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困惑:为什么有的事别人能做,我却不能做?比如有些同学下课乐于找老师答疑解惑,同学们应该理所当然地认为他是勤奋好学;然而另一部分同学以相同的姿态,沟通方式,乃至于问了近似的问题,同学们却反倒认为他是不怀好意,只为了讨好老师。明明是同样一回事,怎么到了不同人的手里,却落得了截然不同的下场?
诚然,怎么做事的确是影响他人评价的主要因素。但大家在做事时往往注重于怎么让他人评价自己的动机,处事方法与追求的结果,却常常忽视了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而当我们去评价一个人处事的时候,却有意无意地掺入他的性格特点,人品道德,情趣喜好等,率先从他的“为人”去评价他的“处事”。
之前有同学给我提出改进建议,我欣然采纳。但后来我把这件事告诉舍友的时候,他们却反而来安慰我:“你别听他的,他就是这样的不尊重他人。”我当时想为他辩护,他确实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的问题所在啊,怎么反而被戴上了“不懂尊重”的帽子呢?现在我才明白,因为他平时喜欢自我炫耀,张扬个性,所以别人便倾向于认为他做事的动机便是要将自己的快乐与优势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与缺陷之上,尽管我想他当时的确是诚心想要帮助我的。
而在当今社会,这种现象已经屡见不鲜,而且更为夸张与绝对。你可能就是一次不小心,聚会迟到了十分钟,别人就会认为你不守时,进而他们又会给你硬扣上做事缓慢的偏见。下次你也许做和别人相同工作量的任务,他们就理所当然地认为你会更慢;要是你提前完成,他们又轻而易举地推理出你肯定偷工减料了,否则你做事情这么拖沓,怎么能按时交差呢?我们常常因为自己的一时疏忽,给别人的“第一印象”不好,之后要想再通过做好事情来化解掉这个偏见,想必是不容易的。
所以这给我们两个警告。
第一,一定要注重自己的形象塑造。大家在以成绩评价的社会中,不能仅仅被困在“完成好任务”的局限中,而是要“赢在局外”,提前先去尊重他人,乐于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注意做好每一处细节,避免掉不必要的误会,争论与敌对,来把“善良”,“开朗”,“热心”,“勤奋”,“认真”,“友善”等良性的标签贴在自己的脸上,之后你不论做什么,大家总归优先把你往好的地方想,你就相当于在“处事”方面有了“天赋”。
第二,我们在评价他人时,又不能只依循他曾经的人物形象。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不论是谁,都可能做好事情或者做坏事情。一味地信任一个人,终归会等到失败的降临;同时一味地否定一个人,他的才能与优势永远无法被你借助,你又必然失去了一把利器。于是大家应该明白,人不可貌相,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重在看这个人是否能胜任这项任务。
于是有的读者明白了“为人”会深深影响他人对于“处事”的评价这一道理之后,也许会很气馁。我已经给别人很糟糕的印象了,怎么办?其实无妨,你既可以“逆天改命”,也可以“顺其自然”。倘若你深刻的认识到自己的问题,积极主动地去改正,今后更加注重自己在这一方面的形象塑造,那么“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大家也许会重新接受你;如果你原本的人设就是中性的,不妨顺应你原来的形象,选择适合你的任务,发扬自己的长处,别人了解了“哦,这个人做这件事是很有一套的”,也会将你放在特定一门任务的优势位。
综上所述,你的人物形象虽然会深刻影响他人对你处事的评价,但是不必把它看作是“社会问题”,灵活运用人性“以貌取人”的特点,巧妙地借之“先发制人”,打造自己的天赋形象,发扬自己的优势长处,帮助自己在任务系统中贴上一个长久有力的bu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