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活着》
2018年五一前后,怀着对余华作品的敬仰和对人生的一点浅浮的认识,我虔诚地阅读完了他的作品《活着》,脑海里还依稀记得小说里每个人物的命运。富贵一家、沈先生、龙儿、长根、春生、队长……在小说里每个人有了自己的归宿,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但主人公富贵可怜的一生正是《活着》最真实体现。
直到2023年国庆后,又一次想打开书再拜读一遍,阅读之余还是为书中人物的悲惨命运感到惋惜。看到富贵的儿子有庆,为了给县长的女人,也就是他的校长献血,被医生一点点的抽干了血,我再也看不下去了。
我有点愤怒的合上了书,给自己满满地倒了一杯酒,让那无色的液体穿透我的喉咙,直达内心的深处,一直在灼烧。我在思考,既然是写小说,为什么不设置一个稍微和谐一点的结局呢?这样的话读者是不是更容易接受?
我想起了余华在自序里的一句话:“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者揭露,他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这里说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后的超然,对善和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
是啊!如果余华的写作仅仅是为了发泄,控诉或者揭露,没有对一切事物的超然,没有对善和恶一视同仁,又怎能有《活着》这部小说呢?
我在想,世人都在用自己的眼光看人,看山,看水,看世界,而我又何尝不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到底是人生的第几层境界呢?不记得是哪里看到过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的对话,小和尚问老和尚:“师傅,顿悟前你干什么”?老和尚说:“砍柴,挑水,做饭”。“那顿悟后呢?”老和尚说:“砍柴,挑水,做饭”。“ 那有什么能区别呢”?师傅说:“顿悟前砍柴的时候想着挑水,挑水的时候想着做饭,顿悟后砍柴即砍柴,挑水即挑水,做饭即做饭。”
林清玄曾说过:“人浮躁是因为经历的事情太少,”整天胡思乱想,对未来没有方向感,缺乏一定的人生观。其实我们要做的是提升内心的修为,也就是让心沉下来,专心做好“砍柴,挑水,做饭”这样事。一个人经历的事情越多,便能安静的处理一些事。
“听过无数的道理,却仍旧过不好这一生”,这是人生的悲剧,不要因为道理浅显而不去实践。最深刻的道理就如同静水流深,看上去没什么大不了,但正是大智所在。
其实,这些不正是富贵一生的体现吗?活着是为了什么?这样的问题终归是一个哲学命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只有深陷于生命痛苦的人才能理解解脱的重要,没有体会过悲哀的困局,不会知道慈悲的必要。只有在漫漫长夜中啼哭过的人,才会有黎明前最灿然的微笑。
面对生活,这是对《活着》最好的敬畏!
写于2023年10月18日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