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天才吗”?
“好像不是”,
“不过也无妨,因为听说即使是天才,要达到某一领域的顶尖水平也需要10000小时的学习、实践、积累”。
“所以只要我足够勤奋、刻苦、努力就可以达到顶尖水平了”。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就可以万事大吉了?不是早有专家说只要你努力了10000个小时不就可以成为顶尖高手的么?在答案揭晓前,我们先来看看到底什么是“一万小时定律”吧。
大众所熟知的“一万小时定律”是由美国畅销书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Malcolm Gladwell)在《异类》一书中指出,其实,这个定律不是格拉德威尔发明的,但他确实在《异类》中普及了“一万小时定律”。
事实上,这个定律最早要追溯到1993年瑞典心理学家安德斯·埃里克森的一次研究,在论文中安德斯把它称为“十年定律”:在所有学科所有领域,只要花费10年时间,你就可以称为顶尖专家。简单的说就是下图所示的公式:
这个公式还告诉我们,如果每天花3小时,“成精”需要10年,那如果每天花6小时,“成精”就只需要5年。也就是说只要我们集中学习,就根本不需要那么长的时间。
原来成为行业大牛还有捷径可走:譬如,在我们选定一个行业后,除了正常上班的8~10小时工作时间,业余也有2~3个小时可利用,那么,假设以理想状态下(不谈恋爱或不打游戏等耗费大量时间的活动)积累的时间量以每日10~13小时计,那我们大概仅仅需要2.1~2.7年就可以行业顶尖了!
应该说这个理论有它一定的理论依据。在大量的调查研究中,科学家发现,无论是在对作曲家、篮球运动员、小说家、钢琴家还是象棋选手的研究中,这个数字——一万,反复出现。但是,这个数字也并非是一个刚性铁数,其具体数字因人而异。谁能在更短的时间内达到顶尖水平,那么,谁的(某方面)资质或悟性就更高。
这个理论的科学性在于任何未知事物规律的掌握或能力的构建的确需要足量的时间来完成:从最初概念的认知,元基础问题的夯实,技巧性方法的反复实践,错误性漏洞的反馈与纠正,达到高水平后的前沿创新。
其中间的每一个过程都是从无到有环环相扣,也就是说在成长为顶尖专家的道路上,我们的认知是在不断升级与扩张,实践技能也是在不断的优化与增长。
可以想象,简单重复的单纯时间积累并不能让我们有实质性的突破,也就是说,没有目的性与指向性的思考或行为是不能抵达某处的,更不用说达到顶尖水平了。
比如,你很早就学会了写“我们”这两个字,但是在这之后你只是不断重复写“我们”这两个字,那么即使你写了一百年“我们”这两个字,你也不能写出一个完整的句子,更不用说成为一个优秀作家了。
心理学家将我们的认知与行为划分为三个区域:舒适区、学习区、恐慌区。如果我们长期待在自己所熟知的领域——舒适区,那么我们的思维不仅会变得越发僵化,能力也会停止增长。
只需要在舒适区结合或者关联较紧密的学习区不断开垦,将学习区逐渐转化为新的舒适区,那么我们的恐慌区就会越来越小,我们的专业度也会越来越强。无效或低效努力除了掩饰自己安慰自己,结果只会是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彻底摧毁了我们进步的空间。
那么怎么样才算有效学习甚至高效学习呢?如何才能让我们的时间变得更有价值?难道迅速成为高手只属于那些所谓的天才们?其实不然,只是我们没有找到其中的诀窍或好的方法。
借用中国围棋棋盘为例,当我们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时,所有未知的知识技能经验方法就像这盘棋上面的纵横线交叉点,而要达到顶尖水平,就必须要把这上面每一个交叉点都用棋子填满并搞清楚为什么是在此处交叉。
如果你没有按照特定方法胡乱或者直接依次摆上去,表面上看你是填了进去,但是这个棋子却是“死”的,孤立的,没有与周围棋子产生任何关系。换句话说,即使我们是在学习在努力,但是并没有学通学透,因为没有“结成一张网”,将孤立的内容按照其内在逻辑联结起来。
那高手们是如何思考如何学习的呢?还是用围棋棋盘来解释。
上图中的围棋网络化思维构造与大系统——子系统的相互联结方式形象地阐释了高手非同凡响的系统化思维模式。高手思考问题并不是平铺直叙无的放矢,而是抓关键抓重点抓要害,建立系统化的思维方针。
任何大问题都是由许许多多个小问题组成的,而这当中许许多多的问题并非是毫无关联毫无主次。如果我们找到了那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并集中突破后,那么与之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即可迎刃而解。
这也就是说我们专业能力的构建并非是线性增长,而是一种曲折向前。而且,一旦我们在某一关键问题上没能突破,就会遇到瓶颈,如果突破不了这个瓶颈即使我们花费再多的时间,还是会导致发展停滞而无法上升到新的台阶。
进入下一个问题,一万小时定律真能适合所有行业所有领域么?时间可以解决一切?如果真能,你去买买彩票试试。君不见有的幸运儿第一天买了两注就中了一千万,而有的可怜老爹爹买了一辈子都没中过超过一千块的奖。
我们再回看那些得出结论的科学家所研究的对象分别是:作曲家、篮球运动员、钢琴家、象棋选手等,我们会发现这些人员大都是处于一个单一确定环境下,而且他们的经验技能在人类历史上都有非常明确的技术储备,只要按照预定套路反复练习人人都可以达到目标。
而一旦进入复杂多变或者随性性大的领域,时间根本不能解决问题,比如像买彩票,预测地震等偶发性事件。这些事情无论你操作多少遍,都无法做到“熟能生巧”。也就是说,越是不定因素多不确定性大的领域,一万小时定律就越是难以发挥作用。
最后,回到我们的主题,一万小时定律还在发挥作用么,它能够应对未来时代吗?本人的答案是:恐怕再难以奏效了!如果你不把这个时间缩短到一千小时甚至一百小时,你将赶不上时代发展的潮流,最终会被社会无情的抛弃。
为什么会这么说呢?我们先设想下以前,在一个确定的环境确定的领域里面,深耕深钻十年时间,然后等着成为行业内不可或缺的专业人士,但是现在呢?不要说十年,很多行业周期已经缩短到五年——才五年这个行业就从朝阳变成了夕阳。
如果你再固守原来的“十年成专家”的老一套思想,没等你“成精”,整个市场就急转直下了。在日本经济社会,我们可以看到典型的例子。
日本向来以“十年如一日”的工匠精神闻名,尤其在制造业方面,像精密仪器,半导体材料等某些尖端领域,连美国德国都得向日本进口。可是如此有钻研精神的日本人怎么就造就了“失去的二十年”(指的是二十年经济停滞)呢?
不止是近期闹得沸沸扬扬的神户制钢造假事件,也不止是一两件丰田质量门事件,日本失落二十年的背后,更大的深层次原因是日本在整个经济创新与迭代上反应太慢,出现了严重的断层与落后。
先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赌错了信息技术革命,落后美国,如今在互联网新经济面前不要说美国,连中国都不如。总是慢人一步的追赶式经济战略再也不适合未来经济发展了。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科学技术占经济发展的比重越来越高,而且科技水平呈指数型发展,技术更新迭代越来越快。哪个国家在科技发展上落后,就会在产业链上退居次流。相反,谁能占得科技制高点,谁就能赢得发展先机。
我们只有拼了命的加快发展,才不会在激烈竞争中输掉,而被社会所淘汰。
然而,即使某一天我们能够将这一万小时缩减到一千甚至一百小时,我们还是可能会被淘汰掉,因为人工智能时代即将来临。不信,你们就看看下面两个例子吧:
2016年3月AlphaGo战胜世界围棋冠军韩国九段棋手李世石,2017年5月与排名世界第一的围棋冠军柯洁对战,结果以3比0的总比分获胜。至此,人类再无机会战胜机器,数千年的人类围棋积累瞬间被一个机器所颠覆。
2017年10月,全球最大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集团(BlackRock Inc)裁掉7名基金经理投奔机器人:宣布将对其主动型基金业务进行重组,用计算机与数学模型进行投资的量化投资策略取而代之。
“我年纪轻轻,工作不到十年,没想到在旦夕之间,就被一个机器人给取代了”!九段围棋高手与华尔街顶级基金经理可都是世间绝顶聪明的人,然而,在人工智能面前却微不足道。
未来还有许多职业饭碗将被机器人抢走,如:记者、编辑、翻译、律师、医疗诊断师、出租车司机,包括一切机械性、重复性、程式化的工作。
虽然说在近十年之内,以上那些工作难以大面积的被机器人所取代,尤其是其中专业能力与综合能力比较强的佼佼者。但是十年以后呢?不要忘了科技水平呈指数型发展的规律,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会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期。
目前人类还处在专有人工智能阶段,远未到通用人工智能时期。像AlphaGo,智能翻译机器人等都只能在某一特定领域特定技能方面功能强大,但是不具备同时多领域全方位复合智能。尤其不能像人类一样拥有自我意识,情感识别能力。
但是,绝对不可以小瞧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我们知道AlphaGo之所以强大,是因为背后有一个深度学习算法,能够源源不断的吸收数以千万计的海量数据,然后“直觉判断”对方最有可能行棋路数,最大化的提高成功概率。
关键是现在的人工智能已经具备初级的创造能力。AlphaGo整日不间断地在与自己“对弈”的过程中,会“自发”走出一些人类没有走过的棋,然后不断地“试错”。
也就是说,机器除了吸收人类的历史经验外,也在开拓人类未知的领域了。
一旦机器具备了“创造能力”,或者“自主学习能力”,那么人类在机器面前将毫无优势可言。不要说一个人一万小时,即便一万个人一万小时,也抵不上机器一分钟!人类的学习能力相当于“鸡肋”。
如此强大的机器人,如果不受控制,那么对人类来说真就是一种威胁一场噩梦。可以想象,未来“道德算法”将会成为机器人的标配。当然这是后话,关键是我们该如何应对未来,处于不败之地呢?
在某些方面,一万小时的积累已经失去了意义,因为机器可以比人类做的更好更高效。聪明的做法是,寻找机器短时间内无论如何都无法超越的领域,避免跟机器正面竞争。
那么,有哪些领域是机器难以替代人类的呢?机器再聪明可能永远也不能变得像人类一样“多愁善感”,“心急如焚”,“悲痛欲绝”,更做不到“始乱终弃”,“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没错,机器的软肋在于情感,这也是人类最不同于机器的核心变量。凡是需要动用人类情感、直觉、个性、创造力、随机应变等思考或行为的地方,人类都可以稳操胜券。
比如,极具个性的艺术家,东北二人转,德云社相声;极富创造力的电影导演、编剧、演员;统筹协调指挥人与机器人工作的企业管理人员等凡是需要人际互动、决策制定方面的工作,机器一时半会儿是顶替不了人类的。
当然,就目前来看,通用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尚需时日,过早的担忧被机器人取代也显得有些愚蠢。只是当下我们必须明白一点:绝对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十年如一日”般地“双耳不闻世间事”般地“闭门造车”了。
新的时代,我们必须学会审时度势,快速学习,敏锐感知社会的变迁。在强化自己本身专业领域的同时,也需额外跨领域拓宽自己的能力边界,以此来对冲未来单一行业衰落的风险。
至于,此前提出的一万小时定律的有效性问题,本人并不是鼓励大家都去“投机取巧”,更不为助长“好逸恶劳”,只是提醒大家要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
世间很少有永恒不变的定律,何况是处在未来这个变化万端的人工智能时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