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说起夜醒,总有一个与之非常相关的话题——夜奶,也常常被提及。
之前,王石云月老师梳理了夜醒的内容,今天,我们继续请王老师讲一讲夜奶。
夜奶顾名思义,就是在夜间入睡之后进行的任何喂哺,虽然无论是喂母乳,还是喂奶粉,都算作夜奶,但通常母乳喂养下的夜奶问题是最复杂的。
在说具体的解决策略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
为什么会产生夜奶?
对宝宝来说,夜奶的产生主要是基于以下三个原因:
生理需要
理论上讲,孩子6个月的时候(最保守的说法是9个月),如果白天摄入得当,发育良好,那胃容量足以保证夜间可以不用吃奶。
所以在9个月之前,夜奶的需求都有可能是因为饥饿。如果是早产宝宝或者一些有其他特殊情况的宝宝,饥饿的需求可能延续到更大的月龄。
连接需要
在妈妈白天上班无法提供陪伴,或者是改变了家庭环境、照顾人等情况下,都有可能造成夜奶增多,或者已经没了的夜奶又恢复回来。
这种夜奶可能发生在任何月龄,和饥饿无关,是宝宝和妈妈在夜间建立连接的一种方式。同时,当孩子生病了、不舒服了或者是在自己睡不回去的情况下,都有可能期望妈妈用喂奶的方式来安抚自己。
睡眠联想
还有一种夜奶的原因则是奶睡的睡眠联想。也就是说入睡的时候是吃奶入睡的,在夜里醒来的时候就希望可以继续用吃奶的方式睡回去。
这也和饥饿无关,是入睡方式的一种复刻。
不同月龄的夜奶需求
在讨论夜奶需求时,我们要确保的一个概念是,每一天(24小时)的奶量是基本固定的,此消彼长,夜间吃得多,白天那就吃得少。
如果是纯母乳喂养,母乳摄入量在新生儿出生后的几周内会迅速增长,然后在1~6个月之间保持基本一致(虽然会经历几个猛涨期,但是奶量的变化基本不大)。在6个月引入辅食之后,母乳的摄入量就会逐渐的降低。
有研究表明,纯母乳喂养的宝宝在1~6个月之间的平均摄入量为750ml,而不同的宝宝的摄入量有差异,基本在570ml~900ml之间。
不同的学者对于什么时候可以没有夜奶的意见差异非常大。到底需要几次夜奶,仍然没有统一的说法,我参考了各位学者的观点,并结合咨询过程中的实际经验,总结如下:
断奶能改变改善夜醒吗?
在咨询过程中,常常有妈妈因为宝宝夜奶频繁就想断奶,认为断奶了宝宝夜里醒来没有奶可以吃,就会渐渐不夜醒了。
夜醒和夜奶在大多数的情况下确实是同时出现的,但这两者并不等同。
通常夜醒很多的宝宝,也会有夜奶很多的问题。而有些宝宝吃了夜奶之后无法立即睡回去,也算是一次夜醒。因此可以说有夜奶的话,通常意味着夜醒也会出现。
但是,有夜醒并不等于需要夜奶,如果不加分辨宝宝的夜醒原因,即使断了奶,也可能夜醒依旧。
如何减少/消除夜奶?
上面说了很多基础的内容,但我知道对深受夜奶困扰的妈妈们来说,最关心的还是如何消除夜奶。
我会比较建议在消除夜奶时,按照以下三个步骤来进行:
1、断夜奶的决定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夜奶是妈妈和宝宝之间的“私事”,不要迫于群体压力而选择断夜奶。如果你认为喂夜奶的次数可以承受,同时你和宝宝都休息得还不错的话,那么你完全可以继续喂夜奶。
但是,如果喂夜奶已经影响到你和宝宝的身体健康,甚至影响到整个家庭的作息,那么你确实可以开始考虑断夜奶这件事。
另外,很多妈妈咨询我断夜奶的事,都是因为夜奶太频繁导致休息不好,或是马上要上班,怕白天上班晚上夜奶,自己扛不住。
我非常理解妈妈们的辛苦,但我必须说明,断夜奶不见得可以改善睡眠,有可能宝宝依然夜醒,而此时你又失去了奶睡这招帮助他睡回去,从这个角度来说,可能会使你感到更筋疲力尽。
而对于职场妈妈,除了休息方面的问题外,还有连接方面的问题,从宝宝的角度看,白天一整天都见不到妈妈,晚上可能是一天中唯一能和妈妈一起时间,宝宝会希望通过吃奶来和妈妈重新连接,消除一天没有妈妈陪伴的失落情绪。
所以,断夜奶确实不是一个一拍脑门的简单决定,它需要妈妈们仔细的了解和评估孩子和你本身的真实的内在需求。
2、最好睡眠基础工作
当确定了要做减少或者消除夜奶这件事时,在真正实施“断夜奶”这项具体的工作之前,还要做一些基础的准备工作。
1)明确生理发展阶段的需求
首先,要做的是再次确认宝宝的发展阶段的需求。
宝宝的生长发育要是正常且健康的,月龄至少在6个月以上。有一些宝宝可能很早就有完全不吃夜奶的倾向,如果白天的喂食非常良好,生长发育的情况也很正常,那么即便是在6个月之前,也是可以的。
但对于3个月以下的宝宝,不管发育是否良好,都不建议完全的消除夜奶,无论白天黑夜仍然需要按照2~4小时的喂养间隔来进食,这样做也可以保证妈妈的母乳产量。
另外,在猛长期、大动作发展期、家庭变故的时期等,宝宝本来就比较容易出现夜醒,夜奶在这些时期的功能可能远远超过了满足生理需要这块,所以,如果可能,尽量不要选在这些时期迎难而上。
其次,是妈妈的需求。
有些妈妈想要实现纯母乳喂养,所以需要通过夜奶来保证母乳产量,对于这些“追奶”的妈妈,我们当然不能忽视他们希望达到纯母乳喂养的目标的需求,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是妈妈并不感觉到困扰,就没有必要一定要减少或消除夜奶。
2)睡眠基础的建立
在已经确保了天时地利之后,就可以开始着手做一些前期的准备工作。这个部分的工作是基础,从广义上来讲,是建立良好睡眠习惯的根本,也是实施一切睡眠引导的前提核心。
如果已经在为宝宝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做了一些努力,那这个部分就是查漏补缺的,看看哪里还需要改善或者调整;如果是被夜醒夜奶折磨的不行了,想系统性地解决这个问题的,那么不妨从以下这些睡眠基础入手做起来。
规律作息
建立睡前仪式
改善睡眠环境
3)获得家人的支持
不同家庭成员自身的特点和独特的人生经验,使得每一个人对于睡眠的认知都不同。
老人们可能觉得夜醒是非常正常的,孩子是需要哄睡的,这些困难都不是困难;爸爸可能觉得醒了就喂奶呗,反正不是我喂。但是妈妈一定觉得我被所有人隔离了,没有自己的生活,只有眼前这个人的屎屁尿。
所以,在解决宝宝的夜奶、奶睡问题的时候,如果可以获得家人的支持,当然是最好不过的了。
3、具体的行为干预
1)保证白天的摄入充足
宝宝每一天对奶量的总体需求是基本固定的,要想减少晚上的奶量,那就先要保证白天的摄入是充足的,这样才能避免宝宝晚上因为饥饿而醒来。
2)入睡方式的优化
当奶量的大部分已经放到白天时,距离减少或者消除夜奶的目标就非常进了。
下一步需要适当地配合入睡方式的优化来帮助我们达到最终的目标。
通常对于奶睡的宝宝,夜醒时要吃夜奶的几率就会高一些,而且很可能就是无奶不睡,然后吃得次数多了无法消化,又造成夜醒,因为不会其他入睡方式所以又被奶睡,这样恶性循环下去。
为了改善奶睡,通常可以采取两类方法,一是逐渐淡化奶睡,比如潘特丽在《宝宝不哭之夜间安睡秘诀》中所写的乳头去除法;另一个则是引入新的入睡方式来替代奶睡,也就是消除负面的睡眠联想的方法,比如常说的法伯法。
3)循序渐进地减少夜奶
在减少夜奶的方法中,最常用的是《法伯睡眠宝典》中提到的减次减量法和稀释法。
减次减量法
观察记录宝宝夜间进食的间隔,然后以目前的进食间隔为基础,每晚增加30分钟,直到家长可以接受的夜奶间隔。如果家长愿意,也可以选择隔1天拉长30分钟。
如果是喝奶瓶的宝宝,还可以逐渐减少每一次夜奶的量。先记录每次进食的量,然后每晚减少30ml,等宝宝的夜奶控制在1~2次的时候,总奶量在30~60ml,就可以考虑彻底取消夜奶了。
稀释法
通过降低奶瓶里奶的浓度,最终用水代替奶。
具体来说,第一个晚上刻意用3/4的奶兑上1/4的水,然后每1~2个晚上,再稀释一点,逐渐变成一半水,一半奶——1/4的奶3/4的水,以此类推,直到完全用水代替了奶。
当奶淡如白水的时候,也许宝宝就不在会认为值得夜里醒来喝一次水了。这个方法适合于母乳瓶喂和奶粉喂养的宝宝。
最后,希望对那些被夜奶困扰的妈妈有所帮助,愿每个家长都能睡好觉。
——END——
本文为原创文章,任何商业机构、媒体(含自媒体)、网络等平台在转发时请联系好睡宝,没有取得授权而刊登的任何媒体,我们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