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终于忙完了学校的工作,正式进入了暑假。虽然后续还有两周的值班,但心情上还是很开心的。可是,放假第一天,我却怎么也开心不起来。原因是,家里的熊孩子也放假了。以往最忙的时候就是周末,现在,天天都是周末。这对于一直以来在时间管理上有很大软肋的我,更是雪上加霜。刚定定心准备干点自己的事情,孩子就咚咚咚的跑来问这问那,简直一个现实版“十万个为什么”!
当然,这并不是孩子的问题,关键还得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所以,我抽空重读了一遍《奇特的一生》,再次膜拜一下时间管理大神——柳比歇夫,试图从中找寻一些方法。
据不完全统计,柳先生一生的业绩如下:
他生前发表了70来部学术著作。其中有分散分析、生物分类学、昆虫学方面的经典著作,这些著作在国外被广为翻译出版。
各种各样的论文和专著,他一共写了500多印张。500印张,相当于12500页打字稿。即使以专业作家而论,这也是个庞大的数字。
柳比歇夫的遗产包括几个部分:有著作,探讨地蚤的分类、科学史、农业、遗传学、植物保护、哲学、昆虫学、动物学、进化论、无神论;此外,他还写过回忆录,追忆许多科学家,谈到他一生的各个阶段以及彼尔姆大学……
作为时间管理方面神一样的人物,拥有很高的效率,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为什么在本职工作以外,还能保持着旺盛的创造力和生命力,这让我有些费解,到底有何秘密呢?
01 保持好奇
柳比歇夫在给朋友的信中这样写到:
我的父亲没有上过多少学,在村子里读的书,过去所谓的“读私塾”,职业是商人。似乎可以料想到我们家一定是个古板的旧式家庭。没那回事!我很小就同我父亲争论政治问题,争得热火朝天(父亲的政治观点和温和,因为他不希望发生革命),然而我从来没有听他说过:“闭上嘴,我大你小!”他在争论中总是把我当平辈。
我可以说,我大概从父系方面还继承了捞基因。精神上捞一把的兴趣,我是全部继承过来了,我努力获取各种各样的、越来越广泛的知识,始终乐而不倦。
虽然,柳先生把这种优秀的品质归功于他的祖先和基因,但是正是因为他不断地记录,不断地反思,才得以把这一优秀品质继承并发扬光大。
像孩子一样对一切新事物充满好奇,甚至对感兴趣的事物激动不已,这恰恰也是很多成功人士的秘诀之一。无论是对于自己的学习和成长,还是对于孩子思维习惯的培养,“好奇心”无疑是最廉价、最原始、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02 追求真理
柳比歇夫的治学,博大精深,既是一个狭隘领域的专家,又是一个杂家。
书中有很多地方讲到,柳先生对于某些非工作领域方面的研究,水平绝不亚于该领域专家。
他的信会让人误以为他是搞文学研究的,并且还是个专家。柳比歇夫的文档中保存着他写的几篇论文,论列斯科夫、果戈理、陀思妥耶夫斯基,论罗曼·罗兰《革命的戏剧》。
柳先生并没有企图搞文学研究,而是因为他的那种追求真理、向自己提问的天性使然。凡是他读过的、看到的、听见的,他都必定要去设法领悟。他仿佛是要把这一切都消化了,以充实他的人生观。在阅读期间,他对作品领悟得越充分,从中得到的享受也越多。
这是一种自然的需求,是一种纯粹的爱,更是一种毫无功利的境界!
柳先生很多时候的做法不合时宜,不被大多数人所认可,甚至有时更是违背权威。但正是这种不怕错误,只为回答内心问题的做法,最终让他不仅特别,而且更让人敬佩。
他的渴望求知的天性,必然使他那样的去消化品味,按照他的需要去吸收。他看一部作品,便写一篇论文,并进行分析,批判地选择他合意的东西。他需要找到他自己的东西。
03 驰心旁骛
有这么一句谚语:一个医生,如果他仅仅是一个好医生,那他就不可能是一个好医生。
确实如此。当想象力和灵感消失时,创造性的源泉也就枯竭了。创造性的源泉并不是要求心无旁骛,换句话说,需要做一些与工作和目标无关的事情。
往往表面上看似不相干的事情,其实背后蕴藏着许多相似的底层规律,可以帮助你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当积累到一定量的时候,往往爆发出难以想象的威力。
这就是为什么有很多科学发明,在百思不得其解之时,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例激发灵感,从而冲破难关,一举成功。
重读《奇特的一生》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
001要树立一个远大的目标,并想象此目标能给你带来的那种美好的体验,进而逐步分解,细化到每个月、每一周、每一天。
002不要太在意一城一池的得失,心存希望,每天进步一点点,就能距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近,终将成为更好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