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部动画短片《Alike》火遍了互联网,一上传到网上就获得了1200万的播放量。全片只有8分钟,没有一句台词,却获得了117个电影节的奖项提名,斩获64项大奖,引发了全世界父母对教育的深思。
短片讲述了一个很普通的故事,一个父亲在日常的生活中,怎么让孩子学会“正确”地生活;而在“适应社会规则”的打开方式下,孩子的童心逐渐消逝,失去了童年的本色和欢乐。
父亲最终选择用自己的改变去唤醒孩子,重新点亮孩子的彩色世界。
故事引发了父母对于教育问题的思考,对于“保护孩子天性”和“适应社会规则”之间该如何选择。
像所有的父母一样,父亲每天早晨就孩子整理书包,也装上了满满的人生期望。
顽皮的孩子快乐地玩耍着,憧憬着新一天的美好。
走在大街上,这是一个灰白的的世界,所有的人都如同行尸走肉一般奔波着;
突然,小家伙的眼神被一个小提琴家吸引了,他驻足在一片“绿洲”中,画面美好而动人;
小家伙情不自禁地跟着模仿起来,这时候父亲“啪”地把书包放到孩子面前,仿佛在说“好好读书才是你应该做的事情,这个人是被社会排斥的异类!”
孩子到了学校,父亲到了公司,晃眼一看,两人的处境莫名的相似,在社会化流水线的“工厂里”做着机械呆板的学习/工作;
受到小提琴家影响的儿子开始了艺术的“创造”,但同样受到学校老师的否定和“扼杀”;
在日复一日机械化的工作中,父亲渐渐地褪去了自己的“本色”;
只有在见到孩子,拥抱孩子的一霎那,才能恢复原有的快乐和颜色;
当孩子欣喜的把画作给父亲看,父亲的脸色瞬间“晴转阴”,对于孩子的“不务正业”他显得很不高兴;
敏感的孩子看到父亲的表情也倍感失落,泯灭了最后一丝希望;
日复一日,孩子还是会对小提琴家感兴趣,但每次还是被父亲拉走;
在学校和父亲的教导下,孩子开始按照要求临摹ABC,看似是教育的“成功”,但孩子的颜色也慢慢褪去。
循规蹈矩的儿子并不开心
幻想中的“展翅高飞”并没有实现,取而代之的是背上“沉重的束缚”;
父亲渐渐发现了孩子的不快乐,拥抱孩子的时候,发现一切都不一样了;
他终于发现了孩子的“心事”;
他决定带孩子去做他最喜欢的事情;
却发现那个拉琴的人也不在了;不知道最终被社会的规则“驯服”了,还是因为沮丧和失望而放弃了?
孩子失望极了;
父亲灵机一动,做了一个勇敢的决定,他毅然地走到那片“绿洲上”,模仿着小提琴手的姿势拉起琴来;
引来了无数路人“诧异”和“不解”的目光;
但父亲已经全然不在意这些,最重要的是孩子的眼里重新有了光芒,生命被重新照亮;
在教育的问题上,有四个字父母耳熟能详——“不忘初心”;
孩子出生的时候,我们对她们最初的期待就是平安健康快乐足矣。看到她们会笑、会走、会说话······每一点进步都让我们觉得满足。
而当孩子步入“社会”之后,我们的“育儿焦虑”就被“自然而然”地催生了,总会莫名其妙地担心孩子“输给别人”。培训班不上,人家的孩子都已经会英语演讲了;写作班不上,人家的孩子已经会吟诗作对了;成绩不好,老师常常敲警钟啊;名次落后,在学校里孩子也抬不起头来啊·····
不仅别人的孩子让我们焦虑,别人的父母也让我们焦虑;像邓超这样坚定“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也没关系”的父母,他们孩子的起跑线就是我们孩子的终点线啊。
谁不想当一个佛系的父母啊!
谁不想孩子永远拥有天真和童心!
可是现实残酷啊!
扪心自问,几个父母有底气说:
“孩子你成不成功,真的没关系。”
有资本有勇气给孩子的人生托底呢?
做父母真的很难,既要拥抱孩子的好奇心,给孩子生命的五颜六色,让她们的人生花样百出;
还要有勇气,不被现实撼动,坚定地去做自己认为“对孩子有益”的事,让她们活成“她们最好的样子”;
可谁又知道这最好的定义是什么呢?
如果孩子想要的人生和我们期待的不一样呢?
也许我们还要思考的,是那个对我们而言“以终为始”的问题:
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我们能不能接受自己的孩子拥有平凡的人生?
我们能做到相信孩子,用她们自己的方式,自己的生命能量,去打开世界的大门吗?
即使她们不成功,我们也不会因此责怪自己,责怪对方,接纳孩子的一切模样?
我们总是担心孩子做错决定,也担心自己做错决定。
又怕我们的“责任心”太重,“界限感”太差。
因为这始终是她们的人生,可我们又是她们的父母。
我们能做的有限,可又不能什么都不做。
也不知道做多少才是”刚刚好“。
我们能做的或许都是我们认为“最稳妥”的选择,但对于孩子来说是对是错呢?谁也无法预知,这是对父母心智和灵魂的一场无休止的考验。
教育是一场博弈,也是一场冒险。
教育是一种科学,也是一种艺术。
无关对错,只问内心。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你的每一次转发,都是对柚子妈的鼓励!
也欢迎你留言跟我分享你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