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算是二次来到厦门,第一次还是去年参加刘同签售会的时候,又逢暴雨,悲喜交加的一次旅程。提起厦门,这个城市我认识的还有谁?或许有谁,还有谁?可是真正能联系的人又有多少?前日,我还在动车上发给雅丽,(一起长大的发小,不过小我一届)说我来厦门实习了。立马回一句:“有人来接你吗?你几点来?我去接你。”其实我们几乎不会网络上聊天,也不曾打过电话,自从我先高中毕业,升入大学后。虽然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方,但是上了大学我也一个月才回去一次。回去待在家的时间都不够了,更何况出去。严格算起来,我们俩也就一年联系一次吧,就是过年串门的时候。虽然我们的家长经常来往,但我们好像就是各过各的生活。
今日,是我来厦门的第二天,特地看了日期,好像来了很久。傍晚联系了她,说要去她们学校找她。也许我们之间的交流方式就是这么干脆利落。“几点?”没有询问是否有空?直接开门见山。这两日其实都有出去,算是熟悉厦门的环境,不过今天是自己独自一个人。其实生活在一个陌生的环境没什么,这些总是要去承受,一个人的生活,一个人的成长。天生路痴的我,提早下了车,并且导航输错了终点,我以为下车地点离她学校也就几百米,还想走过去。
一个电话过来,“你在站点等我,我去找你。”
其实我没有那么生活小白,我还是可以生活得很好。重新拨弄了百度地图,原来还有1.5公里。乖乖地在原地等待被领走。初来乍到,不太能适应厦门的交通,特别是站牌,和泉州不一样。其实就是不熟悉吧哈,以后会习惯的。只是不知道习惯之时,我是否还在厦门这座城市。
没有久未联系的尴尬,一见如故,侃侃而谈。谈起我们的专业,因为调剂,她学的专业和我差不多,包括以后的方向要走哪边;提起大学室友,前几日看到这样一句话,大学教会你什么样的真理?“室友永远只是室友。”成为一路相伴的人,肯定是人生观价值观不会相差甚远。如若不是毕业也就可以说再见。“不能选择你的室友,可以选择自己的朋友。”一同学习相互激励的伙伴,一同为了健康和身材一起打卡跑步的队友,一同谈论八卦分享生活的饭友。大学生活是靠自己去发掘,有的人选择了勤恳的学习,有的人选择了交际的协会,有的人选择了兴趣广泛的社团,有的人选择王者荣耀四年,有的人选择和床、外卖生活四年。生活是什么样,全靠自己如何选择。虽然我们没有付出十分的努力,但也投入了八分对生活的热情。提起彼此的父母,讲一些家里的琐事。提起让自己头疼我的弟弟她的妹妹。虽然我一直被打断,但我总能接得起来我说的话题。
纵使我们很久没有联系,但我们依然是彼此心中那个最初的自己。“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