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爱情:且以情深共白头

从前的日色很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爱情

爱的很坚定

遇见对的人

一见便是终身

最近《安家》电视剧正在热播,剧里面每一个卖房故事都引人入胜,其中最揪心的应该是宋爷爷与江奶奶这段了。看惯了年轻人的风花雪月,浪漫妖娆,年老的爱情的相伴相靠更能让人印象深刻,几乎令每个人都向往。

剧中,宋爷爷和江奶奶是一对恩爱的老夫妻,宋爷爷是江奶奶的高中语文老师,二人相濡以沫,从青丝携手走到了白头。

爷爷记得奶奶年轻时候的模样,记得奶奶把玉兰花别在自己的麻花辫上,放在文具盒里。奶奶粗心大意,一生被爷爷宠成孩子。爷爷和奶奶都想尽快卖掉老洋房,但两个人的初衷却完全不同,爷爷卖房是为了自己走后能把钱留下给奶奶安享晚年,而奶奶卖房却是为了给换了肝癌的老伴救命。老两口一辈子都在为对方着想,一个怕没了对方,一个怕对方没了依靠。

爷爷最后躺在病床上还在不停的叮嘱江奶奶,出门要记得“身手钥钱”,要学会长大,要体谅两个外甥… …“你长大了,要自立”,“我累了,要歇一歇”,“美廷,再会”。

江奶奶:“等着我”。

两声再会,让人跟着心碎。垂暮之年的爱情让人感动,从前的日色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好的爱情是不需要刻意的陪伴,只需要偶尔的相似一笑,如此自然,却又仿佛胜过千言万语。一起走过平凡岁月,携手相伴到老,我依然还替你着想,你依然还为我考虑。

而钱钟书与杨绛的爱情正是如此。

他们的一生可以说是温暖、平淡的。他们没有胡适江冬秀那样的晦涩干凉,也没有徐志摩与陆小曼那样的柔情烂漫。二人只经过一次选择便选对了终身伴侣,并且相濡以沫、相互温暖,平平淡淡,安安静静的过完一生。这是很多人向往而不可得的。

其实,最初知道他们二人时还是在语文课本里,那时候知识浅薄还有些许不明白;然后在大学时拜读钱老的《围城》杨绛先生所写的《我们仨》,再到后面的《杨绛传》才对他们有较浅的了解。

相遇:一见钟情

一位是才高八斗的才子,一位是学富五车的佳人,于千万人之中,于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他遇见了她,相视一笑,莫逆于心,成了一生的朋友、知己和妻子。1932年,他与阿季邂逅清华园,见面第一句话,钱钟书说:“我没有订婚”,杨绛紧张地回了句:“我没有男朋友”。这简单直接的开场白反而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也消除了两人之间所有的顾虑。

两人交往后,杨绛在好友的劝说下,转进了清华,两人几乎每日通一封信,钱钟书文采飞扬,写的情书自然是锦绣华章,感情自然也在这一封封书信间愈来愈浓烈。

钱钟书曾为杨绛写诗称赞她面容姣好:“缬眼容光忆见初,蔷薇新瓣浸醍醐。不知靧洗儿时面,曾取红花和雪无?”

茫茫人海中相遇,从此钱钟书和杨绛相濡以沫,风雨同舟,一同跋涉浪漫的人生旅途。

相恋:家庭认同

钱钟书父亲虽然是新中国著名的教育家,却实行对封建家庭的教育方式,而杨绛对此也并不抱怨,一次杨绛写给钱钟书的信恰巧落在钱基博的手中,他出于好奇,没有经过钱钟书的允许,便打开了来信,见信上写着:“现在吾两人快乐无用,须两家父母兄弟皆大欢喜,吾两人之快乐乃彻始彻终不受障碍。”大方懂事体恤父母的大家闺秀风范一下子就获得钱父的大赞,他认为杨绛识大体,明事理,才华横溢,一定能成为儿子的贤内助。不久,两人完成“父母之名,媒妁之言”,结为连理。

相伴:时常惊喜

1935年,杨绛陪钱钟书去英国牛津就读。初到牛津,杨绛不习惯异国的生活,又乡愁迭起。一天早上,杨绛还在睡梦中,钱钟书早已在厨房里忙活开了,平日里“拙手笨脚”的他煮了鸡蛋,烤了面包,热了牛奶,还做了醇香的红茶。睡眼惺忪的杨绛被钱钟书叫醒,他把一张用餐小桌支在床上,把美味的早餐放在小桌子上,这样杨绛就可以坐在床上随意享用了。吃着先生亲自做的饭,杨绛幸福地说:“这是我吃过的最香的早饭”。

同好:心有灵犀

钱钟书写围成的时候,每天写500字,写完先给杨绛看。杨绛后来回忆说我看钱钟书的围城我校,他也笑,我大笑,他也大笑,我们笑书里的故事,也笑书外的故事,不必说破,我们都懂。那会时局动荡,生活不富裕,杨绛辞退了女佣,包揽了全部家务,昔日富家千金没有任何怨言,全力支持钱钟书写作。钱钟书的《围城》出版后,获得了巨大成功,在序里,钱钟书写道:“这本书整整写了两年,两年里忧世伤生,屡想中止,由于杨绛女士的不断督促,替我挡了很多事,省出时间来,得以锱铢必较地写完。”

相守:死生不离

钱钟书对杨绛的评价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1994年,钱钟书病重,杨绛病榻不离,悉心照料,深情写下“我只求比他多活一年。照顾人,男不如女。我尽力保养自己,争求夫在先,妻在后,错了次序就糟糕了。”钱钟书病情也越来越重,不能进食,八十多高龄的杨绛担心医院的食物营养不够,每天为他熬参汤,打果泥,菜泥,准时送到医院,风雨无阻。怕女儿的病情影响他的心情,一个人扛失去女儿的痛苦… …

女儿钱瑗、丈夫钱钟书相继离世,杨绛遭受的打击可想而知,在《我们三》里写道:“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现在只剩我一个“,她的身体更是差到极点,但她说,钟书逃走了,我也想逃走,但是我必须留下来打扫现场,尽我应尽的义务。就这样,这位90岁高龄的老人整理了钱钟书全部手稿,里面夹着她并不精通的德文、拉丁文、意大利文,杨绛都从头学起,殚精竭虑,并写出了一部让无数人感动的《我们三》。

钱钟书曾深情地说道:“见她之前,从未想结婚,娶她之后,从未后悔娶她”。钱钟书杨绛一辈子的风风雨雨,一辈子的相濡以沫。他们没有甜美浪漫的爱情,也没有波澜起伏的婚姻,只有不离不弃的陪伴,他们的爱情抵得过平淡,经的住流年。

都说“世间好物不牢固,彩云易散琉璃脆”,如今的时代,爱情越来越经不住岁月的风吹雨打,有时候单凭“喜欢“二字,就草率的步入婚姻的殿堂,殊不知,想要长久的”经营“好婚姻,不仅仅是靠”喜欢:和“爱”就可以,还需要双方三观契合,才能相互欣赏和吸引,才能相互支持,相互鼓励,才能两情相悦,物质上的门当户对远远比不上精神上的门当户对。就像钱钟书和杨绛的爱情,在让我们欣赏的同时,更应去学习下那宽厚的包容和深沉的爱意,两人相依相伴,相互鼓励与支持,一起闯过人生的大大小小的磨难,然后,在斑驳的岁月里,牵起彼此的手,共同老去。

愿岁月可回首,且以情深共白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4,793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7,567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1,342评论 0 33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825评论 1 27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814评论 5 36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80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033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87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2,175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68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75评论 1 33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19评论 4 32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020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78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06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092评论 2 35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510评论 2 343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