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二次来青岛,这几天晚上都是在医院度过,作为IE人,对于所有不合理或者有待改善的点都是比较积极,同时这次陪护期间发现医院本身就有很多改善点也深受启发,比如所在的医院(青大附属):
1.7-11全天候便利店入驻,极大方便日常用品及家属早午晚餐的解决,当然还有水果。
2.微信绑定医院一卡通,检测报告实时查看,付款
3.医院室内装修风格更加明亮,有世界名师如梵高的画作挂墙上(复刻版),当然我觉得几米等漫画更合适。
4.积极的培训体系(通过手机PPT)
当然这个仅仅是一小部分,说明医院是在不断进化迭代,与时俱进的。今天看到为海军建军70年阅兵训练飞过的直升机群,也回想起研究生期间一个学长的手术调度室论文,基于对于现有医院的模式,提出以下未来医院的概念畅想(车展有概念车,所以思想也要有概念思想,哪怕不成熟)。
个人总结医院除了供需关系之外,还是存在运营效率提升的问题,痛点集中体现在:
(1)病人的数量过多,医生过少,护士过少,医疗检测设备过少,床位少,手术室少,好的医务人员更少。
(2)监测结果效果太慢,排队冗余时间长。
(3)信息不对称,病人家属的医学常识少,特殊环境紧张焦虑,和医生以及护士的交流信息效率不高,有些理解有偏差。
(4)医生护士过于劳累,不利身体健康,有出错风险,家属陪护也太过辛苦,且低效。
基于此,提出几个想法:
一.“全能型的智能陪护机器人”
(1)相对比家属和护工,这类机器人的优点是,可以重复执行相同的动作,并且不会出错
(2)避免家属交叉感染,特别对于大型手术,呼吸道相关,家属有可能带来细菌病毒。
(3)时刻监测病人基础数据(温度、血压、心率等),并将结果反馈病人和家属。
(4)提醒配药,递水,递午餐,收拾。
(5)陪病人聊天,播放音乐。
(6)为病人清洗。
二.“智能无人机运输”
实际上除了特护VIP病房,整体的医院病人的住宿体验特别差,一方面是由于多人住宿环境嘈杂,休息很差,另外一方面医院的床等等也不舒服,所以实际上夜晚休息的非常不好,目前传统在需要住宿的话主要有以下便利:
1.医生和护士可以实施的量血压,温度等各项指标检验以及B超CT等成像检验。
2.方便输液,用药等。
3.方便手术。
前面几点都是都是可以被替代,这样家人就可以在医院附近就医,无人机的配送主要基于三方面:
1.血液等相关物配送检验。
2.药物的配送。
3.病人急送
三.“分子/纳米类的一体成像机器”
现在有各种成像技术分开,比如B超,比如CT比如核磁共振,影响效率,位置不一样,检查过程及其复杂。现在最发达传感技术在航空领域和工业领域,但是实际人的医疗领域空间也很大,缺少革新性产品。
四.“可移动式全能型智能病床”
1.可以自动升温/降温
2.自动消毒
3.监测基本数据
4.带按摩效果
5.可拆卸,可直接与手术台无缝接轨
6.空气净化功能。
7.自动接尿管,血管等。
8.与智能陪护机器人互联和协同。
五.”手术室视频共享系统”+”专家系统超级主刀”机器人
通过远程高清视频共享,可以调动全国相关领域专家远程支持,在遇到紧急情况提供决策支持。专家系统超级主刀机器人在手术前调出历史所有相关成功案例及失败。
小结: 生而为人,医疗将是人诞生以来不可避免的话题,随着基础医疗领域及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医疗医药领域存在很多机会,医疗保障体系完善,看病难的问题将会逐步解决,人的寿命也将越来越长,当然现在起也要注意作息,珍惜身体,做到工作生活平衡,饮食健康,锻炼身体,提高医学常识技能。
菩萨保佑老妈早日康复,越来越好!
2019年4月19号
才林于青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