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8混战诀---三五成群、以一当十
项羽又道:“在大混乱时,没有任何事情是一定的。往往连将领们也一直处于危险之中,因为到处都不安全,谁都可能随时随地撞上对方的某一支部队,而且规模大小也不一定。”
小武同意道:“没错,每个人都可能受到不知道从哪里而来的敌人攻击。所以指挥官也很可能意外地死于乱军之中。”
项羽微笑道:“正是,就连我自己都遇上过好几股不弱的秦军。有时候我会亲自上阵,以胯下一匹乌骓马,掌中一把混铁槊,当先突破敌军。”
“而英布、蒲将军等大队长,也都奋力当先、勇冠诸军,不断当先拼杀。事后看来,运气倒也好得很---我军所有主要将领自始至终无一闪失。”
小武连连点头道:“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在混战之中,运气往往会倒向冷静而坚决的人。而秦军将领们恐怕运气就不那么好了!”
项羽点了点头,微笑道:“正是。大战开始之后不久,我军就斩杀了秦军中的名将苏角,真是意外之喜!当时可能因为部分秦军陷于胡乱,是故主将苏角亲自前往查看、企图稳住大军阵脚,没想到就来得去不得了!”
“还有,身经百战的秦军老将涉间、也亲自领兵去救援另一支秦军部队;路上出了点意外,与我军一路兵马互相冲散了。其后没等他找到友军,又碰上了我军的另一路人马---于是被包围在路边草屋之中。他不愿被生擒,就点火烧屋自焚了。”
小武羡慕道:“这种‘以乱对乱’的混战,真让你们赚大发了呀!在乱军之中,也没花多少力气,就能连下苏角、涉间这等大将,运气还能更好一些吗?然则王离也是这样被包围的?”
项羽呵呵笑道:“不完全一样,但有点接近吧。生擒王离,是我们巨鹿此战的最大收获!只是过程并不容易。最初王离并不想全军而来,只是派出了属下的几路兵马,按照章邯的命令、配合进攻甬道。但是他人在后方,迟迟收不到前线任何的胜利信息,反而不断收到要求增援的请求。”
“前线战况愈发激烈,各路部队都被打散了,消息却总是石沉大海---王离也不知道自己派出的部队究竟都打到哪里了,并且也开始联络不上章邯的部队了。所以他着急上火,却又不敢贻误战机,终于---他下令北方军从巨鹿城全面撤围,自己带上全部压阵队伍,来向章邯大军靠拢。”
小武惊道:“王离此来是孤注一掷呀!可是人马毕竟不少,你们如何对付?”
项羽点头微笑道:“先前,我们在甬道附近已经打痛了章邯军,他们自顾不暇。混乱之中,章邯已失去了苏角和涉间,也找不到其它很多手下所在。以我对他的了解,他必然会后退整军。可是这一点王离并不知道。”
“战况到了这个程度,我军已基本上切断了章邯军与王离军之间的联系。此时距离胜利已然不远,只要顶过再一轮的反扑即可,但是能否扩大胜果则还不一定。”
小武点头道:“如果此时秦军认输撤退,那你们还只是小胜、不能算全胜。”
项羽同意道:“但是以我判断,秦军必会强烈反扑,而且肯定是来自王离的军队---只因他受命离开长城、远来助战章邯,尚未拿下巨鹿、寸功未立,比章邯分外经不起战败之名。再加上家族的世代荣誉,其必不能坐看战败,定会拼死一搏。”
“所以我临时改变策略,即刻转攻为守---任由其它楚军四面进攻,而我却亲自率领部分精锐人马,埋伏在预测王离大军必会经过的地方。多挖一些陷马坑,多埋一些绊马索;然后我军主力一边休息,一边等待王离远来受死。”
小武长出了一口气道:“如此,就是一场伏击战了。突然之间转攻为守,谁能料想的到?结果王离带着最后一路人马,一头扎入包围圈,却被楚军全歼了?”
项羽摇头道:“不过,王离是最后的倾巢出击,部队的人数实在很多,想包围却也很难。但他们不了解地形和最新状况,只是赌输了想翻本而已。而我军胜局已定,又熟悉战场,早已气势如虹,故毫不畏战,此时只是为了扩大战果而已。”
“对方的大军仓促而来,一路上又不敢再分兵,到了我方伏击地点,地形狭窄、数万大军根本无法展开。更要命的是,走在后面的人马是为了攻城而准备的辎重兵,根本没做好野战准备。”
小武奇道:“你怎么知道,他们的辎重兵就在后面?难道你直接看穿了王离的大军部署?”
项羽微笑道:“当埋伏在暗处的我们、发现走在前面的秦军都是骑兵部队时,就猜出对方的弱点在后面。于是我军强压住进攻的意愿,让他们的前锋先过去。”
“我随即命令一路人马,悄悄绕到秦军后方,看准时机、对准辎重兵一个冲击,秦军后方就乱了。于是王离亲自绕行队伍骑马回返,急着去弹压混乱以稳定军心,恰巧来到我们布置绊马索的地点---真是得来全不费功夫!”
小武艳羡道:“这绝对不是碰巧和撞大运!你们的准备是有针对性的,而且可以随时根据战场上的变化而调整!这下子王离被擒,北方军彻底崩盘,秦军终于总崩溃了!”
项羽微笑道:“正是。我马上命令全军上下大声呐喊:王离被活捉了!顿时剩余的秦军四分五裂,再也没有了丝毫的勇气支撑下去;只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战斗力丧失殆尽。”
“即便是章邯先前还打算、派人接应王离,此刻听闻了风声,也只得亡命飞奔,再不敢回头靠近我军一步!”
小武喃喃道:“竟然如此简单?楚军就取胜了?能否总结一下---面对如此强大且人数众多的秦军,你觉得楚军能够取胜最关键的诀窍是什么?”
项羽摸了摸下巴,道:“诀窍?就是让每一个队长和兵士都发挥出全部的潜力,让他们自由而充分去作战!打仗,毕竟不是只靠我一人。”
小武出了一会儿神,又喃喃道:“不错。一个人再厉害,那也只是‘单骑讨’,而不是‘万人敌’。”
项羽笑道:“不错,所以要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形势,以便让队长们、战士们都能够充分发挥。”
“老实说,当我军每个人的潜力都完全爆发出来之后,战斗过程和结果的梦幻程度甚至连我都是预先万万料想不到的!尤其在斩杀苏角、围捕涉间、生擒王离的时候,每个细节都是那么经典和传奇,都是通过秦军做梦也预料不到的方式!”
小武突然身躯一震:“我明白了!这就是‘自组织’的精髓!”
“战士们都在自己组织自己---不必等待上级发号施令,自己知道自己当前该干什么!同时百分之百地相信战友,自觉配合战友作战!这就是敏捷法的秘诀!”
项羽不置可否,却道:“兵法上说‘兵形如水’。没有必要预先设定固有作战模式,而且就算你设了,也不一定适应战场上瞬息万变的形势。”
“相对而言,秦军的作战方式虽然威力很大,但是太死板了。他们必须要通过提前的计划、有序的指挥、充分的协调沟通,才能发挥出强大的战力。一旦情况和指挥不明,调度被打乱,十成的力量都发挥不出五成。”
小武缓缓点头道:“你算是把秦军的特点给吃透了。”
项羽笑道:“很明显,秦军的很多运作方法、都只会沿用预先设定的运作模式。比如说,虽然后勤很强大,但是必须从甬道补充粮草,这一点无可更改;虽然阵战和攻城都十分强劲,但负责攻城或布箭阵的部队并不适合野战。”
“凡此种种,都证明秦军擅长按部就班的战法,但比较欠缺灵活性;只看对方能否抓住这些要害、不让他们发挥所长了。”
小武恍然大悟道:“难怪战国末期秦军跟赵国名将李牧作战时,总是讨不了好;原来是因为李牧的代郡骑兵部队机动能力太强、战法太灵活,秦军不适应。秦军的调整速度跟不上,而李牧却每次都能抓住秦军的毛病环节,一战而胜。”
项羽的面色井然不动,却道:“影响一场战役的胜负因素很多,不过若是单从战法角度来分析的话,正是如此。”
“李牧的兵法也是跟匈奴人学的,在战国时期的汉人中独此一家。我之所学与兵法领悟、也与李牧相似,都是以操持战局主动、抓住对方破绽、快速机动调整见长。”
小武思索了半响,似有所得,马上掏出纸笔、在圆笺上快速总结道:
混战诀是自组织的作战方式
三五成群是一种元组织方式
以一当十是一种战术迷惑手段
图表13楚军敏捷(Agile)方阵组织结构示意图
小武看了看自己写下的总结,心中对项羽非常佩服;不过转念一想,又问道:“可是你们只有三天军粮---这恐怕是个弱点。而且破釜沉舟之后、楚军动静极大,这一点恐怕秦军也听到了些许风声吧?不然王离怎么会准备‘围城打援’?”
“若是秦军完全不理会楚军的攻击,章邯、王离两路大军龟缩不出,坚决防守,静待你们三天之后断粮,那怎么办?难道你们必须得去强攻巨鹿的秦军营寨么?”
项羽摇头笑道:“这不可能,70万人面对20万人龟缩不出,秦军丢不起那人!如此诸侯军队还会被秦军威慑地不敢向前吗?另外,最关键的是,我军正在攻击他们的要害、也就是甬道,此处他们不得不救。”
“试想,如果我军顺利控制了甬道,则我只需分出一小路人马,逆着甬道西去,那么从关中源源不断运来的秦军粮食,不就变成了送给我军的军粮了吗?那些负责后勤的秦军运粮队,我将全部笑纳。如此,我方并不会断粮,断粮的却是秦军!”
小武大悟,眼光闪烁道:“孙子兵法云:夺敌人一石粮食,其价值等同于己方后勤送来十石粮食。如此一来,秦军必定死路一条;不错,他们肯定有不得不出战的理由。”
项羽淡淡道:“我早就看出,秦军的最弱处、就是其最强处。世人惧秦军之强,一则在组织有序、纪律严明、配合无间;二则在后方给予的供应与支持,十分强大而富有效率。但只需攻破这两点,其庞大的阵容和威慑力就将迎刃而解。”
小武喃喃道:“秦军的最弱处,就是其最强处!这世间有几人能看得出?又有几人能做得到?您真是让小子佩服得五体投地,难怪那些旁边畏缩不前的诸侯军们,都看的目瞪口呆。”
项羽哼了一声,淡淡道:“天下并没有长胜不败的固有战法。只要明白此点,就不要相信有不能击败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