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看完了《稀缺》,最开始是10月份在连云港住院期间看的,前后居然用了一个月时间。这本书很好,所以这两天又在看书中我画线的部分,温故而知新。
稀缺是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但经济学更主要的研究人与社会应该如何对实物稀缺进行管理。而这本书要揭示稀缺的心理学基础,并利用这一知识区揭示各式各样的社会现象和行为方式。 本书两位作者分别是行为经济学家和认知心理学家。
贫穷是最常见的稀缺的现象。与我们以及大多数政治家认为的不一样,穷人和富人在智力上并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差别在于穷人容易陷入稀缺陷阱,进而导致心智带宽窄化,进入了一种被作者命名为“管窥”的状态中,行为方式变的不理智甚至极端化。
不仅是贫穷,一切资源的匮乏都可能导致“管窥”效应,比如时间的匮乏,饥饿,疾病,婚变,等等。
作者在书中用大量的案例说明,引起严重后果的并不是稀缺,而是由稀缺引起的稀缺心态。以贫穷为例,穷不可怕,认为自己穷,以为永远无法摆脱才是最可怕的。
那如何能跳出逃离这种状态呢?
作者提出要拥有余闲。接地气的说就是要有“余粮”。或者说叫冗余。
但是穷的叮当响了、忙的不可开交了怎么可能有余闲呢?
一个是政府公司社区要能有这方面的知识,切实站在底层民众角度设计扶贫、救济、培训项目;公司给员工安排工作要能留有冗余;
个人的话要能觉醒,认识到当下的状态是可以改变的,调整好心态,强制储蓄,减少不必要开销,对于事项进行分类管理,重要紧急的事抓紧做,不重要紧急的事分类鉴别能不做坚决不做,重要不紧急的事安排好计划持续做,不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尽量不做或看心情选着做。
这本书结合《福格行为模型》学习,效果加倍。福格把一个人的行为划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动机、能力、提醒。
在这里就不展开了,有兴趣的可以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