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阅读《在文本细读中品味作品“前景化”的语言——〈桃花源记〉共同备课的启示》一讲。
看似熟悉的地方,最易错过风景。今天就在同仁的备课启迪中撷取曾经遗失的花朵。
桃花源,即世外桃源,已成为一个固定的名称,“源”不宜再分开解释。它就是当初陶渊明笔下《桃花源记》中的那个美丽地方。后世指避世隐居的地方,也指理想的境地或者向往的地方。所以阅读这一课,我们要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到桃花源就是我们生活中所向往的地方。并且要理解到陶渊明所描写的桃花源是想象和虚构出来的,在现实中并不存在。
如何达到这个效果,我们需要注意几点:
理解一篇文言文,必然要首先理解文言文中的字词句式等特殊意义和用法,但我们决不能把古文教学当成翻译教学。像自此学生需要掌握的和我们课堂上老师重点要讲的不能画等号。老师,必须呢,首先对文言字词筛选一遍,确定哪些是学生自主学习解决不了的,或者是学生不容易理解掌握的才是我们课堂要讲解的重点难点。
先要引导学生描述渔人看到的“桃花源”是什么样的,再来说说桃花源美不美,你认为“桃花源”最吸引渔人的是什么。重点品读第二段。品味“俨然”、“相闻”“种作”“怡然自乐”“设酒杀鸡”等词,理解桃花源中的美好生活。渔人对桃花源人说了什么,让其他人都“叹惋”?
第三段主语问题值得关注,接待渔人的究竟是谁?没有具体的一个个体,“这个人”从始至终没有出来过,他就是村中的一个人,桃花源里的每个人,他们都代表着幸福美满和谐的整体。他是一个个体,但是呢,它代表着一个整体。他们的这个整体呢,非常的和谐,他们在思想意识上都非常一致,都融为了一体。而理想社会就是呢,像这样“和美”的环境,这样“和美”的气氛。关注“咸”“皆”“并”等词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点。
桃花源中除了渔人还写到太守、刘子骥,他们分别代表着普通人、官员、高尚士。他们都向往这样的生活,重点品味“即”“欣然”“规”等。这些既体现了桃花源是人人都向往的地方,但他又是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只存在于人们的心里。
《桃花源》诗以前还真没关注过,今天要仔细品读,补上这一课。
嬴氏乱天纪1,贤者避其世。
黄绮之商山2,伊人亦云逝3。
往迹浸复湮4,来径遂芜废。
相命肆农耕5,日入从所憩6。
桑竹垂馀荫,菽稷随时艺7;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8。
荒路暧交通9,鸡犬互鸣吠。
俎豆犹古法10,衣裳无新制11。
童孺纵行歌12,班白欢游诣13。
草荣识节和14,木衰知风厉。
虽无纪历志15,四时自成岁16。
怡然有余乐17,于何劳智慧18?
奇踪隐五百19,一朝敞神界20。
淳薄既异源21,旋复还幽蔽22。
借问游方士23,焉测尘嚣外24。
愿言蹑清风25,高举寻吾契26。[1]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陶渊明晚年,约为南朝宋永初三年(422年)的作品。元熙二年(420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毒酒杀害晋恭帝。这些事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他从固有的儒家观念出发,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诗与记珠联璧合,又相互独立,并无重复之感。此诗以诗人的口吻讲述桃花源中人民和平、安宁的生活,诗人以自己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切感受,突破了个人狭小的生活天地,从现实社会的政治黑暗、人民生活苦难出发,结合传说中的情形,描绘了一个与现实社会相对立自由、幸福的理想社会。
《桃花源诗》在有些方面确比《桃花源记》写得更为具体、详细。《桃花源记》局限于写渔人的所见所闻,渔人在桃花源逗留时间不长,见闻有限。而《桃花源诗》显得更为灵活自由,也便于诗人直接抒写自己的情怀,因此读《桃花源记》不可不读《桃花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