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滞后性指标指的是结果性指标,而引领性指标则更偏重于过程性指标,简单来说滞后性指标通常告诉我们最终会做到什么程度,当我们知道以后其实已经没什么好改变了,比如说:我这个月要从160斤减到150斤;而后者则是告诉我们在完成最终目标的过程中我们具体要做的重要行为或阶段性成果,意味着我们只要做好了这些,就会对滞后性指标有很好的撬动作用,同样以减肥为例说明,引领性指标就会更细化到每天做多少运动,或者是减少多少卡路里的摄入。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制定滞后性指标比制定引领性指标要简单很多,很多滞后性指标几乎是脑袋一转就能想出来,而制定引领性指标要考虑的元素则会更多,比如:基于滞后性指标设定的引领性指标究竟要细化到什么程度?
它与滞后性指标的关联性是大还是小,做到它以后对完成滞后性指标将产生多大的影响?
该指标是否是我们自身可以完全控制或由我们主导决定等等……
以上这些因素可能都需要我们进行思考甚至讨论。制定引领性指标的时候,我们不单要将其细化,还需要将它量化到我们更加可控的程度。
I:滞后性指标就是我们所说的结果,引领性指标就是我们所说的过程。我们要得到好的结果,就要重视过程。怎样重视过程?找到能够对结果起关键性作用的那几个关键点。这几个关键点的特征有两个,可预见性和可控性。可预见性体现在我们达到这跟关键点后可以推想到对结果的影响程度,可控性体现在我们是否可以细化或量化这个关键点。
A1:在对事的方面,我们完全可以采用这个方式。我参加21天目标达成营,需要每天用RIA完成章节输出并打卡(量化)。我在完成这件事的过程当中,最受影响的是我的情绪和心态,就有那么几天心情不好不想看书,不想写东西。处理我心情也是完成这件事的一个引领性指标。
A2:如何处理心情?客观事实→心态→情绪→行为→结果。所以处理心情的引领性指标是心态。比如,同样是上班迟到被骂,一个想法是领导针对我,另一个想法是领导关心我,这两种心态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情绪,一个是生气,一个是愧疚和感动。在这两种不同心情下做出的行为就不言而喻了。所以,我要坚持每天用AMBR处理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