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3 团队之大
在上一章的“项目”里,我们谈到做事需要流程、文档、规则,其实这些最终都是靠人。接下来,将按照一个团队从几个人逐渐变成一家公司的过程,来说说“团队之大”。
从几个人到一家公司
做产品的团队是如何从个人进化成一家公司的?这中间的各种职责为什么要切分?各种职位又为什么会出现?
第一阶段:类比大家在学校的经历:
最开始,一个人的时候,所有事情都由自己一个人搞定,这时候可以认为自己是这个产品的产品经理、程序员、测试等任何人,甚至自己就是整个公司。
后来,大家要分组完成任务,通常会分为“技术”和“非技术”类,强一点人都去做技术,简单地说等价于编程,而啥也不会的人就做非技术,类似于写文档。这里的文档人员就是将来公司里的策划、PD、运营等,但区别在于,多数公司里这类人员很强,很重要。这个差别的原因是因为学校里的作业,大多数是已经明确要做什么,而且不会有真正的用户,所以只要有技术强人实现就可以拿到高分了,所以策划的工作就变成了附属。事实上,决定做什么其实更重要,这不能不说是我们所经历的学校教育的一个遗憾。
再往后,就又产生了更多细分的职责。我们会发现“自己编程,自己测试”很难发现问题,于是把测试的事情独立出来,很多时候是随意地交给一些不懂技术的人去做。而原先的非技术概念也开始扩充,出现了专门做需求的人,他们会处理很多“对外”业务,即与客户相关的事情。而产品经理的概念,似乎除了编码的工作,都有可能去做……
第二阶段:就是相当成熟的公司了,可以分为商业、产品、技术、支撑四大块,几十人,甚至几百人的公司也不外乎如此。
公司大了,人多了,新的难题出现了,那就是——如何设计各种职位,让各种人(职员)与各种事(职责)互相匹配。大致思路如下:做任何产品,或者说公司需要做各种各样的事情,由于事情越来越多,而分工可以使效率提高,所以我们把要做的事情分解成了各种职责,比如开发、测试,再细一点,比如功能测试、性能测试——这是相对容易分析的。然后,老板去找拥有相应能力的人组建团队,于是,由各种各样的人,即职员组成了团队,每个人都有特定的能力,比如有的人喜欢钻研技术,有的人喜欢和人打交道。所以只要职员的能力都可以和要做的事匹配就OK,到现在为止,“职位”的概念还没有必要出现。
第三阶段:公司大了,要做的事情越来越多,分工越来越细,于是很自然地出现了很多人做同一件事的情况,比如有50个“Java工程师”。“偶尔为之的事情只需要可行解,经常做的事情要追求最优解”,所以,我们不能每次都特意去找某个人,成本太高。于是,公司必须找出事与人之间的匹配关系,在“职责”与“职员”两者之间,出现了“职位”的概念,这就能让HR批量地找到合适的人。职位的出现,降低了用人单位与求职者两边的沟通成本,一个词“交互设计师”、“运营专员”,就能传递很多信息。
其实,职位并不关键,在想明白做一个产品要完成哪些事情,做这些事需要拥有哪些能力的人,团队处于什么阶段之后,应该设置哪几种职位的答案自然就出来了。所谓最优团队,每个个案都不一样。互联网与软件公司要做的事情都是类似的,但是每种职位具体做什么在各家公司有所不同,这并不用在意,只要每件事情都有人做就可以了。
接口人存在的价值
公司大了,必然会出现各部门分工做不同的事情,但是,有些事情总是分不清楚,总是需要多个部门之间来配合。比如产品上线以后,PD都会遇到日常的Bug处理、工单处理这类事,常见的故事是这样的:我们开始很有激情,给客服的同学培训完产品以后,许下诺言:“以后用户那边,有什么搞不定的问题都转给我好了,把我手机给用户都可以……”。这时候PD也的确急切地想通过一切途径了解用户对产品的反馈。前几天还不错,每天都有客服转过来的几个问题,有时候也会把用户的联系方法要过来,直接和用户交流,收获不小。渐渐地,随着产品的用户越来越多,问题也越来越多了,我们感到忙不过来,更头疼的是发现很多问题是类似的,占据了日常工作的大部分时间,让人烦躁不堪。有一天,我们终于受不了了,跟老板说,我要变成客服的客服了……老板说,很简单啊,让客服部门确定一个接口人吧。
于是就出现了接口人,他做了我们做的大部分工作,他不存在“变成客服”的抱怨,他本来就是客服的同学。之后,接口人给我们的问题才是真正的疑难杂症,才是真正体现我们价值的问题。不管是客服还是其他部门,接口人一般会让相关部门中比较资深的同学来担任,他起到了问题过滤的作用,可以解决大部分一般同学搞不定的问题,并对相似问题进行合并。
其次,接口人还有个好处,就是缓解“办事要靠脸熟”的问题,一般让沟通能力比较强、已经和公司里多数人很熟的人来做接口人,事先明确了他们的职责,通过他们来连接多个部门的陌生人,可以减少部门合作时,陌生人之间的沟通成本。当然,最好能在公司里培养起“对事不对人”的文化,那会使得沟通成本大大降低。
矩阵型组织
任何一个超过几十人的团队,就必然脱离“一个班长带几个兵”局面,产生自己的组织结构,常见的有职能型组织、项目型组织和矩阵型组织。组织结构是对项目、产品等的支撑,组织结构的设计也可以看作一种很高级的产品设计。
职能型组织:是把相同职责的人划分在一个部门里,有利于同类资源共享,互相学习提高,但公司的目标在分解到各部门之后,很容易不一致,而且每个部门唯一的客户就是“上面”,都只对“上面”负责,导致没有人对真正的客户负责。这种形式比较适合大规模运作型的公司或部门,适合计划经济,比如大多数工厂的车间,人真的可以当作可替换的“资源”的情况。
项目型组织:是把各种职责的人组成一个个的项目组或产品线,团队目标一致,有利于快速推进项目,但是会资源浪费。项目组发展下去就是事业部,甚至分公司。说明一下,从组织结构的角度讲,项目型组织的头是项目经理或产品经理(为了方便起见,这一段下面单说产品经理),和职能型组织的头——部门经理相对应。
矩阵型组织:是上述两种组织结构的融合,就是横向是产品线、业务线,为了对客户负责;纵向是资源线、行政线,为了资源共享。如果说职能型组织比较适合防守型的业务,项目型组织适合进攻型业务,那么矩阵型组织就是全攻全守。但它也有很明显的问题:对员工来说,一面是部门经理,另一面是产品经理,这样的“双头领导”总是很让人头疼,那么这两种职位可以通过兼任来解决矛盾么?
答案是否定的。产品经理主要管事,有成就感,像“猎人”,类比到军事上,就是对打仗负责,需要有攻城拔寨的能力;部门经理主要管人,有权力,像“农民”,对练兵负责,贡献技术与人,有防守与后勤的感觉。那么,部门经理如兼任产品经理,就会用权力来寻求成就感,或者在产品KPI的重压之下,放弃农民的责任去做猎人,造成行为的短视,主动或被动地忽视团队能力的提升。这是人性的弱点,无法避免,目标不同导致手段不同。在矩阵型组织下,部门经理和产品经理就应该各司其职,至于“双头领导”的协调,应该由用人的产品经理提供建议,养人的部门经理决定对员工的考核,同时培养每个人对事负责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