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不同类型的情绪/情感中,心理学家们认为,最负面的情感是羞耻感(Shame)。
羞耻感是一种直接针对自我的情感,它让我们贬低自我的价值。很多时候它不需要以“我做了不好的行为”为前提,一个人可以在什么都没做的时候仅仅为自身的存在感到羞耻。
在羞耻感中,一个人的自我意识(self-conscious)是“分裂”的,自己永远处在自己的眼光下。“把自己遮挡起来”是羞耻感的一种天然的表达。
一定程度的羞耻感是正常的,但如果羞耻已经开始影响一个人关于自己是谁、自己价值多少的基本想法,它就是危险的——这也就是病理性的羞耻(pathological shame)了。
每一次被指责或者微小的失败发生时,这种病理性的羞耻感都会被反复体验到。怀有病理性羞耻的个体认为自己存在着一些不足,而因为这种自己认知中的“不足”存在,个体隐秘地、持续地感到羞耻。这种羞耻有时是不能够转换为语言来表达的。
羞耻感只有在人际互动的情境中才会被体会到。社会互动中,我们对“他人对自己的看法”的担忧会升高,从而更容易感受到羞耻感。
内疚和羞耻有几个主要的区别:
1.内疚者为行为内疚,羞耻者却为自己的存在羞耻,介意自己在别人(或自己)眼里是什么样子的。
2.在内疚状态中的人,会比在羞耻状态中感受到更多的力量。
内疚来源于自己做出的行为。在内疚中,TA会感到自己是一个有伤害能力的人——自己伤害了另一个人。在羞耻中,自我既是主体也是客体,它虽然有时也是那些负面批判的发起人,但同时也是被批判的对象。羞耻者体会到“我不行”“我没有能力/价值”。羞耻感让人虚弱。
3.内疚指向表达,羞耻指向隐藏。
内疚是指向他人的。为了降低自己的内疚感,内疚更能激发一些行动,也更容易被表达以及被他人识别。
羞耻是指向自身的。羞耻会让人更抑制(更少做出行动),它给人自卑感。它会剥夺一个人的力量感和自信心。人们想要隐藏羞耻感——“不要让任何人看见真实的我,那太羞耻了”。
羞耻感和自恋受损直接关联。当一个人的自尊、自我价值感受到威胁的时候,被称为“自恋受损”(narcissistic injury)。
羞耻感是一种会在很大程度上消耗情绪的情感,因此,它的存在会降低我们控制冲动的能力(情绪管理能力有限)。当羞耻中的人感受到他人发出的语言或身体上的攻击信号时,他们更有可能做出冲动反应。
“羞耻感,是一切暴力(无论是针对个人的暴力,还是针对特定人群的暴力)最初也是最本质的起因”。
用愤怒这种看似强大有力的情绪,来遮蔽令人无力的羞耻感。为了应对羞耻,个体把内部对于自我的苛责,外化到了外界和他人身上,然后对这个外界和他人感到愤怒,加以攻击。这种感觉,要比纯粹的羞耻感好忍受一些。愤怒过后,个体又会为这种愤怒的反应感到更加羞耻,形成了“羞耻——愤怒的循环”。
在病理性羞耻的人身上,“认为自己应该是什么样”的超我部分是有虐待性的——它用一些无法企及的标准要求本人。
羞耻就像一面镜子,它逼我们看见那些通常被隐藏起来的自我的部分,让我们意识到实现自我价值的必要条件(尽管那种条件可能是虚高的)。但羞耻一定不能让我们感到快乐,即便在羞耻感的鞭笞下,我们获得了别人眼中和社会标准下的一些成就,这些成就也无法使我们感到快乐。
我们的目标并不是完全摒除羞耻感(这也不可能实现),目标是把羞耻感控制在一定的程度和一定的频率之内,让它不再成为我们自我价值感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