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个妈妈的眼神,坚定而无畏!
考虑再三,还是决定用这个题目。原题目是“如果有人伤害你,妈妈揍死他”,但想到“揍死”两个字放在题目里显得过于暴虐难看,所以还是选择了这个强度不减但相对温和的题目。不过话说回来,在面对孩子被别人伤害致死的结果时,一个妈妈能想到的只能是干掉他!
影片中呈现了三个家庭,分别是受害者米尔德里德的家庭,警员迪克逊的家庭,以及警长威洛比的家庭。前两个家庭都是父亲缺失,一个是夫妻离异,母亲带着儿女生活,一个是早年丧父,儿子和母亲相依为命。警长威洛比这个家庭相对完整,但影片一开始就设定威洛比身患绝症,这个家庭即将失去并最终失去了父亲,最后只剩母亲和两个女儿,那么在失去了丈夫和父亲的庇护后,如果这个家庭受到了伤害,家里的成员受到了伤害,这个母亲也只能选择战斗。
在我看来全片很忙,死的很早,影响很深的警长威洛比,他在死后仍然发挥作用并且深刻地影响着其他角色的选择和故事的走向。他成功的扮演了丈夫、父亲的角色,扮演了警长的角色并受到全镇人民的拥护和热爱,并且在身患绝症不久于人世的情况下还抽空分身扮演了警员迪克逊精神上的父亲,和米尔德里德追凶路上的伙伴。当米尔德里德在看到小鹿出现时,不无绝望地说“是啊,依然无人被捕,我在想,怎么搞的,因为没有上帝,整个世界都是虚无,我们做什么对彼此都无所谓吗?”,说完又马上表达自己一丝尚存的希望。而警长威洛比和他的三封遗书,则恰好是整个影片中作为希望的存在,是上帝意愿的使者。
还有一个家庭是警员迪克逊的家庭,他妈妈前面两次出现都是和儿子一起抽烟酗酒,刷肥皂剧,给儿子出坏主意,但是最后迪克逊被凶手打伤回到家时,这个苍老、肥胖,有一些暴躁的老太太用尽全力哭喊,想要保护和帮助她的baby boy。是的,一个母亲带着儿子独自生活,把儿子抚养长大,送进警校当上警察,这中间的难可能只有她自己知道。看见一些评论认为警官迪克逊是妈宝男孩,但是从警长威洛比的遗书里我们可以看到,迪克逊早年丧父,他暴躁的脾气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要过早承担起对家的责任,和母亲相依为命。在警长写给他的遗书中,劝诫他要控制愤怒,大致的意思是你是一个好苗子,但是如果你不能学会控制愤怒,那么你也成为不了你希望成为的那种人。后来迪克逊在酒吧里偶遇凶手(片里没有明确说明凶手是谁,但是可以推理)的时候,你能感觉得到他的变化,在警局大火的时候他可能还需要从嘴里喊出冷静、冷静,来让自己冷静下来,但是现在他不需要了,他只是静静的起身出门,静静的抽了一支烟,然后转身进去给凶手表演了一个蹩脚的魔术,在被凶手暴揍一顿之后,回到家的第一件事是保存好取来的凶手的DNA,这在以前看来是完全不可能的,一个揍完黑人揍白人的暴躁警察,怎么可能做到。
警长自杀后,警员迪克逊曾有过一段内心独白“我知道,现在最好的,也是唯一能借以缅怀他的事,就是去干活,去当个好警察,像他一样考虑问题,做他天天做的事,帮助人们”,他确实在电影的后半段做到了。警长的遗书里写着如果迪克逊想成为一个好的警探,他所需要的不是枪也不是愤怒,而是爱。这些文字完成了对迪克逊的第一层救赎。当烧伤严重的迪克逊被推到病房,偶遇被他殴打致伤的广告人威尔比时,威尔比的友好向他诠释了什么是爱的形式,这完成了对迪克逊的第二层救赎。当他向威尔比表明身份、表达歉意,威尔比经历了短暂的内心挣扎之后仍然选择用橙汁和吸管向他输送了爱的内涵,这是对迪克逊的第三层救赎。三层救赎之后,涅槃。
最后来看看受害者家庭,离婚后妈妈米尔德里德带着女儿和儿子生活,女儿被奸杀后,只剩儿子和她,而这个妈妈是全片我最喜欢的角色,没有之一。她对发生的事总能快速的做出反应,她愤怒偏执同时坚定善良,她有着朴实的是非观,对于凶手,杀人偿命天经地义,对于吐血的警长和无法翻身的甲壳虫,她能立刻卸下铠甲,温柔以对。这种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是非观贯穿全片。
比如看牙医的桥段,米尔德里德好好的去看牙,但是胖牙医却不断用语言和动作暗示她,“我看不惯你,我可能要加害于你”,那好吧,来吧,滋滋滋滋~~~,结果胖牙医的大拇指盖被钻了一个洞,KO.。
再比如警长自杀后,米尔德里德开车送儿子去上学,车还没停稳就被一杯饮料扔在挡风玻璃上,停车下车,走到肇事者跟前询问“谁干的?”给你机会承认,但是你竟然说“不知道”,好吧,来吧,踹了两脚加一个眼神,三个小混蛋,KO.。
还比如当警员迪克逊以持有大麻为由把米尔德里德的黑人朋友逮捕后,她冲到警察局当面质问迪克逊,并一语戳破新招超过了迪克逊的脑容量和脑回路,而在背后支招的是他的妈妈,迪克逊当即语无伦次,只能目送米尔德里德嚣张的背影离开,KO.。
还有她和侏儒在餐厅约饭,偶遇前夫带着19岁的小女友,在离开前拎着酒瓶子走向两人,有人说她是去送酒的,也有人说是去找茬儿的,我更赞同第一种说法。因为她右手拿着酒瓶的同时,左手还拿着酒杯,对于一个每次做出决定都快速直接又无比坚定的女人来说,她没必要拿着酒杯来伪装自己的真实意图,所以她确实是去送酒的,送酒的原因是从19岁小女友嘴里听到的“怨恨只会招致更多怨恨”这句话,所以在转身离开时才会对着前夫抛下一句“好好对她”。还有最后,警员迪克逊打来电话告诉她关于干掉凶手的计划,她在接听电话时的眼神像是在做一个决定,那是一个妈妈的眼神,坚定而无畏。
影片中凶手出现了两回,第一回是警长自杀后在她打工的礼品店,砸坏了价值7块钱的兔子摆件,然后用恶毒的语言挑衅威胁她,我相信那一刻的米尔德里德肯定是有感觉的,作为妈妈她能直觉出站在面前的这个人就是杀害女儿的凶手。有一些人可能会觉得米尔德里德在片尾做出的决定太暴力,但我想说那可能是角色代入感的问题,这个行为本身可能并不正义,但是我相信大多数观影的妈妈们会懂她,虽然不赞同但是我们懂,当自己的孩子受到伤害时,尤其是这样极端的伤害,作为妈妈能喊出的只能是揍死他!角色的代入感,决定了你的利弊偏好,你的利弊偏好决定着你的选择模型。所以还是那句话,本人觉得看电影主要追求的是对剧情的体验和情感的共鸣。如果看电影的整个过程就是寻找蛛丝马迹分析剧情人物情感的合理性,那我建议你们去看《今日说法》或是《走近科学》。世界这么大故事这么多,每个人的遭遇如此不同,每个人生命的每个瞬间都在做出选择,为什么就不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可能呢?为什么不呢?
全片两次竖起广告牌,一次烧毁广告牌。
第一次竖广告牌,是在夜里,借着灯光,警员和竖广告牌的黑人发生争执,米尔德里德的愤怒和悲痛在暗夜滋生并向警长爆发。
第二次竖广告牌,是在白天,借着天光,女主和前来帮忙的朋友重新张贴,三块广告牌由警长自己掏钱让想念他的人借以悼念。
全片看完,感觉无比坚定而平静。
广告牌立着,警长自杀了,警员丢了工作,凶手仍然逍遥法外,生活仍在继续,正义仍然需要伸张,能怎么办呢,那就只能为愤怒重新找到正确的出口吧,边做边打算,边走边看……
“迪克逊,你确定要这么做么?”
“不确定,你呢?”
“我也是。” “我想我们可以边走边想。”
文章的最后,给大家分享一个温暖而干净的声音,来自徐十里。
感谢他的分享,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