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胖今年的跨年演讲主要讲了两个主题,一是在互联网经济的裹挟下,个体(这里的个体既包括个人,也包括小的商业体)如何应对;二是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中国的现状与未来。
我心里也曾暗自演绎,如果让我来组织一场这样的年度讲演,会怎样筹措和安排。毕竟对每一位以饱读诗书、经天济世自诩的知识份子而言,这样的场景都是梦寐以求的。“得到”的生命力,就是阐释了当代以知识份子为自我标签的一群人的内心疑惑,归纳了这个社群通用的学习方法,贡献出系列的学习计划,筛选出优质的学习资料,总结出学习心得,最后让大家得到或真或假的学有所获的快感,而网络了大量的受众。当然,我自己很吃这一套。如果我来安排,当然也会尽可能的把得到现有的讲者、内容串起来,再把衣食父母赞助商们串起来,但这都是里面必要的元素,而不是线索。线索应当是具有普世价值,或是起码要对受众胃口的叙事逻辑。因为是跨年,所以总结和展望是难以逾越也顺理成章的选择。
第一部分:回答互联网焦虑
2017年,随着Alphago战胜李世石、柯洁事件的进一步发酵,人们对于人工智能,进而对于早已裹挟其中的互联网经济、互联网生活方式、大数据等等感到了焦虑。加之,财富的接力棒似乎已从房地产商传到了互联网巨头身上,依靠互联网创业总是充满了一夜暴富的传奇故事,又进一步刺激了大众的神经,如果我没有发生什么,是否错过了什么?因此,通过解答这个问题,一定能挠到受众的痛痒之处,关键是如何引入以及如何串联。对此,罗胖用了三个问题:
1、不是强者,还能不能登上舞台?
2、刚刚进场,怎么找到新玩法?
3、跟不上变化,会不会被淘汰?
第二部分:回答对中国的焦虑
房价的上涨到达了高原现象,无法继续暴涨,也看不到崩塌的迹象。每一套一二线城市的房产,都足以孕育出一个中产家庭选择出国定居的自由。或者说,我该不该卖房,因为房产的价似乎与中国的国运也联系在了一起,中国还能有几年好光景?因此,对于中国的发问,在多数人的心中一直没有停止。就好像在体制内的人对于辞职一直都难以释怀一样。对于中国与世界,大家都知道一点,或多或少,或深或浅,但由于信息不对称,视角不够高,都惶恐而迷茫。于是,罗胖找到了第二个受众的痛痒之处,如何评价中国的现状,如何预测他的将来。对此,罗胖用了三个问题:
1、中国经济增长会不会遇到天花板?
2、中国经济增长有没有可持续性?
3、中国能否赢得良性的全球发展环境?
解题:上述问题都是伪命题,障眼法
刚看完跨年演讲,我也是心底澎湃,似乎心底顿时充满了对世界的答案。然而,就在写作本文的过程中,经过对PPT的复盘,我渐渐看到了演讲内容的主旨、框架和技术构思,对演讲的心得目前的感觉是,更多的是技术学习的好靶子。
第一部分回答对互联网的焦虑,其实三个问题是同质性的,没什么区分度,之所以总结的通俗易懂,就是演讲的需要,可以引人入胜。而回答的内容用六个字来总结就是,对于目前的互联网经济,我们仍然“有得做”,继而就是“怎么做”的问题。
所谓“有得做”,就是如何寻找互联网的机会;所谓“怎么做”,就是如何端正态度,觅得心法,然后是一些具体的方法。在其中是一个又一个的段子,我相信段子的筛选标准一方面是选择了热度、关联度大的商业案例,另一方面也服务于宣传合作伙伴。当然其中有不少商业思维的亮点,比如:
从流量思维到超级用户思维;
“做最好的自己,同时保持开放”的应对互联网经济的哲学;等等。
第二部分回答中国的前途问题,其实就是对两本书的解读:一是《超级版图 : 全球供应链、超级城市与新商业文明的崛起》;二是施展的《枢纽》。内容就不再赘述了,立意比较正面。毕竟,演讲开头向十九大致敬,这部分内容与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相互映趣,符合当前的核心价值观。
几点总结
1、得到的定位是“知识服务商”,我觉得对他们我还是持有敬意,毕竟我把大量的闲暇时间都贡献给了他们,或者说,现在没有什么除得到以外的闲暇时间了。跨年演讲听着还是挺爽的,哪怕背后有各种套路,最不济就当是听了一晚上单口相声好了。为什么要呼应他们的自我定位,因为我看到了跨年演讲的内容里遍地都是得到里各位讲者思想、段子和案例的影子。得到能否持续办得到,跨年演讲能否来年还有这样的吸引力,核心就在于其能否持续网络到大师,产出丰富的内容。由于他们目前的模式非常成功,“强者恒强”又是当前商业的风向,他们毕竟已经在领跑,因此还是很乐观的。
2、经过这番论证挖掘,我在自己读书方法上得到的启示是,优先读系统、底层逻辑、开疆拓土的书,见识类的书作为愉情雅致之选,因为见识的东西,细细涤荡之下,多是熟人的身影,或是套路的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