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李朋云名师工作室开展了《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第一章的共读。
卓瑞丽老师依据王彩琴教授的共读指导作了认真细致的分享,她对仁爱版教材的熟识和客观的分析让我钦佩。张倩倩老师的共读有自己的思想,她把概念性的文字结合教学实际总结出自己的理解。王彦校长的微讲座高屋建瓴,他引领我们重识教材,在轻松互动的情境中让我们思考教材与课程标准、教师的个性化设计和学生的学习需求之间的关系,帮助我们梳理并树立正确的教材观。王彦校长还通过案例解析指引我们思考如何使用教材。
这次分享刷新了我对教材的认知,让我能在优秀者的引领下重树我的教材观。
一、重识教材
共读之前我认为我们的教科书textbook或者course book就是我们的教材,但这只是狭义的“教材”。广义的“教材”可以泛指所有的教学材料,如教科书、练习册、活动手册、读物、音视频材料、卡片、挂图、教学实物、软件、网页等。对应的英文术语是teaching materials。
王彦校长给出了他对教材的理解:教材是国家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
那教材与课程标准以及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王彦校长给了我们三个选择题,引领我们思考。教材应该小于课程标准,它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但是没有一个教材可以完全地展现出课程标准所要表述的内容,他们中间会有一个落差。所以教师在使用教材时不能盲从,可以带着审辩式的思维进行合理化的调整。
教材小于教师个性化的教学需求,我们一线教师可能更习惯于教教材,尤其是依靠手边所有的备课资源,进行删减调整生成自己的课堂,所以只有教材远远不够。但是通过学习,我也明白,一线教师的教学资源虽多,但是确定自己的教学理念更加重要,我们要通过课程教会学生做人做事,只是通过教学资源找寻知识层面的信息是远远不够的。王彩琴老师曾说过:她和我们最大的区别就是她的手里只有课本和课标。她是最“穷”的,恰恰也是最“富有”的。她会充分利用教材,多维度多层级挖掘、开发、整合、提取教材文本的意义和它的教育教学价值。王彩琴老师的课能立足今日的课堂活动,赋能学生未来的成长需求,这才是课程标准期望我们达成的教学效果。未来的我们要认真研读课标,紧扣课标需求,学会对教材进行整合。
教材与学生的学习需求之间的关系,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解读。不同层次、班级或者区域之间的学生对于教材的需求是不同的。八年级上册是学生英语学习的分水岭,难度一下子提升,老师的要求超过了学生的能力,很多学生会放弃学习英语。近两年中招试题所呈现的难度是远远小于课堂上我们给学生呈现的高度,那我们作为一线教师,对于英语基础特别差的学生,是否应该调整一下我们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对英语保持一份热爱,不致于早早地放弃。
二、如何使用教材?
如何使用教材?王彦校长抛出一个问题:对于教材,你关注的是它的哪一个层面:知识层面、能力层面、素养层面还是思想层面?我更多关注的是知识层面,有时会涉及能力层面,很少会在素养和思想上进行延伸。
王彦校长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案例: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unit4 Don’t eat in class这一单元,对于祈使句的讲述,有些老师采用了“你说我做”的游戏,即一个同学发出“Open the door.”的指令,另一个同学来做这样的动作。这个游戏忽视了祈使句使用的情景,插图上呈现的“Don’t run in the hallway.”是教师担心学生在走廊里追跑打闹会引发安全问题而说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请别人帮忙开门是不能使用祈使的语气的,我们在设计课堂活动时需要考虑到真实的情境。
针对卓瑞丽老师提出的仁爱版教材中,康康向朋友展示自己的信件这一个对话内容,王彦校长提出要用审辩式的思维来看待教材。生活中,信件属于我们的个人隐私,我们很少拿出来公开向别人展示,对于教材中呈现出来的不合理的地方,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提出质疑。
通过学习,我明确了,教材应该是我们实施课程标准的工具,我们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充分挖掘教材的内在价值,让它为学生学习与成长助力。
第一次参与共读专业书籍,我的收获颇多。
读出内涵,读出精彩,感恩工作室的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