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鸮开始学习公职类考试了,首先是常识题,那个内容繁杂的不要不要的,法律、经济、科技、历史、党史、哲学等等,种类繁多且细节掺杂,真正做到了粗中有细。
看完一章节也就看完一章节,脑子里如同浆糊一样。
不知道大家是否和我有一样的问题:
原本计划好周末读某一本书,可真到了周末,自己要么被朋友拉出去鬼混,要么就干脆睡到下午一两点,发现自己睡过头了,就开始自暴自弃起来,于是就把读书给果断放弃掉;
好不容易自己在某个周末良心发现,捧起书来读,可读着读着就想其他的事情还没去做,如果能把读书和其他事情给结合到一起完成,那该多好啊;
最终自己辛辛苦苦把这本书给搞定了,可读完之后,内心非但没有开心愉悦的感觉,反而觉得特别失落和没意思,因为觉得即使把这本书给读完,脑袋依旧空空如也,对现实生活没有起到任何帮助,于是自己忍不住以那句经典的鸡汤:懂得那么多道理,依旧过不好一生,安慰自己,告诉自己没事的,大家都是一样。
其实一个人只要在生活、学习中提出问题,无论是向自己发问,还是向别人请教,通常代表着他将来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要走什么样的路子。
因为问题可以缔造现实,我们抛出问题,证明我们正在关心和在乎它。
在读书的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和困惑,我们不要想着去逃避,更不要寻思着将自己给躲起来,等着问题自行消失,而是要坦然地去面对,去和问题进行正面交锋,这种做法就是心智成熟的一大表现。
发现问题,正视问题,解决问题,分享知识和经验,是一整套值得为人称颂的套路,可惜很多人都没有学会。
那么上述遇到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进行解决?
读书学习前的心态
如果在开始读书之前,我给你以下的两种选项给你选,你自己会做如何抉择?
A:读完《公共基础知识》整个内容,有85%的概率你能成为一名高效的学习者;
B:读完《公共基础知识》整个内容,有15%的概率你不能成为一名高效的学习者。
我想绝大部分都会选择A吧,但如果你仔细想想的话,其实这两个选项表达的意思都是一样的,只不过A用的是正面的框架,而B用的是负面的框架。
那为什么都是同样一个结果,人们对于它们的选择却不尽相同,大部分会选A,而对于B却敬而远之呢?
因为负面框架的出现,会引起人们更多心理上、情绪上、认知上和行为上的反应。
负面框架会激发人们的负面情绪,而人们是极其厌恶损失的,当听到有15%的概率不能成为高效的学习者时,人们不会静下心来想想其中的原因,反而是直接心生拒绝,甚至抵抗;
同时,负面框架也会导致人们对于信息的加工方式不同,当人们听到85%的概率能够成为高效的学习者时,他们应用的是启发式的思考方式,也就是说,很快就选择了A;而当人们听到15%的概率不能成为高效的学习者时,这时候就得好好琢磨一下了。
很多人在制定读书计划时,往往就陷入到自己给自己划定的正面框架之中,他们觉得只要现在制定好读书计划,然后到周末的时候,把书给看完,就能达成某个目标。
但实际上,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十分骨感,当读书计划没有完成的时候,他们自己给自己设定的正面框架,就会变成负面框架,因为计划可以得到的东西,现在没了,就成了一种损失,而我们知道,损失感是人类极为厌恶的,所以他们就开始自责,开始自暴自弃,开始破罐子破摔。
最近一直在讨论娱乐圈地震式整改,出现最多的词就是人设崩塌,明星言行举止,让我们明白德不配位、必受其害,削皮挫骨是一定要做的!
是因为不良明星的所作所为,对于粉丝来说,不仅仅是道德行为上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粉丝觉得由一个正面的框架,进入到负面的框架中,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损失,这种损失感,有可能使他们粉转路人,再转黑。
读书的多线程模式
大部分人所谓的读书,其实真的不能算是读书,而是应该称之为朋友圈式晒书。
他们往往在那一天良心发现,或者自己觉得自己的灵魂,在繁琐的尘世之中,被日益地污染了,应该去知识的海洋中,徜徉和洗涤一番,于是才拿起书来读一读,顺便晒一晒朋友圈,看看有没有人点赞,有没有评论,看到有人为他们竖起了大拇指,他们觉得读书的目的就达到了,接着玩玩手机,刷刷头条,过不了多久带着愉快的心情,走出了咖啡厅。
更有一些人想要开启多线程的读书方式,他们往往一边刷着头条、知乎,一边翻着书桌上的书籍,结果一天下来,头条和知乎的东西早已遗忘干净,连书中的内容,也一点也记不得。
为什么我们想着分心去同时把两个甚至三件的事情给做好,给完成掉,可却往往不能如愿,甚至事与愿违呢?
这是因为你不是神,你只是一个普通人而已,而做为一个普通人,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你不可能在不同任务之间进行来自如地切换。
试想,你现在正在认真地写策划方案,突然一个电话或者微信过来,领导叫你去他的办公室走一趟,当你回到座位的时候,你一定在心里面大骂一声:该死的领导,把我的思绪全部打乱了!你不得不重新再好好回想最后面的时候,自己的思绪是在哪里断开的,接着再把它给连接上。
有时候,可能再怎么连接都连接不上了,因为有些东西,错过了就是一辈子!
当你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如果再把自己认知资源给切换到别的事情之上,你重新回到原本的事情之上时,需要耗费更多的认知资源。
可能是现在的电脑和手机硬件越来越牛逼哄哄,各种多任务切换都不在话下,你根本没有感觉到在切换的过程中,有任何的时间误差,但我们的大脑,并没有在这短短的几百年中,得到多大的进化。
多线程读书,可能只是一个神话而已。
读书仅仅满足于知道了
两位学生去私塾念书,有一天上课的时候,老师跟这两位学生说,今天我要出一趟门,你们在我不在这里的时候也要读书,就背这本书中的某一章节吧!随后老师把书给了他们,接着就出门了。
但这两位学生十分贪玩,老师前脚一走,他们就开始去自由自在地玩耍了,玩着玩着,年纪比较长的一位学生看到太阳即将下山了,书还没有开始背,于是赶紧停止玩耍,立刻去背书,而另外一位年龄较小的学生,则继续玩耍。
过不久,老师回来了,对他们逐一进行考试,年纪较长的学生因为有背过,当然得心应手,从头背到尾,毫无差错;接着轮到年纪较小的学生,他也能轻松地背了下来,背着背着,就停了,老师问他,你怎么就不背了?学生笑答:因为刚刚他也只是背到这里而已啊。
那么问题来了:故事中的两位学生分别是历史中的哪两位著名人物?
问题的答案是我们现在都不知道他们究竟是谁。
我们其实和故事中的那两位学生也很相像,一直在追求知识的知道感,一直在输入,然后就止步于输入,也不去进一步思考,也不输出,就这样一直做一知囤积知识的“松鼠”,结果就和这两位学生一样,在滚滚的历史浪潮中,被打死在沙滩之上,连个名字都没有留下。
怎么办呢?
我们为什么会遇到“读过很多书,却不过好一生”的尴尬情况?
读书之前,给自己预设好正面心态;读书中,想要开启多线程模式;读书后,自己沉没于所谓的知道感,止步不前,正是这三个主要原因,应该为这个尴尬的情况背负责任。
那我们应该怎么办?以下的几点建议可以供你们参考参考:
1,进有进一步的欢喜
我们之所以会陷入正面心态之中,是因为我们认为只有把一本书给看完之后,自己才能称得上把自己制定的读书计划给完成,自己才能有完成的感觉,否则自己就会感受到浓浓的损失感,接着痛苦不堪。
但实际上,无论当时你制定的读书计划多么完美,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慢慢贬值,你更加不知道那一天到来的时候,会是什么样的一种情况,只有坦然接受自己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的现实,接着看能做什么样的弥补,才是此时此刻最应该做的事情。
比如说原本计划这个周末读完《公共基础知识》,但因为周末的时候,朋友拉你出去浪,回来的时候,已经挺晚的了,你可以在睡觉前看一两章,在看到之前没有看到的知识点时,你会觉得非常开心,这就是所谓的“进有进一步的欢喜”。
只有这样你才能逐步摆脱自己给自己强加的正面心态。
2,尽可能地单线程读书和工作
聚焦于同样的一件事情,可以让人产生一种愉悦感。
父母对于自己的孩子肯定是非常喜爱的,但如果让一位母亲一边照顾孩子,一边玩手机或者一边打电话的话,在经历过多次这样的一心多用之后,这位母亲其实对于照顾自己孩子的期待就会下降。
也就是说,当一心多用的时候,不同事情带来的总效用反而会下降,这就如同把你喜欢的两首歌全部挤在一起听的时候产生的效果是一样的。
所以,当你真的想要读书时,尽可能地避免外界干扰和一心多用的情况,我平时在开始正式读书之前,会在手机的“计时器”中定一个30分钟或者45分钟的响铃,然后把手机给调成飞行模式,等时间一到的时候,我才去查看一下手机,玩大概5分钟之后,又重复刚才的步骤。
3,将知识连接成岛屿
读书如果只满足于知道的话,你最后只会得到一个又一个的知识孤岛,就像下图左边所示的那样,因为你没有对知识进行深层次的联系和加工,所以这些知识孤岛没有过多久,也就消失地无影无踪,就好像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
为什么只有对知识做进一步的联系和加工时,我们才有可能把它们给记牢,甚至将来有机会还能将它给应用起来?
因为我们大脑的神经元是可塑的,当你把一个知识点和另外一个知识点进行关联时,两个原本没有关联的神经元会被激活,当这种激活进行多次时,关联就会得到强化,甚至会固定起来,下次当你再次看到这个知识点的时候,另外一个知识点也会同时浮现起来,就像下图右边所示的那样。
那怎么样才能将知识连接成岛屿?下次当你在学习《公共基础知识》看到某个知识点时,试试想想这个知识点首先是谁提出来的,这位创立者为什么要提出这样的一个知识点,他要解决的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他的知识点有没有得到其他人的扩展,如果有,他们是怎么扩展的......
你看,原本只是一个孤立的知识岛屿,被你一个个地连接起来,多次应用即刷题之后,你会发现原本的知识变得更加牢不可破。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