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读《华盛顿传》。读到第一章的第三节,第三节有个很有趣的题目:“听”话不是“听话”。显然,这里的引号引住的两个词有着特殊的含义。我的理解,前者应该指的是学会倾听,当然也包括独立的思考与分析,而后者则指的是不加思索的盲从。正如文中所说“依赖于他人的指挥和命令,会让人丧失思考的能力,对与错还是需要自己去判断的。”因为只有具备独立思考的人才能够在生活中真正做到“独挡一面。”
这让我想到四大名著中的巜三国演义》,想到这部名著中被鲁迅评价为“孔明之智近乎妖”的诸葛亮。在儿时,我特别喜欢《三国》中诸葛亮这个角色,特别是读到“锦囊妙计”部分时,我几乎要对这个智慧之神顶礼膜拜了。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增多,再读《三国》,我越来越发现,诸葛亮聪明但并不睿智。作为蜀国实际管理者,蜀国后期的人才调零他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为什么这样说呢?还要从“锦囊妙计”说起。每每有战事,孔明总会提前想好计策装在锦囊之中,让将军们去无条件地执行,如有质疑便军法处置。仗打赢了,怎么赢的?手下将军们一脸懵逼。这种做法让诸葛亮在军中获得大量的粉丝,使他的个人望达到顶峰,但所带来的恶果也是显而易见的:将军们得不到锻炼的机会,部队离开诸葛谁都玩不转。事实上,诸葛亮的确成为了蜀国举足轻重的人物,重到作为一国之丞相,就连杖责二十军棍这样的小事,都要他亲自处理。而他手下的将军呢?已然养成“依赖他人指挥和命令”“丧失思考能力”“唯丞相马首是瞻”的习惯,离开丞相的锦囊便无所适从。如果把孔明比作一家之长的话,他就属于那种事必躬亲,面面俱到类型的,这样的家长看似努力,却永远也培养不出有独立思想,独立人格的孩子。有独立思想,哪怕这想法是错的,会让孩子在生活中遇到打击与挫折,也该让他们主动地去尝试和体验,一个孩子只有在经历一次次的失败中,才发现自己的不足,不停地完善与提高自己,总结出失败的原因,寻找出一条走向成功的道路。
这个过程,谁也无法代替。在实际生活中,作为一家之主的我们,是喜欢“听”话的孩子,还是喜欢“听话”的孩子呢?各位老师、家长,如果你们真的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有出息,请做出正确的抉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