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页:学习者心态
R原文
摘自图书:《改变提问,改变人生》
片段
就在那段时间,有一天,我和萨拉与斯坦和亚历克莎共进晚餐。我们当时在讨论学习者/评判者材料,亚历克莎就鼓励斯坦去质疑一下自己的假设,再用转换问题来评估一下他的投资策略。她建议斯塔用‘ABCD选择法’来考虑这件事,就是我之前说要告诉你的那个工具。斯坦答应试一试。这一试之后的效果令他非常震惊。ABCD选择法是这样的
ABCD选择法
A(Aware)——觉察 我现在是处在评判者状态吗?这样有用吗?
B(Breathe)——深呼吸 我是否需要退后一步、停一停,用新的视角来看这件事?
C(Curiosity)——好奇 究竟发生了什么(我、其他人、事情本身)?我遗漏了什么?
D(Decide)——决定 我的决定是什么?我选择做什么?
整个这件事让斯坦停下来思考,真的就像一记警钟一般,令他醒觉。斯坦的评判者思维差点让他损失巨额财富,他意识到其数额之大后,跟我说,他现在总在用ABCD选择法,ABCD选择法已经成为他自我教练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他甚至开玩笑说,他已经开始把那几个问题固化在大脑中了。如果他当初不是率直地接纳并观察自己评判者的那一部分,而是拼命将它推开,这一切都不可能发生。要用ABCD选择法,就要从觉察和接纳开始,然后在此基础上继续前进。斯坦可真是收获颇丰啊!
【I】
(what)评判者转向学习者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让自己变得更理性,看待事情更客观、更全面,帮助做出正确的决定。
(why)评判者是比较情绪化的,愿意给事物定性,给人贴标签,使大脑不能够理性的思考问题,导致的结果往往是不尽人意的。而学习者是理性的,谦虚的,容易和他人达成共赢局面。所以我们要培养自己从评判者转向学习者。这样更容易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决定,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how)评判者转向学习者的方法:
A(Aware)——觉察 我现在是处在评判者状态吗?这样有用吗?当我们这样问自己的时候,说明我们开始觉悟,对自己的行为有思考和意识。开始是最重要的。
B(Breathe)——深呼吸 我是否需要退后一步、停一停,用新的视角来看这件事?这里的深呼吸,不是单指表面意思。是指让自己冷静一下,平复心情。
C(Curiosity)——好奇 究竟发生了什么(我、其他人、事情本身)?我遗漏了什么?开始理性地梳理整个事件,查找漏洞。
D(Decide)——决定 我的决定是什么?我选择做什么?在理性思考后,给出自己的决定。
(where)当他人交流时,不要急于给事物定性,给人贴标签或下定义。可以按照以上四步想一下。当和他人发生矛盾的时候,更是要想一想自己是评判者还是学习者。
【A1】
我来到保定这个城市已经有3年时间了。第一次来保定是在2014年4月份,那时这里的天气还比较冷。我一个相亲对象打算在这里定居。朋友劝我多了解一下,就来到了保定。但是,保定这个城市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脏、乱、差。我回到北京后,就直接和相亲对象表明了,我们没有必要进一步发展了。我不喜欢保定,以后也不想去那里生活。
反思:当时在保定就呆了一天,轻易给这个城市贴了一个标签。致使来保定的前一年也不认可这个城市。要用至少两年时间才对这个城市改观。我也兜兜转转,3年后和当时的相亲对象一起定居这里。想想当时自己就是一个评判者,(觉察)如果当时再冷静一下,在保定多停留一点时间(深呼吸),多去了解一下这个城市(好奇)。可能会做出更理智的决定(决定)。可能不会几年后才给他第二次机会。人生的进程可能会加快。
【A2】
目标:锻炼自己做一个心态平和的人,通过练习使用ABCD法,在一个月内不和家人争吵或发脾气。
行动:
1. 在要发脾气的时候,想一下ABCD,感受一下自己的情绪,想想自己此时是一个评判者吗?
2. 让自己冷静下来。可以看一会电视或者玩一会手机。
3. 再反思一下事情的经过,想想对方的好处和自己的不足。
4. 再找对方认真地谈谈,消除误解。
惩罚:如果有发脾气,就惩罚自己读一本书。如果成功就奖励自己吃披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