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我国浙江省杭州市的良渚遗址被视为华夏五千年文明的起点。是率先迈入“古国”时代的区域文明。目前看,考古发现的良渚文化玉器数量已经远远超过了它的前身崧泽文化和凌家滩文化。并且将史前玉文化推向了高峰。他们创造了一套以玉琮、玉璧、玉钺为代表的玉礼制,非常了不起。
说到凌家滩遗址,它在鼎盛时期大约是距今5500年到5300年。巧的是,而凌家滩文化的衰落时间,正好与良渚文化的崛起时间无缝衔接。良渚文化大约在距今5300年到4300年之间。也就是说,当凌家滩文化渐渐淡出历史舞台的时候,良渚文化就开始崭露头角了。
问题来了:
作为两大玉文化发展的重镇,凌家滩和良渚都位于长江下游,时间上前后相继也有明显的联系。那么,这两个文化之间有没有关联呢?
可能真有!
从出土文物上看,凌家滩文化和良渚文化的用玉习俗以及玉器制作工艺其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虽然良渚古国在中晚期才达到鼎盛,但良渚早期的玉器理念和技术已经相当高超。玉器制作的理念和技术就已经牛得不行了,简直就是“一出道就是王者”。
凌家滩的玉器制作技术,良渚文化简直是全盘接收。举例说:从切割、打磨、钻孔到抛光,这些步骤一个不落;连那些高难度的活儿:比如实心钻、管钻,还有掏膛、减地、阴线刻、镂孔、浅浮雕等这些技巧,良渚文化都玩得转。
非常厉害!
为什么这样
原来在气候的历史长河里,有过一次超级严重的干旱大事件。根据中科院的谭亮成研究员带领团队的研究。在5820年前到5180年这段时间里,中东亚地区经历了一场长达640年的超级干旱。我们知道,在古代中国农业可是社会上层经济的命根子。庄稼长得好不好,全靠老天爷的脸色。气候变化直接影响粮食产量。粮食产量一波动,人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方方面面都得受影响。
于是,就有学者提出了一个挺有意思的观点,距今5300年以后,凌家滩文化急剧衰落。这时候,带着高超玉技术的凌家滩人开始向东迁移。也许是为了寻找更好的资源等等。进入了同时代的崧泽文化的地盘。他们最终在天目山下的丘陵区最东端落脚,建立了良渚古城,成就了良渚文化。
古人生活和交流受到水环境的影响很大。当水资源丰盛的时候,那时的南漪湖、石臼湖、固城湖可不像现在这样各自独立。赶上雨水充沛的时候,这几个湖就像一家人团圆,抱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名叫“丹阳大泽”的大家族。这个大泽通过丹阳大泽和众多的水道,起到了东西贯通的作用。
对不对呢?
要想证明这个观点。关键是要找到他们迁徙的路线。考古学家们根据周围的地理和文化分布,提出了三条可能的迁徙路线:北道、中道和南道。要是能找到他们迁徙的具体路线,那么就能闭合凌家滩—良渚玉文化变迁的逻辑链。就能彻底搞清楚凌家滩和良渚之间玉文化是怎么变迁的了。
安徽含山、浙江杭州,还有江苏苏州那边的太湖以东平原。这三个地方连起来就像是一条通道,可能就是解开这个谜题的关键。安徽的地理环境还挺特别的。淮河和长江把安徽省一分为三,这种破碎的地理环境导致安徽缺乏一个明确的地理核心。
会走哪里?
在长江以南的皖南地区,黄山市所在的徽州盆地是这一丘陵地带的核心!再往东南一点,宣州、郎溪县、广德县那一带地势低缓,形成了一个走廊地带。这个走廊地带,就像是古代人们迁徙的一条天然通道。现在问题简单了,就是说在这个区域能发现相应的遗址。应该可以找到相关的证据。从而证明这个推论。
问题是有没有呢?
还真有!
早在1970年,当人们正忙着开挖安徽宣城新郎川河时,磨盘山遗址这座隐藏在地下的宝藏就这么意外现身了。时间一晃,到了2012年,安徽正式把这磨盘山遗址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个相当有分量的头衔。现在的遗址区域被分成东西两块,总面积约60000平方米。
考古学家们在这里发现了一系列的文化堆积。从马家浜文化开始,一路数到崧泽文化、良渚文化、钱山漾文化;再到后来的夏商、西周、春秋时期;这文化层一层叠一层的,简直就像历史的大书被一页页翻开。前前后后差不多被用了快4000年没有间断,是个名副其实的古老聚落中心。
磨盘山遗址出土了大量的蛇纹石玉璜。这些玉璜和凌家滩遗址的玉璜看起来超级像,简直就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而且不只是这两个地方,太湖南北那一带,都发现了这种类似的玉璜。或许当时已经形成了一个不小的文化圈。
看来在良渚古国崛起之前,各地的文化已经开始悄悄融合。这种“一体化”的趋势已经初露端倪,为后来良渚古国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安徽磨盘山遗址的新发现,为确证“南道”猜想提供了一项有力的新证据。当然,并不是说中线和北线猜想是错误。只是目前还没有发现过硬的证据。今年,磨盘山遗址又入选了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这可是对它的一种高度认可!
那么这个新遗址还有什么发现呢?
各位朋友
讨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