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整理自8月30日 知乎live "人际互动的奥秘"。
主讲人李松蔚老师,知乎大V,心理学博士后。
知乎上一直关注着李老师,也有幸成功参加了知乎首场超万人的live。
整理中加入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希望能和大家共同探讨。
01
—
人际互动的准确定义
先来看什么是"互动"?互动一定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一定是双方的活动,两者都有所作为。可能一方主动一些,一方被动一些。但没有绝对的主动和被动之说,只是表现上。所以本质上人际互动一定是两者都参与进来了。
比如上课也是一种互动。老师是主动方因为他的表现是在讲,在写;学生是被动方因为他的表现是在听,在记笔记。两者都参与到了课堂教学这一活动中。
首先要解开了一个人际互动的误区。就是我们总以为我不擅长与人交往,自己的交往能力不强,思索怎么才能改善人际关系。在如此思考的时候,潜台词就变成了在以前的人际互动过程中,因为我的问题,所以互动失败。要改善人际关系,只有我有所作为才能成功。
这就更多是在强调人际能力,却忽略了人际互动中最强调的“双方”的概念。如果你遇到了一个人际能力很强的人,你要如何应对呢?强+强就意味着成功的人际互动吗?并非如此吧。
因此要客观的理解人际互动,首先要理解下面这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授权。
这里的授权不是传统中理解的搞一个仪式,颁发一张证书此类,而是指我让对方的说的话或者做的事对自己产生影响。只要一个人说的话做的事对你发生了但凡一点点影响,都是你授权的结果。
下面通过理解授权的两个特征,来深更好地理解这一重要概念。
一是授权无时不刻都在发生。
只要一个人说的话做的事对你发生了但凡一点点影响,都是你授权的结果。比如打开一个TODO APP,就是授权这个APP来记录待办事项。看一篇文章,授权作者来用文字更新认知。吃一个三明治,授权三明治这个食物来填饱我的胃。
二是授权是一个非常隐蔽的过程。
因为它不是外在的仪式,而是内心电光火石的一瞬间。当我们决定听这个人说话,看这个人做事,就是决定让这个人影响我们的那一刻,就是完成了一次授权。
授权隐蔽到我们看不到它的存在,我们只能知道的个人做了什么,说了什么。所以有时我们会把罪过怪到别人的身上。但在授权的概念下,一定是他做了什么事情,你做了什么事情,才会真的对你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一定是配合的过程。其实你的行为对他也产生了影响。
还是拿老师讲课的例子。老师讲课是授权了学生来听,学生听课是授权了这个老师来讲。同一个老师会教出不同的学生的现象很普遍。老师会认为这个学生学得不好,是因为他不善于学习。学生认为我学的不好是因为这个老师教得不好。
然而从人际互动的角度,只能说某个学生和老师的互动不好。这不全是老师的责任,也不全是学生的责任,而是共同作用的结果。
因为这一点非常容易被忽视,所以我们优势会产生一种虚幻的感觉,叫做掌控感。会感觉我说的话做的事具有魔力,因为我的魔力影响到对方,他出现了某种反应。也常常听到说要培养掌控感,培养领导力,但这其实是一个偏狭的角度,抹杀了互动中的另一方。本质是因为我们和其他人彼此授权,彼此良性配合,才产生了一个好结果。
02
—
人际互动的元规则
理解了授权这一元概念后,就可以深入学习“人际互动的元规则”了。
1、你在人际互动中可以做一切事情,但不能控制结果。
怎么理解“一切事情”?这里的一切事情当然不是在教唆你去做违背法律法规,公序良俗的事情。同时也要客观的认识到这些事情不是不能做,没有能力做,而是不可以做。这是在道德层面讨论这件事。人生来自由但无不在枷锁之中。
撇开道德问题,我们经常说在人际互动中要遵守一定的规矩,比如男士要给女士开车门,小辈要等长辈入座了才能入座等等,这些是礼貌层面的探讨。
但在元规则中,这两个层面,或者其他的层面的条条框框都是可以被突破的。你可以违法犯罪,可以做不礼貌的事,可以做一切能做的事。但千万不要忘了元规则的下半句:不能控制结果。
为什么不能控制结果?因为结果是由对方决定的,你无法掌控对方是如何回应,如何反馈你刚刚做的事情的。
就是因为这半句话,约束了人际互动中我们的很多行为。你的违法犯罪导致对方人身伤害,你的不礼貌导致对方冷眼相对。
这些结果可能是你无法面对,无法承担的。
我在这场live中可以随意评论,但我不能控制别人骂我。
这句话一语中的。
2、我们永远都不知道别人的真实想法。
即使我们去询问对方的真实想法?即便是别人用语言或者文字告诉你了他的所谓的真实想法,你也无法判定这个想法是不是真的。你只能选择是否相信这一想法。
当你决定相信他的想法之后,你不是被他的想法影响,你是被自己的选择影响。你授权了选择来相信或不信对方告诉自己的想法。
在实际情况中,双方是在猜疑与选择的过程中进行互动。大脑会自动的把看到的情况加工成一种猜疑,然后快速的进行选择是否相信这种猜疑,然后再快速的生成我们下一步行动。这一整个过程速度相当快,就像授权一样,导致我们也不会认识到其存在。
比如在线下课堂上,老师讲课中可以看到小部分学生在认真听讲,大部分都在打瞌睡或者玩手机,还有个别离场等等不同的反应。通过以上客观的表现,老师认为“学生对我的讲课不感兴趣”,因为我讲的不够好。
要注意“学生对我的讲课不感兴趣”是老师自己的判断,是老师在心里猜想得出的一个结论。这个结论是不是真的,也就是“学生到底感不感兴趣”老师永远也无从得知。
这段人际互动用上文的概念来解释就是——老师授权学生用一定的行为来给自己消极的暗示,来让老师觉得自己的课讲的不好。
上面这段可能有一种不可知论的论调。的确例子中的老师永远不可知学生的想法,但他完完全全有把握的,可知的是什么?是一种挫败感。
因为老师猜学生不感兴趣,所以他非常确定的感受到了挫败。老师唯一能确定的是他自己内心的感受。这种挫败不直接来自于学生的客观表现,而直接来自于老师觉得学生的表现可能是他们不感兴趣,老师选择相信这一可能性来影响自己。这也回到了一开始的“你授权了选择。”
3、在一组人际互动中,我们永远只能处理自己的感受。
我做了什么事,我让对方不舒服了,我要怎么办呢?按照客体分离的理论,我没有义务处理别人的不舒服,因为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真的不舒服。
就像刚才老师的例子一样,他只能感受到挫败,也只能处理自己的挫败感。不能处理学生的可能是不感兴趣,不喜欢的感受。
你可能会说这个规则怎么好像在教导我们自我中心,不考虑别人的感受,不负责任等等,这是一个好规则吗?
有这样疑问,可能是你落入了一个逻辑陷阱。你让别人不舒服了,不会直接推导出我要去处理别人的不舒服。合理的逻辑是我让别人不舒服了,我觉得很内疚,我接下来的行为是为了解决我的内疚,不是为了处理别人的不舒服。
你认为自己在处理别人的不舒服,本质上你在处理自己的内疚。
举个例子:我妈妈不喜欢我留长头发,所以我不留。
对你来说,你怎么想的?女孩说:我很害怕,我担心妈妈不开心。
所以合理的逻辑是——我妈妈说她不喜欢我留长头发,我担心妈妈因此不开心,我认为我不留长发能让妈妈开心,所以我不留长头发。
即使表面上是因为别人的某种反应做出了调整,实际上真正调整的原因是自己对别人的反应得出的某种结论,进而选择采用某种方式来处理。最后都要落到自己的感受上。
03
—
人际反射和人际互动
综合以上一个元概念和三条元规则,我们可以推导出“一次完整的人际反射”的流程——
1、对方做了什么?
2、对方做的事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
3、我做什么,来应对这种感受?
这三个步骤中都有强烈的个人色彩。
第一步“对方做了什么?”自己观察对方的行为是个人主动搜集对方信息。
第二步“对方做的事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是个人隐形授权来让他的行为对我产生影响。
第三步“我做什么样,来应对这种感受?”可能沉默,可能逃跑,可能迎难而上,行动带有极强的个人性。
个人应对模式心理学里有个抽象的术语叫“人际模式”。我们平时也听说过的回避型、讨好型,就是人际模式。就是一个人在一段人际互动中常用的熟练的模式。
两个人际反射拼接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人际互动。
拿打羽毛球来比喻——小A和小B在打羽毛球
A:B做了什么?重重地挥拍。对我意味着什么?这个球速很快,很难接。如何应对?尽力去接球。
B:A做了什么?A接到球了,A在靠近底线的地方打回来。对我意味着什么?这个球可能会落在网前。如何应对?轻轻地打回去让A来不及跑到网前来接到。
一个羽毛球打来打去就是一段互动。
04
—
结语
人际互动是一门学问。然而大多数人对人际互动的理解还停留在直接地层面。以上的“元概念”、“元规则”的理论学习,可以解释我们在人际互动中的许多困惑。同时也让我们对自身经验的理解和应用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当然再多的理论也要多在生活中做实验。
对于失败的人际关系中,比如和父母的关系,我认为他们很强势,认为沟通不在一个层面,认为自己总被限制,那对于这种感受,我们做了什么来应对呢?这值得好好思考,值得好好悟。
所以,人际互动中最关键的是自己的授权,自己的感受,自己的行为。我们先尽可能得把握好自身的部分,大概就是这场live标题中所写的人际互动的“奥秘”所在吧。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