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公众号 趠龙赩只
地坑院:在没有崖面或胡同等利于修建前两种窑洞的平面地区,人们利用往日的废涝池、自然坑洼以及认为修宅居住风水好而且出入便利的地方修建这种住宅。实际上,地坑院是黄土高原的群众在进入文明时代以后对庆阳古老“穴居”住宅最直接的发展和进化。这种住宅一般是在旧涝池或废坑的基础上开一大方坑,四壁开凿窑洞。大多三面挖凿窑洞,一侧开巷道,供上下通行之用。这种地坑院生活中最大的问题是排水不便,人们只有在院了中间挖一圆坑,以蓄渗院内的雨水。崖上多的护崖矮墙。这种庄子,为原区群众修建,比较费时费工,也容易遭受水灾。
除山区修建于半山腰的明庄有时有些特殊外,窑洞院落的基本形制是大体相同的。窑洞的外观为一锥圆型。由于各地土质不完全相同,自然条件的便利程序有别,加上劳动力和修建时间等因素,修建窑洞庄园的情况既是在同一地区也常常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院子的大小、窑面的高度、窑洞的数量和高深度等方面。地坑院窑洞庄院的长度一般在15米左右,深度在6米左右,宽度因院落性质、地形、地貌而差异较大。小的通常有十多米见方,常常呈座北向南的方向。在正面,一般修挖窑洞三孔,左右两边修相同数目或少于正面的窑洞,十分讲究左右之间的对称。出入通道多修建于庄院主窑的对面,通道所在的一面一般不修窑洞,修时也只是小于正侧三面许多的辅助性窑洞,如厕所,鸡、猪、牛、羊圈所。主窑(即正面的窑洞)一般略大于其他窑洞,大体为深6.6米左右,高3—4米,底宽3—3.3米。较大的院子有二十多米甚至几十米见方。一面挖窑五孔或七孔,能容纳几十口的大家庭居住。窑洞口用土坯或石块砌筑,留一门、两窗或三窗。窑内靠窗处建土炕,然后依次摆放简单的家具。用作厨房的一孔窑洞,也是靠窗建炕,临炕筑锅台、架案板、置放坛坛罐罐等等。锅台的烟囱必须通过土炕通过窑外或崖顶,这大概也是庆阳窑洞住宅有别于其它住宅的一个显著特征吧!
平原上地坑院这种特殊的自然环境和悠久的居住建造习俗,形成了这里独特的民居形式——地坑院,显示了黄土高原居住民俗传承的鲜明特色。
农家的地坑院一般长宽三、四十米,深约十多米,其建造方法是,先选择一块平坦的地方,从上而下挖一个天井似的深坑,形成露天场院,然后在坑壁上掏成正窑和左右侧窑,为一明两暗式结构,再在院角开挖一条长长的上下斜向的门洞,院门就在门洞的最上端。一般向阳的正面窑洞住人,两侧窑洞则堆放杂物或饲养牲畜。地窨院里一般掘有深窖,用石灰泥抹壁,用来积蓄雨水,沉淀后可供人畜饮用。为了排水,在院的一角挖个大土坑,俗称“旱井”或“干井”,使院中雨水流入井中,再慢慢渗入地下。多数农家则在门洞下设有排水道,以免速降暴雨时雨水灌入窑洞。供人居住的窑洞上面多为打谷场,窑洞凿洞直通上面作为烟囱。
由地坑院组成的村落,人在百米之外往往不易发现,只有当你临近院子边缘时,才能看清其真面貌,所以有首民谣描绘它:“上山不见山,入村不见村,平地起炊烟,忽闻鸡犬声。”勤劳的农民在院里坡前栽种树木,地坑院被掩映在树木林荫之中,鸡犬之声相闻而不相见,人声嘈杂而影踪全无,是一种十分适合当地自然环境的居住形式。
庆城县驿马镇儒林行政村张廷芝家的地坑院,据了解该窑院从1962年开挖,窑院长宽各约20米、深约10米,加上窑体、甬道土方大约6000立方米,全人工开挖、人工外运土方,前后共用了8年时间挖成。
这是张廷芝家地坑院的入口,入口大门后面的椭圆形通道俗称“洞子”,供人们进出地坑院之用。
进入地坑院的通道口也是地坑院的大门。
这是一户典型的地坑院农家院落。
玉米丰收时节,地坑院里利用树枝搭架串上玉米用以晾干。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靠近城镇和公路边的“窑洞”、“地坑院”多已废弃,当地居民多盖起砖混结构房屋居住,这是位于庆城县驿马镇半明半暗的地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