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拍摄:二钊
作者:二钊,一个喜欢胡思乱想的马大哈,一个热爱生活的终身学习者。
说好了“明天”要写的读书笔记文章,却因为手忙脚乱的工作和生活足足推迟了许多天。生活一地鸡毛,阅读就是繁重生活里的一剂强心针。
2月份已读完的书籍有《非洲小札》、《学会写作》和《活着》,三本书三种完全不同的类型,这种随心所欲的阅读并不“系统 ”,但是能让我阅读得更轻松、更愉悦。
《非洲小札》
《非洲小札》是一本小小的见闻录,封面极为简单,没有序言没有介绍,一页密密的目录后就直接进入了正文。
与它的相遇全靠与读库的缘分。
前年读库做了一个399元的读书福袋活动,付399元,由读库的编辑随机给你挑选10或10几本书籍。
下单的那一刻你不会知道自己会收到什么样的书籍,算一种书籍盲盒吧。
收到书时,它在其他几本封面色彩浓烈书籍的衬托下显得格外朴素低调,安静得引不起我半点注意。
直到有天我想换一本小巧的书本给包包减负,在书架上翻找了一会儿,把目光落在它身上:嘿,就你了!
虽然我把它放进了包包里,但内心还是有点怀疑的,这本书到底写了啥?能给我带来啥?
令我没想到的是,这本书还挺上头。
作者用率真趣味的口吻记录了他在非洲出差的点点滴滴。
他写自己是如何与黄鼠狼斗智斗勇,写自己是如何打鸟,写中国人是如何在当地 捏牛黄,写他如何令那台老式放映机起死回生。
作者那拥有强烈的好奇心的率真形象跃然纸上,他内心的独白也常常让人忍俊不禁,读来妙趣横生。
读者可循着这轻快的字里行间一窥非洲当地的风土民俗,仿佛能感受到那炽热的骄阳、粗砺的风沙,体验一把远方的生活。
读完我迅速去百度了一下作者的名字(因为这本书上除了署名,没有半点作者介绍),柳桦,内地编剧,百度百科上他的作品集里并没有包含这一本小书。
但这本书给了我很好的启发,写作的意义并不在于表达了多么艰深的哲学,也不在于传递了多么实用的知识。文字本身,是生活的一部分。
正如他于书里封底所说:“我记录的不是旅行,而是生活。”
《学会写作》
粥左罗老师的这本书频频出现在各大平台推荐榜单中,但我一直都没有动过想看的念头。
这源于一份一直没有被觉察的偏见。
过去我对“教”阅读和写作的书嗤之以鼻,认为过于“匠气”,认为那些套路和模板会把一个人局限住,把原本可以自由延展的思维和想法框成一种新”八股文“。
这是一种无知的傲慢。
促使我阅读这本书的是内心深处对自己的不满。
重启日更后我总会问自己,这是你要表达的吗?你只能写成这样了吗?如果你是读者,会因为这些内容关注自己这个公众号吗?
答案是否定的。
我既想写出本心,又想给他人带来价值。
当我带着空杯的心态翻开《学会写作》这本书,发现有太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书中从选题到标题,从素材到结构,从技巧到传播,都做了详细的说明,拆解了许多他自己的爆款文章。除了学习书中内容,粥左罗老师在写这本书时的思维逻辑也很值得我学习。
写作这件事,从来不是独立存在的,技巧框架是为表达思想与观点而服务的。在这本书里也能看到粥老师是如何将他学到的其他知识——如何锻炼思考能力、如何阅读、如何建立系统写作流程等等整合在一起的。
令我十分有启发的一点是他在倡导公开写作时写道:“一次完整意义的写作应该包括作者、读者、内容、互动,缺少这些要素中的某一点都不是完整的写作,新媒体时代更是如此。”
当我在公开平台写作时,希望将自己什么样的声音传达给读者,又该如何借助读者反馈进行自我提升,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写作的过程,也是一个审视自我的过程。
补充一点,《学会写作》侧重于普通人学习新媒体写作或干货文章的办法与技巧,不是文学写作的方法。有部分技巧也许会重叠,但如果用文学写作的标准来对照这本书,怕是要失望了。
《活着》
我很久没有看一本书哭得这么厉害了。
看到有庆死的时候,余华写福贵到医院“看到有庆的小身体躺在上面,又瘦又小,身上穿的是家珍最后给他做的衣服”,我在公交车上崩溃流泪。
余华太厉害了。
《活着》只有不到13万字,书中的文字和语言描述直白,就是小学生都看得懂。就是这样一部作品,把徐福贵充满苦难的一生徐徐展现在我们面前,告诉我们人生就是无常,活着就是承受。
这个经历破产、父母双亡、在战场上侥幸存活、又接连遭遇饥荒、家人一个个先自己而去的老汉,如同他生命中最后的老牛一样,平和地接受了一系列的苦难,没有抱怨,好好活着。
福贵的故事让人不禁发问,人生怎么这么苦?
对照生活又不免回答,因为苦难才是常态啊。
看完《活着》,我更加理解了上一辈、上上一辈人。
他们身上带着的那种防备、忍耐、朴素是时代留下的烙印。
书中福贵家珍带着女儿凤霞下地干活的身影,在公社中排队领粮的样子,大饥荒中把地都刨完也找不到一点粮食的绝望,也许就是我父母那一辈的童年印记。
势比人强。在时代的滚滚车轮下,他们没有反抗的能力,只能忍受,坚韧地努力活下来。
徐福贵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而时代的故事并没有中断。
当出生于和平年代的我们质问人生的意义时,我们忘记了一个生命活着本身就是一种意义。
如同余华在自序中写的:“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无常的命运会不会再次让苦难降临,比如战争比如疾病?谁也不知道。但希望的力量不会因苦难削弱半分。
活着本身就是希望。
阅读还在继续
看完这几本书后,我想谈一下自己对于阅读的看法。
许多人都在告诉我们要“功利性阅读”、要“主题性阅读”。
诚然,功利性阅读和主题阅读能够帮助我们更好更快地掌握一种知识,更好更快搭建起属于自己的系统。
但阅读并不是只有实用性,它还延展出许多的触角,能触达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和记忆,激活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感知,它能带我们抵达更波澜壮阔的世界。
如果说非虚构类、思维类、工具类书籍是人们行走的骨架,那么那些看似无用的书,则一点点填满理性之间的缝隙,化作血肉,让“人”更灵动丰满。
2月的阅读中,有两本都是别人口中的闲书,却给我了不同的体验和感受,带来了极大的情感共鸣。
我想,我需要常常提醒自己,不要把阅读的路越走越窄。
—————THE END—————
记录生活 分享思考
感恩遇见同频而又特别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