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赎》里有一句话:怯懦囚禁人的灵魂,希望可以感受自由,强者自救。
1.
不管是职场还是生活中,都不缺乏“始于兴趣,陷于烦琐,终于困难”的人,这句话很贴切的形容了很大的一部分的频繁换工作的人。
我们在职场里,这种情况尤为常见,我也见过不少这样的人,这样的人往往都是不安于现状,与此同时的还带着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我还没有找到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似乎只要还没有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就不需要付出自己的努力和投入,得过且过就可以,那么的理所当然。可是,真的是这样的吗?
我遇到过一个小朋友,年龄和心智都还很低龄化,一年下来换两三个工作,每次换工作,中间辞职后到再次工作前的休息时间加起来,一年的时间中算下来,休息的时间比上班的时间还长,而他每次都有很正当的理由。
“你不知道那个老板有多过分,在他手下没办法做事的……”
“每次都要加班,又不给加班费,我是干不下去了……”
“老板老是说到又最不到,每次说好了到最后都说自己没有说过,直接赖账,真不要脸……”
“这份工作一看就是没有前途的,不能浪费小爷的时间……”
诸如此类的说辞,层出不断,反正都是有问题的,问题都是出现在别人身上的,都是因为别人的问题,自己才做不下去的,从来不在自己的身上寻找问题,这个问题换个角度就能发现他的不合理之处,一个人,如果是一份工作做不合适,两份工作也不合适,也不可能份份工作都不合适吧?难道他真的运气这么“好”,天下间的坏老板都让他碰上了?
且不说他的运气问题,就先说他这么做的后果,而这样的后果是什么?
没有工作意味着就没有收入,所以,就很理所当然的找父母要钱,问他姐姐要钱,今天问这个,明天问那个,问完一圈再来一圈,就这样,浑浑噩噩的度过了几年,还是没有任何的存款,在职场上,也没有学习到任何有用的技能,说白了,还是啥都不会,又不肯花时间去学习新的技能,性格上又不能好好融入工作环境,只能不停的换工作,靠着父母、姐姐的救济活着。
没有一个人是天生欠一个人的,以前在网上看过一句话: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觉得很有道理,而他的任意而行,代价是让没有多少收入的父母,生活更加拮据,只能问女儿要生活费,女儿不仅要负担自己的生活,还要承担赡养父母的责任,还要时不时地替自己的弟弟收拾烂摊子。
也就是说,他的轻松随意的日子,完全是建立在,踩在姐姐的肩膀上,把负重前行的担子全都丢给了姐姐,才有了他的潇洒。
2.
老实说,我一直都觉得作为一个成年人,是应该做到为自己的言行举止负责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我们能做得到的就是不打扰别人的幸福。
从前面一个例子里就能发现,很多人都觉得是事情是应该有了可能才是做的,也就是要确定有回报的,才会付出努力,可是,这样的想法本来就存在问题。
如果一开始就能看得到结果是好的,那也轮不到你了,毕竟,大家都不傻。
英国的管理大师查尔斯·汉迪在《思想者》里说过:“成功的人生并不是在行动之前就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恰恰相反,只有行动、实践、质疑、再次行动,你才能发现自己是谁。”
就像文章开头的那句话:始于兴趣,陷于烦琐,终于困难。
每一份工作的开端,都是因为感兴趣,却因为日复一日的繁琐而厌恶,所以在看不到前路的情况下,面对困难前力不从心的时候,就选择了放弃。周而复始,一直不断的循环。
做一件事不难,难的是做好一件事,难的是坚持做好一件事。
可是,如果一碰到问题就逃避,那么,给你十年的时间,结果还是一样的,还是只能通过逃避来解决问题,可是,问题不会因为你的逃避就不存在的,而面对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直视问题的结症,并解决问题。
这样的你,才不会惧怕任何的问题和挑战,不管是什么时候,迎难而上看起来都是很艰难的,然而,事实上,可贵的是拥有了这种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当你能做到,在你面前任何的难题都不是难题时,你才能做到开挂的人生,做任何事情都有困难的,难得的是那个迎难而上的精神,;而一开始选择一条看起来不难的路,未必就是就是简单的,恰恰相反,可能是一条最难的路。
前者在前期遇到困难时就学会了解决,年纪越大,经历越多,收获越多,越不容易被击垮,得到的是苦尽甘来,和更大的格局;而后者,凭着小聪明和侥幸的心理,靠着逃避问题,过着一辈子庸庸碌碌的生活,格局越来越小,过着承担不起任何风险的日子,一旦有个天灾人祸,就是致命打击。
年轻时偷的懒,老来之后就很容易引起中年危机,该吃的苦,一样不会少,越是最后,利息越高,抱着侥幸的心态,最后的结果不见得美好。
莫艾姆说过:“极速流逝的时间,一去不返的时间,是人最宝贵的财富,如果把它虚度,那是最大的挥霍。”
懂得珍惜时间的人,才能赢得时间的尊重和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