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小长假我来到天府成都找好友玩,一直没推送文章,连这篇文章都是我在火车上用手机敲出来。
假期七天,我看了六部电影。
火车上用手机看了四部,《瑞士军刀男》我评了四星,现在想想其实可以给五星,李安的《饮食男女》评了四星,《海蒂和爷爷》想评三星半,最后给了三星,《一个勺子》给了四星。
在电影院看了两部,《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是我在豆瓣评分以来第一次给一星的电影。《湄公河行动》我想评三星,但为了让更多的人走进电影院,看看缉毒警察们在用怎样的方式换取我国的安全与和平,所以给了四星。
可以看出,我给手机上看的电影的分数要高于电影院看的电影。
你可能说这没什么可比性,因为手机上看的电影是经典片,文艺片,电影院看的电影是大众片,商业片。但电影院的观影条件要远远好于手机上几寸的屏幕,同时也可以说明,十一档的电影没有一部称得上经典,甚至不是每一部都能称得上电影。
我最想说的是《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我读过张嘉佳的原著,那本书是高中好友送给我的生日礼物,当时每天晚上当做晚安故事看。所以一直对这本书拍电影的事念念不忘,听说选择在十一档上映,马上和她约好一起看。
其实,不看电影内容,你就能预感到《全世界》的票房低不了,而且很有可能非常高。首先是张嘉佳原著的IP,我就是原著党的一份子,其次是演员。几乎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粉丝团。
邓超自然不用说,算是目前国内最有观众缘的几个男演员之一,他带来了很多跑男方面的粉丝。白百合是目前当之无愧的中国电影一姐,她这个年龄段的演员,不论是票房号召力,观众缘,还是演技,都无出其右。还有最近火的不行不行的杨洋,他带来了一群迷妹。小岳岳也是号召票房的主力军,虽然最近他的人气正逐渐耗散,但因为和前面几位的粉丝团体重合的不多,所以还是带来了一部分票房。
几位明星的粉丝团,再加上推广营销活动,这部电影很容易在国庆档爆红。平时写东西的缘故,我加了一些影评书评群,9月底的时候有人约《全世界》的影评,而且只要正面的影评。
截止笔者写这篇文的时候,《全世界》上映9天,票房达5.87亿。同期上映的《湄公河行动》票房5.33亿,《爵迹》3亿,《王牌逗王牌》2亿,《全世界》暂列票房第一。
但在口碑方面,《全世界》就没有那么幸运了,豆瓣上6.3万网友给出了5.6分,《湄公河行动》9.1万人给出了8.2分。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叫座不叫好的情况了,我个人觉得,《全世界》拍的就像是一本画报,把电影一帧一帧地拆开,很多截图都可以拿来当手机壁纸,美的不行。但电影就是电影,观众买票不是去看风景的。电影前10分钟之后,大家基本能猜出每对情侣的结局,剩下的时间就是在重庆美丽的风景中验证自己的猜想。
在这样的剧情中,演员根本无法施展拳脚。
你还记得白百何在《滚蛋吧!肿瘤君》中是怎样让你热泪盈眶的吗?但来到《全世界》中,她和茅十八的感情戏就像过家家一样,一副糊弄鬼的态度。
邓超在这部戏中也只能算中规中矩,继续着“人来疯”的表演风格。邓超的优势在于,平时和你插科打诨疯疯癫癫的人,一旦严肃起来,你会感觉他其实什么都懂,只是没有说出来。而《全世界》的简单情节让他疯癫过后的深沉显得无力。
反倒是小岳岳,一个相声演员,整部影片都放得开,该撒娇时撒娇,该深情时深情。这部电影唯一让我感觉还可以的镜头就是猪头追着出租车大喊的镜头,真是撕心裂肺。不过于整部影片来说,也是无力回天了。
进入2016年,你会发现一年前还鲜有人知的缩写IP变得尽人皆知。我承认,IP改编成的影视作品有着天然的推广优势,热情的粉丝们是很好的传播者。但从观众的角度看,IP却是一把双刃剑。如果电影拍摄者借着IP的噱头偷工减料,只看重明星的粉丝效应,用劣质的情节、人物搪塞观众,那么用不了多久,这个IP就会被毁掉。
曾读过一篇短篇小说,讲的是农夫偶得一“酒狐”,浸入白水中,每天可把两壶白水变成美酒。如果变多了,酒狐就会越来越小。
IP就像这只酒狐,过度利用只得狐死人悲。
再来说说《湄公河行动》。
如果单从电影的角度来看,我只能给3星,即觉得一般。要知道王千源主要的《钢的琴》只得到了8.3分,如果不说打缉毒警察这张感情牌,8.2分确实有些高。前期的叙事铺垫太仓促,让观众过早进入紧张状态,导致到了高潮部分总感觉有点夹生。
不过我还是给了四星,原因有二。
一是这部电影的尺度很大,把毒枭的不管不顾展现了出来。记得最清的镜头是毒枭戒尺两位妇女做人质之后,没有空喊“把枪放下”,而是直接捅死了其中一个,脖子中的鲜血喷出来的画面也有闪过。那个镜头把好多观众都下了一跳。
除此之外,几岁的小孩拿着冲锋枪扫射中国警察、自杀式袭击等等,都让我感到真实。在那种环境中,毒枭甚至比警察还要强大,正义不是护身符,警察们没有主角光环护体,正义反而是累赘。抓活的,不能伤害人质,不能被当地警方发现,这些限制让缉毒警察不得不切断自己的后路。
正因为如此,我要评四星,我想让更多的人走进电影院去看这部电影,而不是《全世界》,更不是《爵迹》。
其实,我们可以在《湄公河》和《全世界》在十一假期后面几天的票房上看出,《全世界》后程乏力,马上就要被《湄公河》超越了。
这是我很乐意看到的。随着影评公众号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去观看口碑好的《湄公河》,国内影评市场最权威的豆瓣电影被更多人接受。
观众和电影其实是一种双向选择的关系,不是影院上映什么电影我们就必须看什么电影,我们不是等待饲养的猪,只有观众的品味上去了,中国电影才能认真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