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都是个喜欢怀旧的人,或者说已经习惯了怀旧。因而,多愁善感一直是我以往的代名词。之所以说以往,是因为现在的我早已学会看开,懂得放下了。
记得初中那会儿,我是个异常安静的女生。那时候,我们村子刚搬迁几年。生活了十二年的故乡没了,家没了,学校也没了,我比一般女同学还要心痛。是心痛,而不仅仅是惋惜、伤心。
我的故乡是一个很小很小的村子,没有大城市的车水马龙,没有郊区风景区巍峨挺拔的山脉及山清水秀。但,我们有延绵不断的具有优美线条的小山丘,有一片片绿油油的农田,有一块块具有生命力的池塘,还有天然无暇的、带给村民温暖与爱的大海。我们的海,没有人工海的清澈与蔚蓝,却有着故乡独特的味道,那是老一辈人曾经拼搏的痕迹,拥有着祖先世世代代的回忆。我曾经无数次面临大海,跨越时间与空间,尝试着与过去对话。可时空终究相隔太远,时代的年轮永远在转动,从未停止。
突然有一天,年轮的齿轮被卡住了。这么多年了,它从未被超越。不曾想到,现已是新世纪新超越。过去了的日子,日历终究要翻篇。这是它告诉我的。可是我,好爱好爱我的家乡,一点都不想离开它,不想。
以前,我常站在海的这边,遥望彼岸的灯光,问爸爸“爸,那边亮着的地方是哪里啊?”爸爸说,“是霞山,那里是繁华的城市,亮着的是城市的灯光,也就是作文里写的霓虹灯哦。”“噢,真漂亮。”那时候村子与所谓的城市还未通路,连接故乡与城镇的桥还没建起来,在霞山打拼的叔叔每次回来都要坐船,很是麻烦。尽管麻烦,每年的春节,他从未缺席过。因为,他不想错过家乡的每一次生日,每一次成长,我想。叔叔每次回来都会给我们带所谓城市的特产,给我们讲城市的那些轶事。那时候的我,很是向往城市,很想要家乡早点开发,很想坐船离开家到海的彼岸看看。不曾想,当愿望快要实现时,竟没有兴奋的感觉,而是如此的失落与不舍。有时我甚至悔恨自己的童言无忌,要是当时没有乱说,没有那么贪恋繁华,是不是一切不会这样,或者说不会来得这么措不及防。但我心里明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是好事。只是我还不太能接受,快要失去故乡这个事实。
村子里的房子一栋栋被拆迁。很多老人不肯拆迁,干部就强制将他们拉开,让挖掘机开展工作。看着曾经生活了几十年的老房子被拆掉,一砖一瓦碎落在地上,就像老人快要碎掉的心。老人泪流满面,哭着、喊着,“不要拆掉我的房子”……一遍遍地喊着,用尽毕生的力气咆哮着,那哭声回响在巴掌大的村子上空,我的心被揪得紧紧地,早已哽咽不堪。可房子最后还是逐渐逐渐被拆得不成样子了。老人终究是喊得累了,失了声,瘫坐在地上。对于那些几十年生活在村子里的老人来说,房子没了,几十年的回忆没了,而他们余生便没多少念想了。老人的眼睛里依然饱含泪水,岁月的痕迹此刻在他们脸上一览无余。而仅仅几分钟拆房子的时间便又让他们瞬间苍老不少。
看着老人沧桑的脸,我心痛不已。突然间,我很恨那些干部,我恨他们不先跟老人沟通好再拆房子,我恨他们毁掉了老人的念想,我恨他们一点都不心疼那些被挖掘机破坏了的美好时光。我开始讨厌开发,讨厌社会的发展,是它剥夺了我曾经那么美好的岁月。
离开家乡的那天,坐在车上,望着窗外,努力着想将这里的一切都装进我的眼睛里、存储在我的脑海里。当车子慢慢驶离村子时,我终究是湿了眼眶。我还是没长大,还是那么爱哭。我也不想长大,甚至想时光再慢些。如果我可以再小两岁,我宁愿一直被人说我爱哭。这样,我就可以在故乡再生活两年了。可惜,这世界上向来没有如果,更不可能时光倒流。
离开家乡的时候,我读四年级。从四年级到初中,我都是班里那个格外安静的女生,话少,也不经常笑,但是成绩总是很突出。我还没从失去故乡的痛苦中走出来,以至于和同学没怎么打交道。这一点都不夸大。毕竟,我一直都很伤感。
一直到高一,我都还是那么的文静。一直默默学习,默默地回忆着。也许有人会说我矫情。但尽管谁都有失去过,也曾伤痛过。但就像王源唱的那首歌,这世界上从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你不是我,你不知道故乡我失去故乡的感觉,你不知道故乡于我的意义所在。在故乡的那十几年的时光可能是我这辈子最美好的回忆,可是怎么也回不去了。每次想起都很难受。
直到高二,我才有了改变。我遇见了离开故乡后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好朋友,从此伤痛不再是我一个人的。我们一起上下课,一起吃饭,一起玩耍,一起述说心事。她的出现,使我阴沉的世界里开始有了阳光的照射。那些伤痛逐渐逐渐被淡化,只剩美好的回忆沉淀在脑海里。
原来,一个人的出现真的可以改变属于自己的小世界的运转的轨迹。要不是她,我可能还是那个安静的,独自忧伤的女孩。
现在的我依然念旧,只是少了些许多愁善感和伤感。
那些过去了、失去的、悲痛的,终究是遗憾。不该遗忘,也不该执着。现在的、美好的应该珍惜。
珍惜眼前,活在当下。
我,现在很好。
——坠呓
20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