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写过一篇文章你连计划表都不会做还妄想自律得自由?有小伙伴评论说切中要害但是希望我给一些具体可行的方法,所以就有了这篇文章诞生。
这是一篇干货文,就要有干货文该有的逼格,直接上图(一):我六月份做的计划表。
很明显,这份计划表给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安排的满满当当的,时间划分特别的细,任务特别的多而且杂。恨不得把每一分钟都高效利用起来分配到繁重复杂的事项中去。
这种类型的计划表我做过很多次,但是无一例外的全部以失败告终,为什么呢?我们一一分析一下:
弊端1.时间切分太过密集,不够灵活
时间太密集了,工作与工作之间没有界限,很有可能会存在上一项任务还没完成下一项任务的时间就到了的尴尬情况,这样子的时间安排太不灵活了。
弊端2.没有提前安排或者起码预留休闲娱乐时间
人不是机器,机器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持续工作后都需要停下来维修保养,更何况人呢?人是需要一定的休闲娱乐时间停下来休息的。所以如果我们没有预留休息时间,你可以凭意志力完成一天的计划,但是当你的意志力耗尽后,只凭意志力却没有身体上的实际放松,那么你肯定会奔溃的,分分钟想要撕烂计划表。
弊端3.一旦制定的计划未完成,会产生强烈的挫败感
当你想要撕烂计划表的时候,说明你的计划就是失败的,你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继而产生挫败感,甚至陷入深度自卑。
总结:貌似完美且时间的利用率极高,实则反人性,践行不下去是必然结果
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不断试验后,我提出了一个概念——“nh时间管理法”(我自创的)
首先解释一下“nh时间管理法”
h:即英文单词hour的简称,汉语意思为“小时”
n:是一个约数,可以是1、2、3······,也可以是0.5、1.5、2.5······。
也就是说,你可以把你一天的时间按照一个特定的单位进行划分,比如以0.5h为单位划分、以1h为单位划分······划分原则是你正常工作和生活状态下普遍使用的一个时间块。
比如你是一个学校的老师,你一天的正常时间可能是被一节课40分钟为单位进行切分的,那么我建议你取n为1,也就是1h时间管理法,用1h为单位进行切分(至于为什么不以40分钟为单位切分,等下我会解释)。比如你是一个程序员,你常常敲代码一敲就是3个小时,那么我建议你取n为3或者3.5,把上下午的大片时间先进行切分,然后把零碎的时间可以再用0.5h切分等等。
由于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职业不同、工作性质不同,所以决定了每个人的切分单位不同,也就是n不同。但是我比较推荐不要超过3,因为一个人专注时间是有限的,一般来说能够投入工作3小时以上的人太少了。当然,具体看个人,因人而异。
nh时间管理法:核心是找出自己在一天内或者一个阶段内每天能够相对固定的时间来做相对固定的事。
解释概念太苍白,直接来例子,以我为例。首先我的职业是课外辅导机构的老师,我们的每节课是2h,所以我采用的是2h时间管理法。
我利用2h时间管理法对我的工作和生活进行了重新的规划,如图(二)国庆第二天的计划表
我们一起看一下我是怎么制定第二天计划表的:
第一步:你需要一个时间管理的本子或者软件
最简单的,初学者可以直接用白纸自己画;已经在开始践行时间管理的同学们应该起码有个时间管理的笔记本了;还有不喜欢纸质化的同学们应该也装备了时间管理的app了。我个人喜欢纸质化的东西,比较有感觉一点(这种笔记本某宝上面都有卖)。
第二步:把所有的确定要做的并且有明确所需时长的事情直接安排到日程上去
比如我15点到17点要给学生上课,17点到19点要给学生上课,这一类项目是确定要做的,而且有明确的所需时长2h,那么啥都不用说了,上日程就好啦。
第三步:找出自己在一个阶段内会持续做的一件事,然后找一个比较固定的时间段安排进去,形成规律性的习惯,这也是有效治愈拖延症的一个方法。我的拖延症就是这么解决的。
比如我有一个减肥计划,还有一个写作计划。我会根据我的情况安排晚上9点到11点这2个小时作为我的运动时间和洗澡时间(通常运动半小时,洗澡10分钟以内,所以我还是有预留出多余时间)。
中午12点到14点吃饭差不多0.5h,我已经形成了固定的午休时间每天20分钟(20分钟一到马上就起的那种习惯),剩余的时间都拿来构思我要写作的框架和思路,构思完我就可以刷刷微信扯扯淡了。
第四步:把自己的待办事项全部整理出来并且根据自己的情况预估待办事项所需时长
安排完第三步中提到的相对固定的事项后,把其他的待办事项按照按照优先级别整理出第二天必须要做的事情,并且预估时长,预估结束后对预估的结果进行适当的增加时长。比如我预估我写完当天点评需要0.5h,而且写点评前后我的工作都是比较需要精神高度集中的。所以我在安排我写点评的时长时我会计划1h的时长计入计划表。其他工作都是类似的操作方法。
至此,所有的待办事项全部记入日程,一份行之有效的计划表成型,然后按照计划表去执行就可以了。事实证明,这样的计划表是完全可以执行下去的,我已经持续执行一个半月。
我们分析一下,为啥这份新的计划表可以有效执行下去呢?
优势1.时间安排不密集,够灵活
我的每一项工作的时间都有比较长的时间,安排的不密集,这样工作起来就不会很累,而且对于每一项工作都可以做灵活的调整。
优势2.每个任务中都预留了休息娱乐时间
我之前就提过了,预估完所需时长后适当的延长时长。这样如果待办事项比较复杂可以保证有足够的时间继续完成它,如果比较简单在我们预计时间内做完了,那我们就可以进行休闲娱乐,调整状态,更轻松地切入下一项工作。
优势3.容易完成,可以快速建立自信,产生对时间甚至人生的掌控感
当我们发现每一项工作都可以被我们轻松有序解决的时候,我们会快速建立自信,让我们产生掌控感。
优势4.可以有效避免甚至消除拖延
在固定的时间做固定的事,这是解决拖延症相当有效的一个办法,相关原理和做法请看我的另一篇文章自律||我用2小时治好了拖延症
优势5.留有机动时间,防患于未然,最大限度保证所有待办事项都圆满完成
我的计划表中还有一个亮点,那就是早上8点前是没有安排任何工作的,而我的起床时间是早上6点,也就是说早上6点到8点这2h,除去洗漱大概5分钟时间,吃早餐大概15分钟总共20分钟的时间,我还有最少1.5h的时间可以作为我的机动时间。
在这些时间内,如果前一天我有未完成的事项,或者有临时增加的事项,那么我可以利用这一段时间进行补救。如果没有任何事项,那我就可以做一些自己开心的事,刷一下公众号文章啊,听一下电台啊,甚至还可以追剧啊。只要是能让我开心的,我都可以做,因为早起本来就是很多人难以接受的事,那么这么辛苦的起床了不妨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先培养早起的习惯,然后培养早起后高效做事的习惯。
关于早起这个亘古不变的话题,我们下一篇文章教大家一些早起的实操方法,让你轻松早起,爱上早起。
总结:改进后的计划表貌似没有把时间利用到极致,但是其实是时间利用率最高的,也是最能够执行下去的,不反人性的。
希望大家都能够做出能够高效执行下去的计划表,早日实现掌控自己时间,继而掌控自己人生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