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好朋友月儿向我诉苦:13岁的儿子小星太不听活了,不爱学习,一心想打游戏,现在还发展到拒绝和父母沟通,不和父母讲话已经快两个月了。
感觉到月儿的焦虑,也挺为她着急的,就找了个机会,邀请她们一家人和我们家一起郊游、爬山,通过和小星的接触,我发现:孩子不是月儿想象的那么难以沟通,只是月儿和她的先生暂时还没有找到用爱与理解和孩子沟通的密码。
有一个人,他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沟通的密码,他,就是人本心理学家罗杰斯的得意门生卢森保博士。他曾在著作《非暴力沟通》中郑重地写道:“我相信,人天生热爱生命,乐于互助。可是,究竟是什么,使我们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以致互相伤害?又是什么,让有些人即使在充满敌意的环境中,也能心存爱意?”
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可以找得到一种好的沟通方式的,它可以打开爱与理解的匣子,你可以依照它来谈话和聆听,不再条件反射一般粗暴地对待他人和自己的感受和愿望。
首先,我们来看,是什么让我们和孩子沟通不畅,忽视对方的感受和需要,最后导致彼此的疏远甚至是伤害呢?这是因为那些错误的沟通方式粗暴地破坏了家长和孩子交流理解的桥梁。
一 、轻易评判。家长们往往会习惯性地给孩子身上表现出的那些自己不认可的行为表现下定义。
比如小星告诉我,有一次他正在读刘慈欣的《三体》这本书,爸爸走进来毫不客气地把它夺掉,训斥道:“你为什么不看我给你买的《牛奶经济学》?你现在看的书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对学习一点帮助都没有……”试问:你怎么知道你让孩子看的书就是真正有用的?《三体》你都没有看过,哪里来的自信将其贴上“啥用没有”的标签呢?
小星说,爸爸认为,要看就看能提供升名校面谈时考官会问的问题的那些秘籍,别的闲书不要看。什么叫闲书?家长对所谓闲书的评价完全来自于他自己的价值观和需要,根本没有考虑孩子的感受啊,这公平吗?
表达时应先说出你的感受,讲述事实,提出具体的要求,而千万不要去评判。
带着情绪的评判会像秋风扫落叶似地刮进孩子脆弱的心。再如家长在孩子考砸了时会说:“怎么考这么差!?”你这样的话让孩子怎么接?!
评判容易,共情难。你没有找到孩子的情感需求,只是在发泄情绪,并让这种评判似一把双刃剑刺伤孩子,也刺伤自己。试想,你让孩子不爽的时候,你自己爽吗?NO!你早已被不解、挫败、悔恨打击得灰头土脸了。
二 、和人比较。教书多年,我听到孩子们对家长最多的吐糟,除了“要成绩”,就是“和别人家孩子比较”这一点了。
比较也是评判的一种形式,我们生活中见过太多的比较,如果你真的想过上悲惨的生活,就去与他人比较吧。和邻居家孩子比懂事让孩子讨厌你、和班里分数最高的同学比成绩让孩子抬不起头、和学校才艺小明星比奖牌让孩子无语……数不清的“比较”蒙蔽了我们对孩子对自己的爱意,不知不觉中,你在孩子的心目中变成了一个贪得无厌又讨厌的大人。
三 、回避责任。一个悲催的大人,他往往意识不到自己是自己的主人,却总在说孩子最不爱听的“不得不”和“你让我”。
比如家长常说:“有的事我是身不由己,工作上必须努力赚钱,孩子身上必须严抓死守……”我们会把自己扮演得又伟大又委屈,还会不时将自己的情绪带到家里,像乌云般笼罩着整个家庭。
小星告诉我,爸爸妈妈很辛苦地挣钱,工作压力很大,他知道的。但是他们总是绷着脸,还会莫名其妙地发火,让他无所适从。他宁愿家里没那么多钱,不住大别墅,但是父母能多一点时间陪伴他,多相信他,多一点笑容。
我们不能选择做什么事,至少我们可以选择做这件事的态度。没有不得不,只有我选择。在做的事,如果发自内心,不会感到累;只有不愿情愿意的做,才会累。
你从来没有体会过快乐地学习,所以理所应当地认为孩子就应该像你辛苦工作一样地“苦学”。可惜的是,这真的只是“你想”,孩子并不买帐。
四 、强人所难。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往往暗藏着威胁,这意味着如果不配合,他们就会受到惩罚,这是自以为强大的教育者常用的手段。
比如威胁孩子:“你再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再考这么差,暑假一天也甭想玩!”——这种方式的基础是性恶论,源自等级社会或专制社会,同时也支撑着它们。
说了这么多,如果对号入座,相信为人父母者,都会多多少少感到脸红吧。犯这样的错,是许多父母生活中的常态。那么,我们如何找到用爱与理解沟通的密码呢?
一 、学会观察。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说过“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先仔细观察正在发生的事情,并清楚地说出观察结果,切记不要随意地做出评判。也就是说,“讲事实”,而不要“讲观点”。
比如孩子作业完成得晚,晚上九点半了还没有及时完成,我们不能直接说他经常拖拉、爱做小动作、没有责任心、不自律、没有时间观念,而只应陈述问题本身——未及时完成而已。
如果我们习惯于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孩子听到批评,马上会做出应激反应,这样的沟通不叫沟通,是还没能形成沟通,就带来了破坏力。你可以想想,你自己听到指责时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是马上改正?绝对不可能。
二 、体会和表达感受
体会和表达感受也是我们和孩子沟通的必备技能,想要和孩子实现心与心的交流,就必须俯下身子,更清楚地和他们表达感受,从而使沟通更为顺畅。
想法和感受是不一样的,当我们说“我觉得”时,常常并不是在表达感受,而是在表达想法。
把你的真实感受说给孩子听吧,“动人心者莫先乎情”,相信真情实感的表达,一定能让你走进孩子的心灵。
三 、耐心地倾听和反馈
想要沟通,必须先在情感上抚慰孩子。最好的抚慰往往不是提建议或表达自己,而是放下自己的想法和判断,全心全意地体会孩子的心。
比如有一天,我女儿照镜子时说:“我的腿粗得像火腿肠一样,唉,班里那些女生为什么会有那么细的腿啊!”我想也不想地就说:“胡说!怎么可能呢?你的腿一点也不粗好吧,你想多了!再说,现在正是学习的时候,关心啥腿粗不粗。”结果,女儿很不高兴地看了我一眼,一声不吭地出门了。
这就是真实发生在我身上,让我后悔不已的无效沟通——我的安慰完全不合时宜,也许,孩子只是希望我留意她的感受。或许,我当时只需要和她说:“坚持锻炼好多天了,还没达到你想要的效果,你有点失望对吧?”
后来,我才了解到,我们并非南方人,家族遗传的骨骼比较粗大,而南方的女孩相对来说骨骼纤细,女儿还小,她会因为这一点而对自己的身材不满意,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一个青春期的女孩,身边全是小细胳膊小细腿、身材比她好的女孩,她也有爱美的需求,会觉得自己不够美,这是多么正常。
另外,在倾听孩子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后,我们可以主动表达我们的理解。
要注意,给孩子反馈时,我们的语气十分重要。孩子是非常敏感的,他会留意你的话是否暗含着批评或嘲讽。只有通过我们的语气意识到我们是在体会,而不是在下结论,他们才不会产生反感。
四、培养对自己的爱。
只有爱自己,才能更好地爱孩子。这可能也是常常被我们忽略的事。
在我们的语言中,有一个词极易引起羞愧和内疚。我们经常使用它来打击自己。这个词就是“应该”,也就是“我应该早点知道”或“我不应该做那件事情”中的“应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主动根据需要和价值观来选择生活。比如:
第一步:列出自己不得不做的事情列一个清单。
第二步:列好清单后,你把这些事改成因为你选择做它们,而不是因为你不得不做。在你所列的每个项目前,加上“我选择做”。
第三步:填写做那些事的理由:“我选择做,是因为我想要。”你在思考这个问题时,也许会发现自己行为背后的价值取向——你在生活中看重什么。这样即使困难重重,你也会在价值观的支持下欣然前行。
谁没在陪伴孩子成长的道路上走过弯路呢?谁又敢保证自己在教育孩子时从来不犯错呢?我们不是天生的圣人,在生气时我们天然地就会埋怨、批评、指责、挖苦、嘲笑孩子,有时候甚至打骂、侮辱孩子,只是,我们必须认识到,如果不改变,你只会把自己的生活搞砸。
让我们记住这个用爱与理解沟通的密码吧:“我观察到……我感觉……是因为……我想要……”请你试着在每个关键时刻都深吸一口气,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再套用这个公式,真诚地倾听、反馈,相信你会发现:和孩子沟通真的没那么难,你的人生境界也许变得豁然开朗。
更新观念,掌握密码。刻意练习,熟练运用。相信,哪怕是孩子关上了和你沟通的大门,你也一定能再次打开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