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清晨,我和改革上街,当步行到中心菜市场时,那路边飘过的一阵馄饨的香味激起我的食欲。我们走进去花二十元钱点了二个大碗,津津有味地吃起来!
吃到馄饨,我情不自禁地想到我的学生李勇的父母在老寒亭街上摆的那个小小的馄饨摊和那一碗碗精致可可的小馄饨和小刀面,那可是一辈子忘不掉的美食哦!
李勇父母的馄饨摊在六十年代未至七十年代未,在我的记忆中一直固定摆在寒亭老街道上。我记得对面就是寒亭老剧场和吴永忠的家,往上行应是老寒亭乡政府,往下行是一条小巷,巷口有个水锅炉,又称老虎灶。老桂羊肉馆便开设在巷子里面,这也是我们常常光顾的地方。
馄饨摊子其实是一副可以流动的馄饨挑子。一头是下馄纯的炉灶和锅,当年好象是烧柴的,锅是一口大的钢精锅。另一头是放置各种原材料的,如馄饨皮子,小刀面条,肉馅和各种各样调料品,底下是放置柴火的。当街还放置着一张让客人坐着吃馄饨的小桌和四条长凳子,很简单,很朴实。
那时的馄饨和小刀面都是手工撖制出来的,肉馅也是千刀万刀地切剁出来的,汤也是头天晚上用上好的当地黑猪肉骨头熬制出来的,均保留了原汁原味。
记得摊子上还有两个暖水瓶,旁边就是卖开水的老虎灶,一分钱一瓶。这样用开水下馄饨下面条也就方便快捷多了。
我和莉莉是这儿的常客,特别是莉莉,这是她上学的必经之道。早上如果中学食堂里稀饭馍头吃厌了,就上李妈家的馄饨摊上来。当街坐下,掏二角钱毛票子,让李妈下一碗馄饨或小刀面。
只见她先在碗里放上一点盐,滴上几滴酱油,洒上几粒味精,放上几段葱花,挑上一小撮猪油,舀上一勺浓浓的原汁高汤,再把锅中的汤汁烧滚,把现包好的馄炖下下去,滚上几滚便熟了,连馄纯带汤盛到碗中,倾刻清香四溢,令人垂涎三尺。
用勺子舀上一个,吹二下,放入口中,那皮儿薄薄的、软软的、柔柔的,那馅儿鲜鲜的,香香的,嫩嫩的,味儿美极了,令人回味无穷。如同鲁迅先生笔下的那篇《社戏》文中,在看完社戏的归途中,在乌蓬船里烧着偷摘来的罗汉豆,那种味儿是在特定环境下才有的,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有时我不在学校时,莉儿也照吃不误,只要和大妈打个招呼就行了,到时我自去结账。
一晃四十年过去了,我和改革及孩子们谈到寒亭往事时,还念念不忘寒亭的馄饨摊子和那一碗无与伦比的小馄纯。去年,我和景明胜老师去寒亭画文化墙,还见到李勇的父母,老夫妻悠闲地在河边散步,他们均为近九十岁的古稀老人了,还那么精神矍烁,思维清晰,老当益壮。我还和他们提及他家那美味无穷的小馄饨……
不知他们那副馄饨挑子还在否?我想完全可以放入尖舌上的中国博物倌中,当作文物保存起来,那可是当年老寒亭街道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