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登湖》
Day1(0805):我对于每一个作家,都不仅仅要求他写他听来的别人的生活,还要求他迟早能简单而诚恳地写出自己的生活,写的好像是他从远方寄给亲人似的;因为我觉得一个人若生活得诚恳,他一定是生活在一个遥远的地方了。
《瓦尔登湖》
Day2(0806)P17-22
一页半写了一人多角色的微缩版海外贸易工作,既务实的做航员、船长、业主、保险商、会计、出纳、文员、装卸工、电报员,还要博古通今掌握市场、航道、海图、探险家云云,的确考验一个人全部能力。有种自我沉醉、享受掌控一切的成就感,又飘忽一种寂寥和孤独吧,毕竟面临一望无际的大海,充满未知的远方,最初的远航贸易还是很厚重吧。
接下来六页半,近5000字,就写了贸易中一个单品——衣服,看完第一遍,有点懵,到底想表达什么呢?太过注重爱好新奇而忽视了真实的保温蔽体功能,于是切断了衣服带来的真实愉悦感。太依赖衣服来确认地位,决定是否尊敬、接纳,敬重错了对象。我们的自我认可,不应该靠衣服,衣服不过是我们的最表面角质,或者说尘世烦恼。在穿衣上,我们太从众“现在他们不时行这个样式了”,“他们”!据说这本书要极度心静的看,很多时候快没耐心了,节奏缓慢,刻画的又是很平常之事,要写什么呢?
《瓦尔登湖》
Day3(0807)P23-31
今天的第一页是写衣服的结尾,提到制造商深知人们反复无常的趣味,的确,对于每一个个体,文明的进化对他来讲就是影响,并不是起点,他所思所想所做都要是过往的升级版过创新版,所以众多“个体”组成的人们,必然趣味反复无常。然后讲到企业打着实用舒适的口号,其实只是为了盈利,正常吧,商业驱动社会发展,创造价值,产出理念,无可厚非,为什么要把赚钱视为那么不光彩和粗俗的感觉。
后面八页,开始写住房了,针对一个话题神深入细微写这么多,真有种边看边忘的感觉。看出三种意味吧,1.人类住房看似在持续进化,到被囚禁隔离累赘的感觉日益突出,无论是空间感还是经济上。2.住宅变成必需品,但很多人却被房子或租赁占据,而不得自在。3.贫富差距巨大,那些真正建设宫殿、黄陵、房屋的人,却没有自己的舒适居所,甚至自己都沦为商品。书中“这虚伪的人类社会——为了人间的宏伟,至上的欢乐稀薄得像空气”,房屋究竟是什么呢?这一个半世纪之前的书,现在还能广泛流传,是不是再次证实历史的车轮并非是直线前进的,也有可能是左右移动的?就像四季年年如此,时间的流转只带来每个个体的年龄、阅历增长。
《瓦尔登湖》
Day4(0808)P32-40
前四页接着写房子,有点意思了,梭罗看来是极简主义、实用主义的极度推崇者,看问问题很釜底抽薪,非常注重接纳、享受、回归初心,强调生命的体验感。文中“我桌上,有三块石灰石,非得天天拂拭它们不可,真叫我震惊,我头脑中的灰尘还来不及拂拭呢,赶快嫌恶地把它们扔出窗子去”“我想到铁路车厢,我们宁愿花更多的钱于布置的奢侈上,而不在乎行车的安全和便捷的,结果安全和便捷都谈不到,车厢成了一个摩登客厅,有软褥的睡椅,土耳其式的厚塌,遮阳的帘子,还有一百种另外的东方的花式……”,哈哈,感觉他对时间,对金钱都很吝惜,不愿浪费到脱离本源的一些东西上。之后写到即便是阔气的新英格兰人,最初移民到这个地方,也是住地窖,以满足最紧迫的急需为第一,那反观现在追逐的有哪些真的是急需。之后五页主要讲了他从1845年3月底到7月初入住的情况,讲到了选址,选材料,选工具,也讲到了借由建屋与朋友,邻居,林中闲游者建立联系,到是挺惬意,特别像小孩子玩过家家,即便一个人也玩得很嗨,很沉醉,“一个人造他自己的房屋,跟一头飞鸟造巢,是同样合情合理”“要知道,美的趣味最好在露天培育,在那里既没有房屋,也没有管家”,认同,不能太宅,得亲近大自然,才有生命的灵力吧。
《瓦尔登湖》
Day5(0809)P41-50
据说看书时脑袋有画面感会强化记忆力,暂时想象在盛夏黄昏的瓦尔登湖畔,枯树横倒自成的天然坐凳,面对着一个戴着草帽,身穿农夫装的作家,听他平静又坚定的谈,对于建筑学的看法,美来自不知不觉的真实感和崇高心灵,而非空洞的追求装饰风,华而不实。接着他很有成就感的精确算着自己修建湖畔小屋所有费用,那是一间长4.6米,宽3米,高2.5米的小屋,所用费用不及在校学生宿舍一年的租金。关于学院筹办,他面露不满,认为不应该只教学生知识而脱离生活艺术,要主张学生多想想,不应该以生活为游戏,或研究对象,而应该自始自终热忱的生活和实践。绝不能瞎忙,忘记为什么做一件事。最后,他扶了扶帽子,讲了个小故事,一个人说他这么爱旅行,为什么不积点钱坐火车去45km的菲奇堡玩,他说毫无疑问,挣到车资的人,最后还是赶得上车子的,就是说只要他们还活着,可是说不定那时他们已经失去了开朗的性情和旅行的愿望了。所以说嘛,旅游不能等等……
《瓦尔登湖》
Day6(0810)P51-56
清晨湖畔,现在已是初春三月,清凉朦胧薄雾环绕,梭罗住进自己安乐的小屋整整八个月了。
他认真精确的盘算着这些日子的收支,收入36.78元,支出61.9975元,虽有差额部分,但换来了闲暇、独立、康健,还有一座爱住多久就住多久的安乐屋,他一脸满足,点起一根香烟,继续聊到他的食物,很简单黑麦、印第安玉米粉、土豆、米、少量的腌肉、糖浆和盐、水,有时他也会去玉米地采些马齿苋类的野菜,有时也捕条鱼,或是土拨鼠……这……够野味了吧,“人们常常挨饿,不是因为缺少必需品,而是因为缺少了奢侈品”“极简的食物也能让人保持康健和气力”无可辩驳,有道理。他似乎对探索烤面包很有趣味,津津有味的分享他烤面包的经验心得和各种读物探索,穿梭到如今,也算个Diy热点IP了吧。
接着昨天未完的建筑、牛马、人的话题,梭罗很是追求单纯、独立的心智,向往田园牧歌式的淳朴生活,正气凛然有点不满的说金字塔没什么惊奇,可惊的是有那么多人屈辱到如此地步,花一生的精力,替一个鲁顿的野心家造坟墓,其实他跳尼罗河淹死,然后把身体喂野狗更聪明些,更气派些,我才不给他们和他找些掩饰之词,没时间。梭罗反感代价大于实际,虚荣,愚钝的一切,他很关心和想统计那些反对造各种纪念碑的人,哈哈。
我觉得他知识好丰富,随处各国典故、建筑、人物、故事……用得好牛,怪不得住森山老林不觉得孤单,内心太丰盛了。不过他这样贬市俗生活,我持保留态度,毕竟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欲望才推动世界发展吧。没有亲人朋友牵挂,他的确能自在多了。
《瓦尔登湖》
Day7(0811)P57-60
如果你是一个善于观察的人,任何时候你遇见一个人,你都能知道他有一些什么东西,还有他好些装作没有的东西,你甚至能知道他的厨房中的家什以及一切外观华美而毫不实用的东西,这些东西他却都要留着,不愿意烧掉,他就好像是被挽驾在上面,尽是拖着它们往前走。
《瓦尔登湖》
Day8(0812)P65-73
听梭罗讲了那么多“琐碎”之后,能记住的慢慢回味,还能找到深深浅浅的记忆。今天的这九页,看完有种“终于言归正传”的感觉。第一页主要讲到他对“生活方式”的看法,不同于很多大咖喜欢四处传播和说服别人追随自己的生活方式,梭罗说不想任何人因为任何原因采用他的生活方式。每个人应谨慎寻找并坚持自己适合的,梭罗喜欢独居,因为他认为与人合作很少,且多为表面,真正的合作更少,所以他选择一个人的自由,但这并不意味别人也要如此,他希望每个人真实、信心的选择自己愿意的,无论是建筑、耕种、航海……
之后六页,就围绕慈善事业来写,有被圈粉,讲了他的尝试、他看到的结果、他反观身边的慈善、以及受施者和旁观者的反应,那句“没有比善良变了味更坏的气味”掷地有声,还有“对一切有利于人类的生命与工作应一视同仁,不以为一个人的正直和慈善是主要价值,不过是枝桠,我要的是花和果实。良善不能是局部的、短暂的行为,而是常持的富足有余,他的施与于他无损,于他自己,也无所知。传递的是勇气、健康、舒泰”让人赞同。让我们回到简单和安宁,如同大自然一样,逐去我们眉头上垂挂的乌云,在我们的精髓中注入一点儿小小的生命。不做穷苦人的先知,努力做值得生活在世界上的一个人。好喜欢的句子~~像诗和画一样的美好。“你的心不要固定在变幻的上面”因为底格里斯河,在哈里发绝种以后,还要奔流经过巴格达的。如果你手上很富有,要像枣树一样的慷慨自由,可是,如果你没有可给的呢,做一个Azad,自由的人,像柏树一样吧。
《瓦尔登湖》
Day9(0813)P74-78
梭罗是个“白日梦患者”,他沉醉在自己想象的田园里,“阔绰地”置办着自己的田园。他坚信无论自己坐在哪,都能够生活,而且那的风景都能相应的为他发光,心怀美好之人,美好就触手可及。
喜欢他的“……我说,很好,我可以在这里住下;我就在那里过一小时、一夏天和一冬天的生活;我看到那些岁月如何的奔驰,挨过了冬季,便迎来了新春……一个人越是有许多事情能够放得下,他越是富有”,时光在他的描写下,那么生动细腻,像丝绸一般,给人一种轻抚的冲动。
他曾经几乎真的买下霍乐威尔田园,只是原女主人突然变卦,梭罗聊到这,非常平静,是的,于他,他领略了那儿的风光、细节的美。
《瓦尔登湖》
Day10(0814)P78-83.5
每个人,都有一个或多个,让自己心沉醉的地方,可以自由自在、天马行空……
梭罗在距离康科德村子南边2.5公里处,有一个美丽的居所,那是森林间湖泊边的小屋,小小的湖距离对岸约800米,地势高于村镇。站在北边一个峰顶向南看,穿过小山间的湖泊,两座小山坡相倾斜而下,使人感觉到似有一条溪涧从山谷中流下,踮起足尖,可以看到西北角上更远、更南的山脉,还可以望见村镇一角……站在家门口望去,风景范围更狭隘,到他却一点儿也不觉得拥挤,“尽够我的想象力在那里游牧了”矮橡树丛生的高原升起在对岸,一直向西去的大平原和鞑靼式的草原伸展开去,给所有流浪人家一个广阔的天地。“再也没有比自由欣赏广阔地平线的人更快活的了……”
这种凝视自然,用语言描绘自然的艺术太美了,脑海中一幅生动的3D电影悄然上映。之后梭罗写了黎明,我也最爱黎明,感觉那是最真实和惬意的时刻,可以做一起只取悦自己的事儿,看书、写字、画画、音乐……一切美好的事,与黎明相遇,有种欲罢不能的媚丽。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黎明宣告着世界的无穷精力与生生不息,是觉醒,是希望。
《瓦尔登湖》
Day11(0815)P83.5-90
如果你直立而面对着事实,你就会看到太阳闪耀在它的两面,它好像一柄东方的短弯刀,你能感到它的甘美的锋镝正剖开你的心和骨骼,你也欢快地愿意结束你的人间事业了。
谎骗和谬件见已被高估为最健全的真理,现实倒是荒诞不经的。如果世人只是稳健地观察现实,不允许自己受欺骗,那么生活将好像是一篇童话。如果我们只尊敬一切不可避免的,并有存在权利的事物,音乐和诗歌便将响彻街头。如果我们不慌不忙而且聪明,我们会认识唯有伟大而优美的事物才有永久的绝对的存在——琐琐的恐惧与碎碎的欢喜不过是现实的阴影。现实常常是活泼而崇高的。
我到林中去,因为我希望谨慎地生活,只面对生活的基本事实,看看我是否学得到生活要教育我的东西,免得到了临死的时候,才发现我根本没有生活过,我不希望过非生活的生活,生活是这样的可爱;我却也不愿意去修行过隐逸的生活,除非是要不得已。我要生活得稳稳当当,简单而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