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过完了二十五岁生日,年初的三个目标实现了俩,剩下一个明年再加油!一转眼,毕业两年半。回想起大四那会儿,看好朋友下国际象棋,我说:“哇,你竟然会这个?!”“不会啊!”他盯着屏幕继续道,“可是,不会赢还不会输吗?输多了自然就可以赢了。”回头看看自己,断断续续写了些小东西。写得不好,却也是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在了新闻这条路上。剩下的,大概就是坚持和不断地修正。留下此文,纯当是个标记,希望一年后,能有所长进。)
这一年里,采访过很多人,触电过纸媒,也发表过公众号,看过令人拍案叫绝的佳作,也遇到过一些作者夸张的文字被人圈出吐槽。每当这些时候,我都不禁想问自己,作为一名新闻人,我应该写什么,又应该怎么写。
我没有经过专业的新闻培训,应着喜欢文字的心情,断断续续摸索着干了大半年的新闻。之所以热爱文字,是因为它可以传递声音和温度。但渐渐地,我发现,基层新闻报道陷入一个奇怪的循环:谁写谁看,写谁谁看。甚至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眼里的新闻更像八股文,流于形式、注重口号。新媒体发展起来后,更有部分人为博眼球乱带节奏,用情绪牵着众人走。似乎没有人在乎它是否拥有生命力,也不在乎情绪泛滥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和影响。这在我看来,是背离初衷的。
最近万分有幸参加了一期新闻培训,在培训课上学习了新闻理论,也吸收了相关技巧。但更重要的是,这些曾奋战在新闻一线的老师,用身体力行和对待新闻的态度给予我的感动和指引,他们令我重新端详了写作的初衷,重新审视了手中的笔。
记得吴志远老师上课时说:“你们写的新闻,不要认为没有人看。你们就是一座重要的桥梁,你们手里握着的那支笔,更有着千钧力量。”课上他讲述了他早些年做记者跑农业线的故事,最初因为省里年年加大农业扶助资金力度,但虫害加重不说,收成更是一年不如一年。恰逢一封来自乡镇农技员信传到他手中,信中质疑为何到农民手中的钱不到应允的三分之一,随后他们从田间地头到乡镇市财政机关层层走访,剥茧抽丝发现上面拨的经费,层层在缩水。最终凭借“一位乡镇农技员质疑:‘以钱养事’,钱到哪里去了”的新闻报道,将农民的声音传到省里,从而引发了一场湖北省由上至下的农业经费规范使用问题的整治……
时至今日,每每想起他讲这篇报道时的场景,想起他从事农业报道那段时间,不到两年采写“三农”报道500多篇,我内心是一个大写的“服”字。溢于言表的崇拜之情涌上心头,我仿佛看到了一个新闻人的赤诚与执着,像个身着铠甲骑着战马挥舞战斧的战士,坚守在城门前。我想这大概就是为什么普利策会说,倘若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人就是船头上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不测风云和暗礁险滩,及时发出警告。
看到他们,我不由看向自己,那今天,我们又是怎样做的呢?回想起那些千篇一律的新闻稿和人物稿,好像只要说起一个人,工作优秀就是摆证书;工作认真就是夜以继日,白加黑五加二;工作辛苦就是一身病;牺牲奉献就是结婚不回家、老婆生孩子不回家、爸妈病重不回家。这类博取同情充斥套路的稿件凭什么打动观众?又有哪个战士真的愿意拿吃的苦,受的累,去换取大家眼泪呢?更何况过度用力的苦和累,凸显的从来不是牺牲奉献的伟大,而是冷漠和无情。看的人难受,被写的人心中更不是滋味。
写人的文章,却没有人情味,换名字就是另一个人的通用稿件,自然是不能打动你我的。可有人说,那这个人确实很认真,工作很优秀,为工作牺牲奉献了自己青春和健康,甚至放弃了对家人的陪伴。同样,他的家人也因此承担了更多的责任。可是,为什么写出来,却让人觉得硌得慌和莫名的矫情。
问题究竟在哪里?我时常想,我究竟要怎么写,才能让人们透过文字,触摸到那个未曾谋面的人,经历未曾经历的事?究竟要怎么做才能让大家摒除偏见,愿意聆听他们的声音,肯定他们的牺牲奉献?不仅如此,有时会觉得无事可写,有时写出来的文章味同嚼蜡。其实原因都一样,不过是不够了解,不够深入罢了。
坐在办公室里,想依靠着看看材料,打个电话问个情况。再勤快些,也不过是去基层找当事人随意提几个单薄的问题,以为凭借这些就掌握了所有的情况,以为这样就足以堆砌一篇像样的稿件。这些想法,我有过,甚至做过。无疑,这是愚蠢的。懒惰将会毁掉我的作品。没有触动的了解,没有经过思考的感受,最后得来的只是材料上的字,而不是一个立体的人。
有时大家不愿开口,或者不善言辞,问不到故事,我也会很愁。总不能编吧,况且,我没有编的天赋,想象不出来的场景和故事,我同样编不出来。但很多故事大家是不会拿出来说的,因为很小,小到不足为外人道,但是那些细节就像一个触发开关,一旦按下就会戳中你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就像飞行员的妻子告诉我:“我不愿意告诉别人我爱人的职业,大家只看到了光鲜,却不知道有多危险。”就像基层的电子员散步的时候想老婆孩子,说起儿子打电话:“老婆怀了二胎,想吃西瓜。儿子不想妈妈累着,主动帮妈妈拎。可是小孩子力气小啊,等回到家才偷偷给我打电话,哭着说爸爸啊,我真的拎不动了,哭着问我啥时候回去……”就像勤恳工作三十八年的老高工,领导岗位也好,普通技术岗位也好,撸起袖子就是干,问他为什么,他说:“哪有那么多为什么。不过是喜欢。”
加西亚·马尔斯说:“创作源于一个目睹的形象。”你“看见”了,才能写出来。这里的“看见”未必是身处现场,但你需要依靠其他的手段去还原现场。要知道,你“看见”,你的读者才有可能“看见”,你是读者们的眼睛,他们能否参与其中,体验往往来源于你,你愈深刻,他们愈加深刻。正因为要做到这一点,我们更要心怀敬畏,走近主人公的世界,融入他们,用他们的眼睛看,用他们的耳朵听,用他们的语言发声,把他们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我知道,距离这个目标,我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无论如何,我希望自己可以坚持。一路磕磕绊绊走来,有挫败亦有成长,有割舍亦有收获,有低沉亦有欢喜,心中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