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是乎”丛谈:吕相不记“饭后钟”,东坡为“屁”过江来

01

北宋初期,有个著名的“饭后钟”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叫吕蒙正。

吕蒙正是河南人,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和母亲一起被狠心的父亲逐出家门,从此流落街头,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

吕蒙正从小就爱读书,为了填饱肚子,经常到寺庙里去蹭饭吃。时间长了,难免要遭到和尚们的白眼。和尚们很讨厌吕蒙正,便想办法捉弄他。

寺庙里吃饭,都是以敲钟为号,钟声一响,和尚们各自走出禅房,到伙房去吃饭。这一天,和尚们私下串通好,到了饭点故意不敲钟,悄悄去伙房把饭吃了。

等和尚们饭都吃完了,敲钟的和尚才开始敲钟。吕蒙正听到钟声,慌忙赶到伙房准备去吃饭。此时,伙房的和尚正在收拾碗筷,看见吕蒙正过来,揶揄他道:“吕相公吃饭,要早些来啊,现在饭已经吃过了,要不要让师傅们再帮你煮些饭啊?”

说罢,又故意对旁边一个小和尚呵斥道:“我们出家人,吃的花的,都是十万施主的捐助,很不容易。你们吃了白米饭,也须替我们做些事情,怎么能在这里闲坐呢?难道和尚的饭,就该给你白吃吗?”

吕蒙正知道和尚是在指桑骂槐骂自己,只是微微地叹了一口气,并不与他们争论,忍着饿,继续读书去了。

“饭后钟”的典故由此而来,说的正是吕蒙正落魄时的亲身经历。

02

公元977年,也就是北宋第二个皇帝赵光义(即宋太宗)即位的第二年,吕蒙正考中状元,出任升州通判,后来入选翰林学士,提升为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

早一段时间,有一篇风靡微信朋友圈的状元文《破窑赋》,1000多年后读起来仍觉琅琅上口、文采飞扬,正是他的作品。

吕蒙正发迹以后,并没有去为难当年敲“饭后钟”、故意捉弄他的那一帮和尚。反而是以德报怨,厚赏了寺庙里的众和尚。

对幼年时将他扫地出门的狠心父亲,吕蒙正不但是不记仇恨,反而是孝敬有加。他的生母刘氏,虽被父亲逐出家门多年,却矢志不肯改嫁,吕蒙正于是恭迎父母大人同他一起居住,侍奉得非常尽心周到。

吕蒙正的肚量与格局,由此可见一斑。多大的胸怀与肚量,决定着能成就多大的事业。都说“宰相肚里行舟船”,正是这个道理。这样的人不当宰相,又有谁能当宰相?

03

父母亲相继去世以后,吕蒙正入朝参政。有一天,一名官员指着他的背影说:“这样的人也能参政吗?”这是明显的无礼与轻视,吕蒙正却假装没有听见,从容而过。他的随从很不服气,欲要上前去问那位官员的姓名,吕蒙正连忙阻止道:“不必,不必,若真知其姓名,便终身不能忘记,还是不知道的为好。”

随从们见吕蒙正如此宽宏大量,都从心底里十分佩服。吕蒙正做了宰相之后,刚直不阿,两袖清风。有一个下级官员,欲拿家里的一个古镜送给他,自称这个镜子可以照二百里远。吕蒙正听了,哈哈大笑,说:“我的面孔不过碟子大小,怎需这照二百里的镜子呢?”于是坚决拒绝了下属的馈赠。还有个官员要送他一只古砚,说此砚十分神奇,一呵即润,用不着注水,吕蒙正也是坚拒不受。

吕蒙正上朝时经常准备一个夹袋,无论大小官吏,进见时都要详细地询问他的才学,记录下来装进袋子里。等到朝廷需要用人的时候,便从袋子里取出过去的记录,按才举荐。在吕蒙正任宰相的这一段时间,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吕蒙正发挥了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吕蒙正家在洛阳,他有个侄子叫吕夷简。皇帝非常信任吕蒙正,两过洛阳都是住在他的家里。有一次住他家里时,皇帝亲自询问吕蒙正,他的几个儿子中是否有可堪大用之才。吕蒙正答道,几个儿子都是庸才,难堪大用,唯侄子吕夷简有宰相之才。皇帝于是召吕夷简进京做官,直至提拔为开封伊,颇有政声。

吕蒙正不举荐儿子却举荐侄子,这正是他的胸怀与格局。吕夷简后来果真做了宰相,而且也没有辜负当年叔叔的厚望,成为宋真宗、宋仁宗两朝不可多得的一位名相,位列“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特别是北宋第四位皇帝宋仁宗即位时年仅13岁,还是一个孩子,刘太后垂帘听政,在这一段特殊时期,吕夷简身居宰相之位,辅佐太后和年幼的皇帝,正确处理了许多棘手的朝政问题,保证了政权的平稳过渡和经济社会的安定发展,为北宋王朝的巩固做出了重要贡献。

吕蒙正的后辈多有名人,除了侄子吕夷简,侄孙吕公著也是官至宰相,堪称宰相世家。南宋著名大儒吕祖谦、吕祖俭,是吕蒙正的八世孙。名人辈出的背后,与吕蒙正的胸怀格局乃至优良家风的传承密不可分。

04

一个人格局越大,越懂得宽容;情商越高,越懂得低头。因为人生的高度不同,目标不同,选择自然就会不同,所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也。

就像唐太宗与魏征,一个是平定天下的雄主,一个是忧国忧民的名臣。魏征总是直言劝谏,一点也不顾及帝王尊严。如果不是遇到唐太宗这样虚怀若谷、善于纳谏的帝王,魏征纵有一百个脑袋也不够砍。古往今来,歌功颂德的臣子多,犯颜直谏的忠良少,唐太宗深谙这一点,“以人为鉴明得失”,结果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贞观盛世”。

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一开始的力量对比,项羽占据绝对的优势,但刘邦心胸宽广,知人善用,又很会笼络人心,而项羽却是心胸狭窄,刚愎自用,听不进不同意见,最终一败涂地。性格决定命运,格局决定未来。项羽的“垓下之围”,与其说败在了军事上,不如说败在了胸怀与格局上。

05

古人说,“肚量如同藏金洞,量大福大不可量。天包万象天宽大,地藏万物地无疆。”人们平时常说,“深水不响,响水不深”,还有“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其实都是一个道理。

把一滴墨汁滴在一杯清水里,这杯水就成一杯黑水了;而把一滴墨汁滴在大海里,大海却依然是蔚蓝色的大海。为什么?因为两者的肚量不一样。

宽容别人,就需要咽下委屈,肚量都是被委屈喂大的。

南北朝时期的沈驎士就是个很有肚量的人,凡事都看得很开。有一次,邻人一口咬定沈驎士脚上穿的鞋,正是他前几天丢失的那一双。

沈驎士说:“这是您的鞋吗?”立即脱下还给人家,自己赤着脚走了。过了不久,邻人发现是自己搞错了,又将鞋送还沈驎士。沈驎士说:“这不是您的鞋吗?”又笑着接过来,重新穿在自己脚上。

苏东坡对沈驎士的肚量很是欣赏,赞扬他“处事当如沈驎士”。

06

关于文化大儒苏东坡,还有一个与肚量有关的著名故事。

苏东坡和佛印和尚是一对好朋友,经常一起谈禅论道,两人文学、佛学造诣均很深。苏东坡受佛印的影响可谓十分深刻,在他很多传世佳作中,均可看到佛学思想的影子。

有一段时间,苏东坡和佛印隔江而居,一个在江北瓜州办公,一个住在江南金山寺。苏东坡经常乘船过江去金山寺拜访佛印,关系十分密切。

某一天,苏东坡忽然觉得自己大彻大悟,于是挥笔作诗一首:“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诗中的“八风”指的是影响人情绪的八种境界。苏东坡对这首诗十分满意,自我陶醉了半天。然后派遣自己的书童过江,把诗送给佛印和尚一起欣赏。谁知佛印看后立即取笔,在诗后写了“放屁”两个大字,并让书童带回。

苏东坡看后勃然大怒,本来是想让好朋友夸奖两句的,你不夸也就算了,居然还这样侮辱人。苏东坡立即乘船过江来找佛印算账。

让苏东坡没有想到的是,到了金山寺,却没有见到佛印大和尚,在其居住的方丈室的门上,看见贴着一张大纸,上面写着“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

苏东坡马上恍然大悟,顿觉羞愧难当。原来自己的修行还差得很远很远,却浑然不知。于是灰溜溜地返回了。

07

清朝康熙年间,安徽桐城出了个大学士叫张英,邻居吴氏欲侵占他家的宅基地,家人驰书北京,想要张英凭官威压一压吴氏的气焰。

谁知张英却回诗一首:“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是何等的格局与肚量?

家人得诗,主动退让三尺。吴氏深受感动,也主动后退三尺,三加三等于六,于是就有了今天桐城市的“六尺巷”,一时传为佳话。

在我国很多的名山寺庙里,我们经常可以看见笑口弥勒的塑像。他笑容可掬,和善慈爱;袒腹跌坐,幽默开怀。在弥勒佛像的两侧,常挂有一幅对联,写的是: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

短短一幅对联,却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

08

肚量当然还和一个人的格局有关。层次越高的人,越是懂得宽厚,格局自然越大;层次越低的人,境界狭隘,不知宽厚为何物,整日数米计薪,患得患失。

人生若没有格局,生活都是鸡毛蒜皮。

人生若没有高度,看到的全都是问题。

有人说了这么一个现象:

如果你站在二楼往下看,会看到满地的果皮纸屑,全是垃圾;

而你如果站在二十楼往下看,看到的是树木草地,良辰美景,风光无限。

站位不同,高度不同,看到的和想到的事情竟然大相径庭。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竟是如此之大!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古人的境界和追求,至今仍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人生在世,时间和精力均十分有限,做什么和不做什么,在乎什么和不在乎什么,均是个人选择。然而,道路决定方向,选择决定未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在哪里努力,就会在哪里收获。人生的修行永远在路上。

努力,才能遇见更好的自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362评论 5 47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330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247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60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580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69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29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87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40评论 1 29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96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78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66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45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29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65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3,271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03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小品文PIXIU 提起苏东坡,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他是北宋一位伟大的诗人、散文家、书法家、画家,文坛全才...
    pixiu小品文阅读 9,730评论 10 32
  • 东坡诗词历来喜爱,近年三度阅读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加上之前对苏轼的点滴了解,试着整理概括,凭记忆的脉络梳理简...
    薛定谔的流浪猫阅读 3,501评论 0 14
  • 在古代的诸多名人中,苏东坡绝对算得上是一个有酒有故事又有趣味的人。他一生坎坷而悲壮,多次被贬,屡受打击。然而,在有...
    桐香万里阅读 4,114评论 0 2
  • 苏东坡是三苏之一。三苏就是苏老泉、苏子瞻、苏子由;苏老泉是父亲,苏子瞻和苏子由是儿子。苏老泉年少时不愿意读书,等到...
    荀夫子阅读 103评论 0 0
  • 读后感 林语堂这本《苏东坡传》放在家里的书架上已经多年不读,但听樊登读书的讲解已有2-3遍,也大致了解苏东坡老先生...
    元宝雅宅规划师阅读 362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