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农谚:“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秋分过后,秋雨连绵不绝,这几天,几乎每天都有一场小雨,有时甚至夜里也下个不停。眼看快要到霜降节气了,农家的小麦仍多数没有播种下去。前天和昨天都是晴天,本以为可以晴好稳定,谁能想到,今天开始,竟然又滴答滴答下了起来。
说到霜降之前播种麦子,我禁不住想起来一桩陈年往事。
那是1975年深秋,那个天气形势颇有点今年的味道。直到快要霜降了,天气仍是阴雨连绵。那个时候,我正在淮北市相山公社做水利员,正随着公社的干部们下到各个生产大队,逐队检查墒情和播种进度。看到小麦种不下去,社员们着急,生产队的干部们更是着急。记得是在方顶大队,大队书记周方玉对前来检查的刘道轩副主任说:“我都快要急死了,雨这样下着,小麦就要晚了。明年的午收就成了大麻烦。”刘主任安慰他说:“晚得了秋种,误不了午收。尽量往前赶吧!”
随着刘主任,我们又来到董庄大队。支部书记刘大海则是另外一种风格:“刘主任,我看今年小麦要晚了。不过,我正在调剂麦种,争取多种早熟的品种,把时间撵回来。”同行的农业技术员老张,看了看正在下着毛毛细雨的灰蒙蒙的天,悠悠地说了一句:“困难多,办法也就多。你的想法有道理。我来帮助你联系,调剂早熟品种。”
话虽然是这么说,人还是很着急。霜降之前种不上小麦,明年的增产计划就泡汤了。我们辞别了刘大海书记,又赶到任井大队,和已经在那里的公社书记及主任等会合。虽然节气仅仅是寒露刚过没有几天,但天气已经有点冷。同时赶过来的公社其他干部们,有人已经悄悄戴起了手套。我们挤在任井大队的会议室里,听郊区过来的小麦生产技术员介绍天气预报和墒情分析,商量秋种的对策。
那时,市郊区的农业生产,已经有了一些简单的机械化。不过,机械在大田作业没有问题,田边地头及小块土地,就无法用拖拉机和播种机。经过一个下午的商量,形成了指导性意见:凡是能够人工撒播的小块天地,立即动手撒播;其他大田等待墒情好转,力争抢用机械播种。散会后,公社干部们各自回到包干的生产大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
第二天,太阳开始露出了久违的笑脸。放晴三天后,墒情允许,少数高地开始了播种。那个秋种的紧张程度,超过了以往任何一年。社员们大都是天刚朦朦亮便下了地,一直到晚间才收工;那不多的几台播种机,更是不曾停息。我当时的任务,就是骑着自行车,随着公社的陈望进主任跑各个大队,查看播种进度;同时,写点通讯报道,投给市广播站和小报。在中城大队,我们下到水沟里清沟沥水;在西城大队,那也是我的出生地,我和老农们一起登上播种机,查看播种的过程。虽然那个连绵不绝的秋雨耽误了播种的进度,但最终,我们在霜降后的第三天,完成了全公社小麦的播种任务,总算基本上没有误了农时。
那一年肆意的秋雨,真的把我们折腾的够呛。不过,经历了那年的连绵秋雨,我更加体会到了农耕的不易、农业的风险和农民的辛劳。今天早上,窗外又飘起了秋雨。距离霜降节日仅有不到一周的时间了,农家的小麦多数仍没有播种。听到那滴滴答答的雨声,免不了心生疑虑:今年,难道真的会因为秋雨误了农时吗?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