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得过且过,大学已经过了两年了。最初的意气风发早已磨灭待尽,剩下的只有浑浑噩噩,未来可能也只是下一无所成吧。
记得刚进大学时,卯足了劲头,坚定了目标,想要学有所成。四六级,奖学金,社团活动,学业,都被纳入目标中。可慢慢的,四六级迟迟不过,奖学金如井中月,社团活动没有我的身影,学业几乎挂科;慢慢的,晚睡晚起,手机不离身;慢慢的,课程不再重要,游戏占据生活的全部;慢慢的,浑浑噩噩,得过且过。最初的理想早已被抛到云外。
也许有人说这是环境使然,可是为何亦有那些能够坚定理想,锲而不舍的为之奋斗的人。只能说是: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眼中风物如何,不过是各自的心境罢了。可是,那些努力的人,是怎样的一种心境呢?我想,应该是“心远地自偏”吧!即使外界如何变化,我自巍然不动。
大学时期需要这种心境。如今的大学不再是纯粹的授业解惑了,它带有一些社会性。学生会,团总支,各种部门内部,甚至师生之间,关系不是那么的纯粹了。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学生的心境都慢慢被熏染,没有了中学时期的纯真。而那种“心远地自偏”的心境,就显得尤为可贵。想保持或者用有这种心境亦是不易。
如何保持或拥有那种心境,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这里不在赘述。最后我想说的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虽然如今的大学不是如此,但至少我们的心中能够有一所大学,在那里,采菊东篱下;在那里,隐者自怡悦;在那里,歌舞自开怀;在那里,一览众山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