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看电影的侧重点不同,思考的角度也不同。好久没看电影,今日忙中偷闲看了《米花之味》,若有所思聊以几句。
关于这部电影,我所关注的是这几个点:
一是主演英泽。多数人看电影往往被偶像吸引才去观看,而我在这部电影中,是看完后才被剧中人物真实身份所惊叹。百度是这样介绍主演英泽的:“生于北京西城皇城根下一个古朴的四合院,作为红色家庭的新生代却没有接受传统的教育,幼时定居香港,6岁回北京读书,15岁独自一人远赴英国求学。大学本科以当届社会政策和犯罪学毕业生中唯一亚洲人身份毕业于被誉为世界政商精英摇篮的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随后,英泽又在美国哈佛大学进修哲学研究生课程,并以论文满分的优异成绩拿到学分。在上大学之前,英泽对自己的人生规划是联合国、国际法庭这种国际组织。但是当她经历了东西方文化的冲击和社会的变迁,却发现内心深处似乎有着更加强烈的创作欲望,因此选择了创作和电影来表达自己对现实的思考和人性的挖掘。”人物真实身份到此本就不简单,再一对比,她为了能够在剧中更好地饰演单亲妈妈“叶喃”,提前四个多月进入拍摄地体验生活,整日与当地人“亲以日常”。每天在烈日下暴晒,晒成当地黝黑肤色,真正走进人物内心。剧中有着黝黑皮肤的“叶喃”让我以为就是本地人,看完电影通过剧中人物和真实人物比较,着实令我惊叹。
二是拍摄地。通过剧中某些场景,拍摄地应该在云南省临沧市沧源县傣族聚集地一带。八年多前曾去过沧源,停留至今的感觉——民族地域风情浓郁,路人皮肤黝黑,话语豪放,随处可见金塔缅佛影,随风可听金钟声。影片归为乡村剧情类电影,观后认为比《山楂树之恋》拍摄风格少了些唯美,比较纪实类电影少了些乏味,编剧和导演在以“乡村电影”题材拿捏恰到好处,温火适中。
三是剧情结构。百度是这样说的——“讲述了外出务工的母亲返回家乡后与处于叛逆期的女儿之间由陌生、疏离到互相理解的故事 ”。可剧中所表达的远不止如此。在我看来,电影想传递以下信息。
首先如度娘所说,和关注留守儿童这一话题有关,剧中的“喃杭”是留守娃儿,和“啊公”生活在寨子,英泽饰演的单亲妈妈“叶喃”外出多年回来,当见到女儿喃杭时,女儿并没有表现出对妈妈的思念,而是疏离和切实的陌生。随着剧情的推进,你也只能感受到“互相理解”,这也是剧中传递出来值得思考的东西。剧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喃杭带着妈妈买给自己的巧克力,要求林老师给自己调换座位,“林老师,这是我妈妈给我买的巧克力”“哎哟,太阳从西边出来了?”“不和我对着干了,看来有人管你了,你妈妈回来了?”“恩”“现在才回来,有什么用啊”。喃杭因长时间处于留守,叛逆情绪是严重的,林老师的一句“现在才回来,有什么用啊”更是道出老师对待叛逆留守儿童的无奈和留守儿童的“孤独”世界。此后喃杭所经历的“不给玩手机”“打大嘴”“偷寺庙里的钱”等事情,更加贴切的刻画了一个无比叛逆的留守娃儿。喃杭的行为导致了叶喃责怪其阿爸没有在家教育好,想带喃杭到城里读书,颇具古时“孟母三迁”和现实中“调皮即转学”寓意。
其次,是民族与宗教问题。影评说此电影在处理民族和宗教问题上恰到好处,我也是赞同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宗教信仰是会有的,并且“程度”较深。剧中喃杭有一好友叫“喃湘露”(同样是留守娃儿)得了肾衰竭,病情较重,林老师到其家中,镜头一转,出现了“神”为其“叫魂”的画面,一老者道“等叫完魂再去(ke)”,镜头再转,便是喃杭偷钱后坐在警车里,路上遇到的,是林老师骑着摩托,用“布带”“捆着”喃湘露去医院的路上。随着剧情的发展,知其病情太重,已经错过最佳的治疗期,只能靠药物维持生活,旁人在想募捐的法子外依然劝其请求山神“叶拼啊婆”,当山神被请到喃杭家中时,众人想请求山神为喃杭和喃湘露“驱邪”,山神坐立在前方,众人虔诚跪拜,山神吃了米酒米花后,说道“你们这个米酒米花都不好吃,味道怪怪呢,变味了”“给是你们往地里面放了些什么嘎”......“你们在山里面做了些什么,我都晓得,你们求我办的事,我办不到,我只是一个小小的山神,我办不到,你们应该祭拜石佛去”,此时,一个具有讽刺意味和“现实”的画面来了:山神突然道“哎,小心点,不要碰到我的大白马啊”,众人附和“小心有马小心有马”,此时正值叶喃回到院中,惊讶道“马在哪点儿,马在哪点儿”,山神回话道“就拴在大门口中间,一匹大白马”,众人也随着再次附和,叶喃急忙退让,绕道而行。此后山神指引众人在泼水节时祭拜山神,随后醉酒晕倒,随着山神的“指引”也就有了影片结尾“舞”的片段。
第三是折射留守儿童的困境,随着以上剧情的发展,喃湘露的父母在喃杭的“魔术”下回到家,只有喃湘露和父母茫然的对望,并没有出现相拥而泣的场面,也没有话语,单纯“相望无言”。悲情不予表露,喃湘露终究随病痛离开了人世,寺庙外,众人说“喃湘露这个娃娃,这就是她的命,但愿下辈子她能脱生到城里人家”,喃杭随妈妈从寺庙走出,说道“妈,我不相信喃湘露死了,想象不到,我也感觉不到悲伤”,妈妈回道“我也感觉不到”。作为一部乡村题材的剧情片,在关注留守儿童的问题上,以“死亡”来激发观影人的思考,我想,影片背后也是作了考量的。
第四,“舞”,这是影片的高潮,也是最静谧人心的画面。跳舞前,再次出现了“米花”——喃杭和妈妈在土灶架起的大锅中“炸米花”,喃杭问道“妈妈,我们为佛祖跳舞,佛祖给会保佑喃湘露”,妈妈答道“那要看你的心,你给想跳舞,那你心里面有佛祖,佛祖心里面也才有你”。随后,众人相约祭拜石佛,可“佛”休息,不予接见。众人道“既然来了,在哪里跳舞,佛都可以看见”,众人吆喝起舞。喃杭和妈妈则单独来到洞中,虔诚的跪拜后,随着涤尽心灵的音乐呈现出最美的一段舞蹈。
“山神”叶拼阿婆的“办不了”到佛的“不予接见”,可以说,在某些地域有着信神信佛的背景下,影片小心翼翼地传递着“神不是万能,佛也不是万能”的思想。
别说“留守儿童会得到锻炼”这样搪塞的话语,留守儿童,是现实中求生环境所造就,如何对待,随电影一样,考验着父母。
《米花之味》曾入围第74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获得首届平遥国际电影节新生代单元“最受欢迎影片”和俄罗斯索契电影节优胜奖,提名第4届豆瓣电影年度榜单“年度华语独立佳作”,同时也是第11届first青年影展入围影片、香港国际电影节和北京国际电影节展映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