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默赛特·毛姆写道,「任何一把剃刀都自有其哲学。」
村上春树说,「无论何等微不足道的举动,只要日日坚持,从中总会产生出某些类似观念的东西来。」
You are what you do everyday.
你就是你每日重复做的事情。
深到骨子里的自律,是每天坚持做这3件小事
周末整理电脑的时候,偶然看到早年下载的一部电影《翻滚吧!阿信》,因为很喜欢里面的主角,所以一直没舍得删,于是又点开来二刷。
正在拖地的老妈看到屏幕上的彭于晏,突然说了句,这体操运动员长得真帅!
她不知道的是,彭于晏并非专业的体操运动员,为了拍这部电影,他苦练了 8 个月,每天进行十余小时的体操练习,活生生把自己炼成了一个专业体操运动员。
电影上映后,奥运体操冠军刘璇和陈一冰都忍不住为他点赞,他也因为这部片子,入围了金马奖最佳男主角。
然而,彭于晏在工作上达到的成就,并非努力二字就能诠释,而是源于几十年如一日的自律习惯。
许多妹子被彭于晏的高颜值和六块健硕的巧克力腹肌迷得神魂颠倒,却不知道,她们的男神曾经也是个食欲旺盛的小胖墩。
小学时的彭于晏身高只有 158cm,体重却重达 70kg。
这样横向增长的态势一直保持到高三,彭于晏觉得,自己不能再胖了。
于是,他开始每天刻苦锻炼,并疯狂喜欢上篮球运动,后来他停止了横向增长,开始竖向增长到 182cm 的大高个。
再后来,工作以后为了接到好剧本,不论多忙,他每天都要抽出时间健身数小时,食欲更是严格控制。
他坦言,自己是易胖体质,为了节食,十多年不曾吃饱过,也几乎忘记了糖是什么滋味。
我以前常常想,一个人的容貌是一开始就注定的,还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来改变?
彭于晏的例子,回答了我心中的疑问。
只要练就深入骨髓的自律,你的容貌也会跟着改变。
二
萧伯纳说过: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
无论是学业、职场,还是个人生活,自律都是获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
那些不放任,不沉沦,拥有强悍自我主宰能力的人们,一定都有铁一般的自律精神。
极致自律的体验一开始肯定痛苦,也不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只要把自律融入血液,变成习惯,每个人都将受益终生。
然而,很多人在走向自律的过程中屡屡受挫,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忽略了一件事:要养成好习惯、戒掉坏习惯,关键是专注于想做的事,而不是要戒掉的坏习惯。
如果你想戒掉暴饮暴食的习惯,就不要总想着吃,而是选一本好的营养书,学习规律饮食,并找一些让自己想不起来的事做;
如果你想养成规律运动的习惯,就不要老想着「这太难了」,而应该多想想坚持运动给你带来的好处;
如果你想让自己无债一身轻,在你还清债务前,就不要老想着你为还债而必须努力戒掉的事,而是多憧憬当你从压得喘不过气来的债务中解脱出来的那种轻松、自在感。
一定要把思想集中在要做的事,而非厌恶的事上。多憧憬即将得到的回报,你就会开足马力向目标进军。
其次,好习惯的养成还必须认识到重复的重要性。
《好习惯,坏习惯》一书的作者梅尔说到:你的每一次行动都会在你的脑中形成思维定式,你做的次数越多,思维定式就越根深蒂固。
台湾作家林清玄已经 60 岁,但仍然要求自己每天写 3000 字,不为发表,只是练笔,他说写字是个匀速前进的工作,不断重复地积累,才能突破,他不会放纵自己。
所以,他的文字生命力很长。
因此,深到骨子里的自律,就是重复地坚持做正确的事。
三
问题来了,每天坚持做哪些事,才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
1)注意思想及言行
思想和语言是形成所有好习惯、改掉所有坏习惯的出发点。我们必须学会说出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而不是感觉到什么。
如果你优柔寡断,就不要老说「我做决定很痛苦」,而是说「我行事果断」,如果你想减肥,就不要一遍又一遍地说「我管不住自己的嘴,一旦吃上就停不下来」,坚持说自己现在怎样,那就会永远这样。
因为语言是行为的先导,人们所想所说的,尤其是经常想、经常说的事,会在心中留下印记。
打个比方,计算机只能提供我们预先输入进去的信息,人们的心灵也只能按其记忆来提供信息。
如果不喜欢计算机提供的结果,人们会毫不犹豫地更换一个新的程序。
如果你不喜欢坏习惯带来的结果,就应该打破旧有的模式,重新书写已经输入心灵的东西。
2)决断
有人曾做过一个调查:将 2500 位遭受失败的男女加以分析,结果发现:「犹豫不决」在失败的 31 项重大因素中,名列前茅。
可见,培养决断的习惯对一个人有多重要。
许多人无法决断的重要原因就是害怕犯错。所以他们永远试图去决定,但从不行动。
然而,检验自己的决定是否正确的唯一途径就是,迈开脚步、勇敢行动,在实践中接受检验。
要想永远正确就是高估了自己。虽然失误不过是暂时打击了我们的骄傲,但犹豫不决将给我们带来的危害更加无法估量。
罗斯福曾说:「在任何一个决定的时刻,你能做得最好的事情是对的事情,其次是错的事情,最差的是什么都不做。」
3)追求卓越
卓越和完美不一样,绝大多数拖延症患者都是完美主义者,因为被迫达到完美,但又害怕达不到,因此屡屡拖延耽误。
但是,人无完人,我们不能事事尽善尽美。在做任何事的时候,我们应该抱着追求卓越的态度和愿望来尽可能做到最好,然后相信,余下的自有办法。
埃德温·布利斯说过:「追求卓越让人满足,促人健康。追求完美却让人饱受挫折、神经过敏,简直就是浪费时间。」
所谓卓越,就是将平凡之事以不凡之法完成。
意大利提琴制作师安东尼奥,在小提琴制作上一直这样严格要求自己:在作品没有达到人类技艺和努力所能达到的最高程度之前,他店铺里生产的任何一件乐器都不可以对外出售。
对卓越的执着追求,使安东尼奥得到了这样的回报:迄今为止,他的琴依然是世界上最好的小提琴。
如果你已经准备好做那个最好的自己,不妨每天做出一些小改变。
比如,在超市购物的时候,你把一样东西放进购物车,后来发现自己并不需要时,应将东西放回原处,而不是随手一丢就抬腿走人;入住酒店退房前,应该尽量使房间的整洁度和入住前一样,而不是留下一片狼藉。
深到骨子里的自律,莫过于每天坚持做这 3 件小事,这也是每个精英的标配习惯。
很多人没有把习惯太当回事,但是一说到命运,就会下意识地正襟危坐、神色凝重、思虑重重。
重视命运无可厚非,但有一个浅显又实用的道理是:言辞会促成行动,行动会成为习惯,习惯决定了性格,性格会决定命运。
真正让人变好的选择,都不会太舒服。对自己狠一点,未来的你,会感谢现在的自己。
作者:飞小白,精读主创。本文首发于精读微信公号(ID:jingdu999)
封面图 by coen_pohl_design
今天你做了什么改变
30 岁以后该如何进行职业规划?30 岁已经有一定的工作经验,是继续在公司发展还是跳槽,或是创业?虽然每个人的情况各有不同,但在进行职业规划时所面对的权衡取舍、抱负以及压力却是异常的相似。每个人都应该像竞选总统一样规划你的职业。你花时间设定清晰的目标,改善工作技能,寻找支持者,建立并运用影响力,就会像总统成功当选一样,实现自己的职场抱负。在本周末的会员语音中,彭萦会结合自身经验,和大家分享 30 岁以后的职业规划。
在四个月没有网络的日子过后,听到萦姐的磁性婉转动听的声音真的是一件非常享受的事情,感谢萦姐的深度美文,谢谢,我简单介绍一下自己,PLA 上尉一枚,社会经历几乎空白,每年不是在打大规模的真人 CS 就是在准备打的路上,听上去有没有很刺激,哈哈。
「改变自己」对我而言就好像一个纽带,链接起了我这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和外面的社会,让我知道了外面职场的酸甜苦辣,也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能力的短板,最重要的是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知道了有一群人和我一样努力一直在路上,在单调乏味的日子里找到不断学习的动力。比如听完辉哥关于理财的论述,我系统学习股票、基金、保险,第一次看到 20% 的高收益时,我获得了远高于工作的成就感,为了职业长远考虑,我又准备过司法考试,可能和工作冲突太大,后来居然得了抑郁症,计划泡汤,刚治愈出院准备再一次找方向冲锋时听到了萦姐关于职业的建议,幸莫大焉。
我一直都很缺乏安全感,这种不安全感会给我一定程度的压力,也是我不断前行的动力,在住院休息期间我想了很多,萦姐提到的五年测试对我触动很大,反思这几年的工作,虽然很努力,但是像无头苍蝇到处乱撞,没有清晰可行的目标,感觉学了一些东西,却没有任何一行有一点深入研究,萦姐说要有广度,我深表赞同,得在有深度的基础上增加广度。
我现在在一个温水煮青蛙的环境里,每年重复上一年的事情,前两年学到了很多,近两年感觉只有乏味,一边混工资,一边准备离开重新开始,由于离开时间决定于政策变动,以及个人眼界局限,现在还没有特别清晰的规划,想着以后去做个家庭理财分析师,我本科学的机械,完全不搭边,毕业以后也没干任何和机械有关的,这个语音让我思考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