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处在联结状态。联结文化让我们习惯了随时随地收发电子邮件,一个接一个地参加大小会议,在MSN、Lync闪动的小窗口间不停的切换......
我们在复杂的多线程工作中不停地转换注意力,看起来都很忙碌,甚至在不自觉地享受这种忙碌。但这种忙碌真的能转换为生产力吗?
01
管理者普遍有一个误区:当工作没有明确的评价指标时,忙碌就代表着生产力。
如果你随时都在收发电子邮件,如果你不断安排、参加会议,如果你在不断回复MSN——所有这些都可以使你在大家眼里看似很忙碌。如果你在一个信奉“忙碌代表生产力”的企业工作,那么想要别人信服你的工作做得好,以上这些让你显得忙碌的行为就至关重要。
你把自己显得忙碌(哪怕工作效率很低),你就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你就可以随意指责那些显得不那么忙碌的人不够努力、工作效率低下、没有敬业精神。
然而这些理念已经过时了。知识工作并非生产线,从数据、信息中挖掘价值往往并不忙碌,也并非靠忙碌支撑。
很多时候,显得忙碌只是用忙碌包装自己的无所作为,用战术上的勤奋代替战略上懒惰。
02
最小阻力原则:在完成工作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明确的反馈和标准,我们倾向于采用当下最简单易行的行为。
为什么联结文化盛行,根据最小阻力原则,答案是因为简单。
联结文化创造一种工作环境:利用收件箱管理自己一天的工作是可以被接受的——欣然回复最新的邮件,其他工作则堆积一旁,同时还感觉自己的效率令人满意。
如果想要更加高效、有条理性地开展工作,你就需要采用一种更加深思熟虑的方式,学习高效的时间管理工具,理清下一步的工作内容、工作时长,这种方式是相对困难的。以《搞定》(Getting Things Done)中提到的任务管理法为例,它提出15元素流程图,用于决策下一步工作!简单地按照收到电子邮件的顺序开展工作要比这简单太多了。
再比如频繁召开的会议。这些会议往往使参会者无法保持专注,导致日程变得支离破碎。那为什么还要坚持呢?因为更简单。
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些例行会议是一种简单的人员管理方式、任务管理方式。他们不愿自己主动去管理时间和工作任务,而是让每周的例会迫使他们在给定的项目上采取一些行动,或者提供一种取得进展的可视幻象。
而更可怕的是,最小阻力原则受到度量黑洞的保护,少有人对其加以审视,它驱使我们远离深度工作,深陷浮浅工作中。
03
深度工作:在无干扰的状态下专注进行职业活动,使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此类工作能够创造新价值,提升技能,且难以复制。
浮浅工作:对认知要求不高的事务性任务,往往在受到干扰的情况下开展。此类工作通常不会为世界创造太多新价值,且容易复制。
以上是《深度工作》作者卡尔·纽波特对深度工作和浮浅工作的定义。想要迅速掌握复杂技能,将自己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提升到精英水平,必须依赖深度工作。
从以上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想要深度工作,需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无干扰的状态”,另一个是“专注”。
为了深度工作,心理学家卡尔·荣格修建了一座“塔楼”,塔楼里没有电,荣格定期在塔楼里写作,他的重要著作《心理类型》就是在这里创作出来的;比尔·盖茨每年给自己两个“思考周”,远离世事,深度思考与公司相关的重大事务;J.K.·罗琳在创作《哈利·波特》时远离社交媒体......
至于我们,想要达到无干扰的状态,我们应该摒弃浮浅工作,拒绝社交媒体,抓住关键要务,将80%的时间花在关键要务上。为了保持专注,我们应该拒绝碎片化学习,拿出整块时间,高度专注于单一任务,刻意练习自己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