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清晨,一片树叶正在经历着生命的苏醒,
来自太阳的光,在宇宙间辽阔的天际延伸开来,
那温暖,怀抱了整个世界。
沉思而宁静,驻立且执着,
在五星红旗飘扬的灵动起伏中,
历史悠久的北京城,亦迎来了她崭新的一天。
三千年建城史,近千年建都史,
古韵斑斑而过,文明丝丝悠长,
这一座在人文思绪中走了许久的历史名城,
仿佛每一寸土地都在诉说着无尽的故事。
2011年的6月11日,
北京中轴线的申遗程序正式启动,
一段段记忆的流珠,在时空的穿梭中再次融聚,
诠释着北京和中国文化的内在发展动力。
从天安门到故宫,
从景山到鼓楼,
……
一处处脚印,一声声回响,
历史绵延流转而来,呈现的是印记于中华大地之根的“中轴线文化”,
她如探寻的起点,她如发展的根脉,
她是那么的古老,那么的壮丽,那么的充满智慧。
1.
起源——历史悠久的“中轴线文明”
由古而今的历程中,人们从未停止过对历史的痴迷,
那顺脉络而去的探索,汇聚成中华宏伟的文化巨幅。
如今的中轴线,根植于北京的核心地带,
南起永定门,北止钟楼,
浩荡绵长,贯穿南北,总计7.8公里。
而这看似生长在这7.8公里的历史文化,
已在四季轮回的一草一木中,行走了很久很久。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在传统社会时期,生活在黄河流域的汉族,较早的进入了农耕文明,
周围的氏族还相对落后,他们对处于“中心”的先进生产方式,
无疑有着浓厚的向往之心,
思想萌芽,根植于现实的生活,“中”则被赋予了重要的地位,
同时,以黄土地居中的思想和意识也渐渐形成。
随着春秋战国时代的到来,国家的思想达到了空前的开放,
在“礼仪之邦”与“传统封建”的多种社会元素影响下,
“中庸、中正”的思想深入人心,
而这些与包容相关的思想,也慢慢演化成了中国文化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重要根基,
在社会的方方面面上都会有所体现,
尤其很多古代建筑,都体现出较早的“中轴线”思想。
如1979年在辽宁省西部与内蒙接壤的喀喇沁左翼蒙古县东山嘴发现的女神庙遗址,就是由北向南为一根轴线,东西两侧各有对称式连体建筑。
而作为以“皇权”为核心的封建社会,
城池的设计与建设更是具有极大的代表性,中轴线在都城建造上也成脉络、成系统的体现与发展。
据《周礼·考工记》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这样的布局,正是帝王最理想的城池,
在帝王宫殿为核心的周围层层排列,
城市的布局便成为了东西南北或上下左右对称型的格式。
当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进一步加强,
在设计上往往在皇宫最主要建筑的南北方向加强延伸,
建筑布局愈加丰富,终于在时代文明中,形成了坐北朝南的中轴线风格。
目前,在我国的历史中,中轴线风格形成比较早的城市为曹魏时期的邺北城,
由中阳门开始向北,依次经止车门、端门到文昌殿,
这些建筑在封闭的布局中被一条中心线所串联,
渐渐,各都城建造城市的“中轴线”特点已成为中国都城建设的重特色。
而随着唐宋时代中国城市规划的不断成熟与进步,
这条中心线形态也不断的发展与延伸,
从而,恢弘壮大的宫殿群开始出现,
在浩瀚的中华历史上开启了绚丽的篇章。
随着中国封建文明的萌芽与发展,
以中轴线为主要设计理念的建筑文化像与时间平行的另一条脉络,
在慢慢的文化长河中,
给后人以无限遐想。
2.
发展——元、明、清都城与“中轴线轨迹”
绵延的文脉至今,北京城依然保留着过去的许多重要面貌,
而我们常说的北京旧城的中轴线,便最初可追溯到元大都建城,
当时的元大都城,堪称是整座城市的脊梁,城市规划的中心,
从城南丽正门向北,经千步廊,穿过皇城正门灵星门,过周桥和宫城正门崇天门,再过大明门,大明殿,延春阁,厚载门,御园,厚载红门;再过万宁桥,直到中心阁。
在这条南北走向的直线上,形成了一系列轻重有序的建筑排列,
强烈的突出着“坐北朝南”的理念与至高无上的皇权。
文明建筑的宏伟壮观,在每一处设计中都深刻体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
在《易经·说卦》中,提到了“坎为隐伏”,
认为其方位“重险,陷也”,
受此文化内涵的影响,元大都在北,不开城门。
因体现了周易八卦的传统文化,加之元大都城的设计布局像极了哪吒三头六臂的造型,
所以,这座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元大都城,
也被后人称作“八卦哪吒城”。
可见,中轴线文化的脉络能有很好的流传与发展,
不仅是皇权的严格制度,
它更以文化中“智慧”的身份而存在着,
于中华大地上,默默的陪伴与守护。
起初,明北京城的修建是在元的基础上而形成的,
“真龙天子”的内在理念影响着一系列建造,
在皇城和城市中轴线安排重要建筑,
都有意无意按照龙脊的造型进行排列。
在20世纪80年代,
当人们利用航空遥感器从北京上空掠过时,
就在在北京旧城核心区域,
两条龙如巨幅之画,并卧在城市之上,
从正阳门到地安门的皇家建筑呈现一节节金黄色的轴线,酷似金龙,
而水龙则为积水潭、后海、什刹海、北海、中海、南海的六海水域。
明北京城示意图
很多文化的流传与发展,有时也会需要历史的“巧合”与“造化”。
1403年,朱棣称帝,迁都北京,
浩浩荡荡的明皇城开始修建,
范围包括今天的天安门、故宫、景山、中南海及北海等范围。
整个皇城周长18里,实测东西宽2500米,南北长2750米,
大城砖垒砌起尊严,朱红色涂刷在外表,
顶部市辉煌的黄琉璃瓦,
从此,更加有皇权标志性的皇城建立起来。
在当时的明朝,北京城的中轴线更像是一把标尺,纵标在北京城正中间,
而中轴线上的建筑,一座挨着一座,不偏不倚、坐北朝南雄居中轴线上,
气势雄雄,庄严肃穆。
历史脉络点点流传,到明朝之时,已相对深刻与成熟,
正如在明皇宫主要建筑前,都有日晷和嘉量,
到了中午的十二点,日晷上的指针投影都正好在圆形日晷上下垂直,而这条垂直的投影,就是太阳照在地球上的一段子午线。
多年过去,当现代科技迅速发展,
而每次让我们去回忆古代人民的智慧,依然是由衷的惊叹与赞服。
1945年,在明皇宫的基础上,
清朝开始了对紫禁城的修缮工作,
这是一场浩浩荡荡的文化建设,
清顺治八年,重修天安门,将承天之门改成天安之门,同时将北安门改为地安门,
清乾隆三十一年,重修永定门,并增加箭楼,
在清朝初期,还重修了紫禁城的三大宫殿,并且将名称由皇极殿、中极殿、建极殿改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从此,在建筑设计上,实现了内和外安的城市文化定位。
在中轴线脉络的发展进程中,清朝对景山的修建有着重要的意义,
景山在明朝,叫做万岁山,
而“景”,则是日下京城的意思,
在景山的修缮中,格局上进一步体现了中轴线的对称布局,
给中轴线浓郁的文化,添加了更绚丽的色彩。
如今,北京中轴线的布局已经像一个可亲的学者,
安定的生活在自己的故土,
而那些新的开始、新的改变、新的传承,
就像生命重生一样融入在他身上的每一寸肌肤,
这是一个时代的中轴线,
也是一个中轴线的时代进程。
(未完待续,下期继续更新~~)
(未完待续,下期继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