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之前有人问我,说高考重要吗?读书重要吗?
这座通往未来的独木桥,所有人都挤破头想突出重围,也总有人成为牺牲品,而每每到这些时候,我总能够听到一些论调。
有些人说,高考不是通往未来唯一的门票,我们的选择还有很多。
有些人说,不要太在意成绩的结果,毕竟人不是靠着成绩论成败的。
这些话都是对的,但也总会有一些观点让人思量不解,比如:读书无用。
大肆鼓吹这个论调的人,有一个流传已久的故事。
大意是同班同学,一个是班级里的第一名,一个是最后一名。
第一名用功读书,考上了重点大学,在大城市里生活打拼,被生活所累,最后也只是做了一个公司的小管理,总感觉不尽如人意。
而那个最后一名,早早进入社会,每天打工做零活,却有头脑又活泛,后来竟然成为了老板,自己做起生意,发家致富,腰缠万贯。
有人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读书无用,还不如早点开始打拼,早些参加工作,说不定会有更多的机会等着你。
一句读书无用,抹杀了想要靠着成绩来证明自我的那些人,更重要的是,将社会里的成功典型拿出进行论证,来推导出读书没必要。
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反比逻辑。
前段时间我认识了一位实业老板,他就没读过多少书,高中文化,早些年南下做装修生意,后来买卖越做越大,现在成为了富商。
和他聊起来,他就说,读书真的一点用都没有,如果当年自己只是知道死学习,按部就班上大学毕业找工作,就不可能能有今天的成绩。
我反问道,所以你就要劝自己的孩子或者是其他人不要读书吗?
老总笑了,那可不行,书还是要好好读的。
02
我们先来谈谈书这回事。读书到底有用吗?
这个问题我见过各种各样的答案。
如果我们把这个问题换一个角度来谈,或许更容易解答:读书有什么坏处?
读书当然有坏处。
因为我们可能没办法分辨清楚,什么书读来受益,什么书让人消极。
每个人对书的理解程度不同,所获得的理解层面也不同。
有些人喜欢看小说,尤其是悬疑科幻,但有人就嗤之以鼻,说那些都是哄人的鬼把戏。
有些人喜欢看鸡汤,但有些人遇到鸡汤就跺脚大骂,说鸡汤无非是煽动情绪的垃圾。
有些人喜欢看成功学,但有人跺脚指责这些书都是马后炮,根本没有任何的实用价值。
所以,在读书这件事上,其实和这个世界的万事万物都一样,都有利弊,各有所长。
读一本好书,你能够从那些字里行间里体会到作者的情感,从那些或真实或虚幻的文字中,体察到这个世界你从未感受过的细节。
一本好书,就是一个世界。
但读到一本烂书,味同嚼蜡的形容都是轻的,像是活生生吞咽了一只苍蝇,那股恶心劲儿能萦绕好几天,还白白浪费了时间。
一本烂书,就是一剂毒药。
但正如谁还不遇到几个渣男一样,谁还没读过几本烂书?不是读书无用,而是读烂书无用。
但只要读得越多,就越能够快速地分辨出自己想要读到的是什么,能够真正规避掉那些自己不需要的书,提升自我的鉴别能力。
关键不是读书出了问题,而是你总是遇到烂书。
渣男永远存在,只要自己别遇到就好。
烂书永远都有,只要自己别读到就好。
03
说完了书,我们再来谈谈,总是鼓吹“读书无用”的,到底是一些什么人。
第一种人,可能是自己没有读过几本书,虽然成绩不佳,但运气却不错,也取得了不错的成就。
这样的人参加某些老友聚会时,会格外突出,说话粗声粗语,动辄就说读书无用。
因为他自己就是最好的证明,没读过几年书,却能够出人头地,并且喜欢以金钱和地位来作为成功的唯一标准。
他们总爱说:读书有什么屁用。那些个本科生研究生,不照样得给我打工?不照样找不到工作?
第二种人,是确实读过很多书,有非常漂亮的履历,受过良好的教育,从小一直都是别人家的孩子,是他人羡慕的形象。
但是,这世界怀才不遇的人太多,有才华的人也太多,他们总是调侃:一个广告牌砸下去,20个人能砸住10个本科生,还有6个研究生。
他们的能力暂时没有被社会认可,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期望中的回报,眼看自己的同学成为了老板,心里的不平衡开始油然滋生。
他们总爱说:瞧我读到了博士又如何?照样买不起房买不起车,还不如那个谁谁早点去做生意,说不定现在什么都有了。
简而言之,一种人没有通过读书的途径最后获得了成功,于是说读书无用。另一种人通过读书的途径没有成功,于是说读书无用。
看似,读书的未来都被掐死,无论怎么读,最后都不会有好的结果。
网上还有许多故事,大谈那些国外优秀的企业老总,都是半途肄业之后成功,比尔盖茨没有毕业,戴尔没有毕业,乔布斯没有毕业,中国当然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于是,太多人拿着这些故事来告诉大家,读书无用,挂科无所谓,毕业证也无关紧要,甚至连高考都无所谓,反正将来你有的是机会飞黄腾达。
也有一个很常见的观点:社会不看学历,社会看的是能力。
听起来好像没错。
但有一句话说得好:不是读书无用,而是你无用。
04
自古常言: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这是宋朝的皇帝赵恒所说的名句,但有些人却不以为然,事实很明显,读书不能找对象,读书不能买房子。
但是,读书能够让你成为一个越来越低的人,也是作为普通的你我最为大概率的一件事。
有一个观点,叫做“统计学偏差”。
它所在谈的,就是逻辑统计上的一个漏洞,简单来说,就是我们所看到的事实,是经过筛选考量之后得出的逻辑,但这个结果却忽略了绝大多数的普通案例。
我们见过传奇,没有按部就班读书却能够成为别人仰慕的成功人士,但之所以称之为传奇,就是因为他们的身上一定存在着某种偶然性因素,而它是真正决定传奇的关键点。
所谓的倒推反比,正是忽视了这种偶然性,将它说成了必然。
没有人可以随便成为成功者铸造传奇,那些站在风口浪尖的人,看似仰望着芸芸众生,其实也承受着高处不胜寒的艰难。
虽然看似没有经过读书就可以得名得利,但却不能说成功者都是不读书的产物,反过来推导读书无用的论调。
那些人,只是成功的幸存者,是偶然,是世界上六十多亿人的几十个而已,你可以把他们作为你的榜样,却不能用他们来推导任何普世的读书观。
一句很现实的话:那些不依靠学历就能够成功的人,一定是自身有比学历更加不可替代的能力和天赋,但我们普通人效仿却无济于事,顶多只能做到辍学这一点。
学习确实不代表一切,社会更多看中的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但这不能证明学历不重要,读书没有用。
我们要注重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培养,但也要看到谈论“读书无用”背后的狭隘和局限。
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既没有过人的天赋,能力也属于中上游,胆量也不是超群,如此普通的你,想要活得好,参照的模式不应该是“读书无用”的偶然,而是选择更大概率的途径。
这种大概率,就是读书,就是学历,就是你通过读书和获取知识来改变你的命运。
学历是敲门砖,是第一步,读书也能终生受益,成为你的良师益友,让你变得更加温和、谦虚、不放任自流。
读书不是给你金钱和成功,读书是让你明事理,让你推开新世界的大门。
读书是你的眼,你的手,你的脚,你的心。用书去观望世界,去触摸真假,去丈量距离,去感受生命。
你可以不读书,但别嘲笑我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