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对自己未来的打算或即将做的事情有任何顾虑,你该如何应对?自然是延期行动,直到有了十足把握再说。”
当我读到这句话时,深感作者对完美主义者的了解程度之深,因为我就是这样做事的:不管做什么事情,多大多小,我都要确保在我的认知范围内它时绝对有把握的。这种不做到充分准备就不开始的心理,一直阻碍着我的行动,也加深了我对未来的焦虑感。
预设是人们对某些行动产生顾虑的主要原因,即使对可能结果的预判或想象往往并不准确。在做某些需要努力才能完成的事情之前,我们已经在潜意识里把它定性成了难度极大、令人心烦的任务,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
“潜意识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对变化的反感,不仅如此,它还会想办法影响你的意识,让你认同它的立场,其中一种方法就是让我们对还没发生的事情产生不准确的预设。”
看样子,预设像一种危机应对措施,它“帮助”你远离那些从没有或很少尝试、经历、接触过的事情,从而让你呆在一个看似安全,没有变化的环境里。特别是让你产生抵触情绪的事情,它们有很大的预设空间。因为越是感到阻力,就意味着潜意识越不愿意做这些事,因此它才会在你的脑中种下怀疑的种子,让你对可能的结果产生偏见,最后使你按照它的意愿放弃尝试。特别是对完美主义者而言,我们的预设总是会夸大行动的难度,为了追求结果的完美,迟迟不愿采取行动。
预设的问题是过于理论化,是想象、是主观判断。那如何回到现实,开始亲身实践呢?作者给出了一个方法:
从经验中学习
· 先把自己的预设记录下来,采取实际行动后再把真实的结果写下来。
· 如果实在不愿意写下来,那就留意曾经做过的预设,思考一下你是如何看待你生命中某些重要领域内的任务的。
· 要是一时不知从哪里开始,就从你平时会抵触的事开始,比如运动、工作任务、家务活、回复邮件、读书、人际交往、写作、学习语言、练习乐器等。
· 模糊的预设最糟糕,因为模糊的问题通常比具体的更难解决。但你还是可以将自己模糊的预设与现实结果做比对,看看它们是否准确。
预设还可能让我们陷入考虑阶段无法自拔,迟迟无法进入实施阶段的状态。我们会对行动产生顾虑,并不总是因为行动起来不划算——更多的时候是决定这一过程本身的问题。选择做一件事就意味着同时要放弃另一件事,想到这一点,有些人就感到为难,因为他们害怕自己没能做出最佳决定。谨小慎微并不意味着错误,有时候的确能帮助我们规避风险,但是如果总是在重要问题上拖延,我们就没办法投入之前有价值的任务。我们都知道要想有所成就,必须经历艰苦而并不风光的奋斗,大多数你看上去优秀的人,TA在刚进入某一领域时也是笨手笨脚、从零开始的。如何做到不拖延,作者推荐我们借鉴电影中主人公,TA们无畏的气概与当机立断的行事风格总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
先有决定才有行动(应对拖延症的好方法)
· 尝试接受在不完美的条件下做出不完美的决定、采取不完美的行动
· 随机应变,而不是原地不动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我也会尝试将自己的预设记录下来,开始行动。等真的碰到当初担忧的那些问题时,再看看我的解决方法是不是奏效,我能从一次次的努力和尝试中,积累多少经验呢?
举例:明天晚上导师组织了聚餐,我担心表现不好(比如说错话、没有活跃气氛、太安静了、吃相不好、和师弟师妹不熟等等),所以有些害怕这个活动。参考昨天和今天的内容,我的最低标准就是参加一次无聊、可能哭泣或大笑(他人不理解的情绪)的聚餐。看看明晚的聚餐之后,会带来什么吧!
2023年3月13日 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