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解诗词100/085
清平乐
(北宋)冯延巳
雨晴烟晚,绿水新池满。双燕飞来垂柳院,小阁画帘高卷。
黄昏独倚朱阑,西南新月眉弯。砌下落花风起,罗衣特地春寒。
在电影里,很多开场的画面通常是一些自然景色的镜头,通常这些镜头都是用主角的视角拍摄的,这样下一个镜头自然而然带出主角这个人物就不会显得突兀。
冯延巳这首词的上阙就很适合用这种方式理解。作者开篇两句“雨晴烟晚,绿水新池满”,要看到这个景,视角位置至少要高一点,天空雨过天晴,远处有烟霭升起,或许是炊烟,也或许是水汽形成的雾,既然是在雨晴后,水雾的可能性应该大一点。然后视线下移,就像镜头下移一样,落在一方满水的池塘上,水是绿莹莹的,可能是水边绿树的倒影造成,水是满的,可能是人注的,更可能是刚刚下过的雨把池塘蓄满了。这两句镜头视角较高,动线自上而下,画面整体偏静,且带着春日的清新。
而下一句“双燕飞来垂柳院,小阁画帘高卷”,前半句给了两只飞来的燕子特写,后半句给了一个卷帘动作的特写。一下子把前一句的“静”打破了, 同时自然地呈现了人的动作,这就把主角带出来了,如果是看电影,此时观众还不能完全知道画面主角的全貌,只是看到了一双手,在缓缓卷起阁楼的画帘。为什么要卷?自然是前半句那两只燕子引起了人物的注意呢。
这首词上半阙四个半句,可以用三个电影镜头来表达。观众能够了解到这场景发生的季节气候、空间位置、环境布置以及主体人物等信息。然后会自动在脑中补充这些画面背后的信息,比如这应该是个生活在高门大院中的闺阁女子,可能是家境优渥的富家小姐或少妇,她在雨后的春日阁楼上卷起画帘看双飞燕,此刻定是非常闲适的。
下半阙文字上并没有出现女子之类的代之人物的词,而是用“黄昏独倚朱阑”勾勒了一个身影。如果用镜头语言,应该就是主角一个人倚在美人靠上,背景天色是日暮的昏沉,那身影应该是单薄无依的,令人一望便觉怜惜。然后作者荡开笔,不再写人,而是把画面转向景色,首先还是写天上的景“西南新月眉弯”,这时是在西方天空的峨眉月,望月怀人是古诗词中十分常见的情景,这两个画面剪接在一起,观众们自然能理解到这位独倚阑干的女子应该是在思念什么人吧。上阙时间还是白天,下阕时间已经到了黄昏晚上,这就又给了我们想象的空间,这位女子从日到夜似乎都是在怀人中度过的。这之后,作者还是先写一个景物的细节,“砌下落花风起”,起风了,因为台阶下的花被吹落了,用落花的动态画面来表现看不见摸不着的风。然后作者才回笔到人物身上“罗衣特地春寒”,而且直接写出来人物的感受,如果用镜头画面,可能就是女子紧了紧身上的罗衣、抚了抚瑟缩的臂膀之类的动作。
这首词全篇句句写人却句句不见人,表现手法非常含蓄,总不会直接描写出来人物情态和动作,必要先有铺垫才肯点明,这大概就是词人最爱的“欲说还休”。如果我们把这首词的表现手法嫁接到电影画面剪辑中,那么这个故事最初的几个片段就足够吸引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