,你的家国天下,你的黎民百姓去哪了!
此后杜甫被贬往外地,当了几年官,也没干出什么名堂。后来到了四川,在好友剑南节度使严武的帮助下成为四川当地的工部员外郎,“杜工部”的名号也就是这么来的。哦对了,那个接济他的严武,最开始的官职也是拾遗,人和人的差距真是大……
当严武去世后,失去最后依靠的杜甫虽然也曾经得到过柏茂林的照顾,在奉节住了一年多(那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就是在这个期间写的,真不知道哪来的自信),但杜甫最后的几年总体是在颠沛流离中渡过,最后在一条小船上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从杜甫被封为左拾遗,直到杜甫去世,在这长达十四年的时间里,正是大唐王朝百废待兴,大丈夫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可是杜甫却不但寸功未立,还越混越凄惨,什么家国天下,什么天下苍生,不禁沦为笑谈。
杜甫的一生无疑是悲剧的,当他在听闻安史之乱结束的那一刻,写下了是什么?写下的是“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看看,这句诗多么的李白,多么的浪漫主义。其实杜甫一直都是那个“会当凌绝顶,一栏众山小”的浪漫主义杜甫,一直都是那个对李白的人生心向往之的杜甫。
只是他也是那个毫无治国理政之才,却有身怀魏晋风骨不肯向命运低头的杜甫。胸怀天下,却又无法胸怀天下,满腹委屈和不甘之下,杜甫最终只得沦为一愤青耳。这也就难怪在他是诗里满满的都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了
纵观杜甫的一生,其实综合了古代文人的一切特质,注意是单纯的文人,那就是自视甚高,却又眼高手低,总觉得自己怀才不遇,而实际上却仅有填词做诗的文采,却不是治国安邦的柱石;内心向往浪漫主义,寻求诗和远方,却被儒家思想和困苦生活所迫不得不向权贵低头。
这样的文人,占到了我们所熟知的名人的十之七八,为什么?原因很简单,真正位居高位的人,不是忙着国计民生,就是忙着贪污敛财,谁还有那份闲心吟诗作词,可能白居易、“唐宋八大家”这些,的确是少数中的少数。
正是这样的文人,正是这个的思想,造就了我国千百年来绚烂无比的诗词文化,却也造成了多少人终身的悲剧,如秦观,如徐渭。
想想杜甫,如果当年能够安心做个私塾先生,教书育人;再不济,做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五柳,兴许我们的历史中就会少了一个诗圣,但是他那个可怜的小儿子也不至于饿死了吧。
那么我宁愿这世间少几个诗圣,多几个教书先生吧。
原创不易,随意打赏,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小我vs袋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