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这篇小说的时候也是一个早晨,一个微雨的早晨,窗外也是一片阴沉,寥寥雨滴打在树林里,几分萧索,不是冬天也却阴森得厉害。
小说一开始就把人放在了一种寒冷死气中,在第一段中朱君就已经是死的了。往下的文章就开始回忆“我”和朱君短短一年多从认识,到他死亡的整个过程。他们才认识的时候是初秋,就像朱君的生命暖和可人,却又渐渐暗凉了下来。在李君眼中,朱君似乎是一个完美的学生,整天所有的精力用在学习上,六点半起床,在操场上读书,吃饭,上课,自习,谈论政治和实事,只有周末时候才会两个一起去郊游,看戏或是骑骡子。这样有有张有弛,有松有紧,过得也算轻松愉快。到了考试的时候,他们也不出意外的名列前茅。寒假开始了“我”没有回家过年,朱君也走的较晚,拗不过朱君的好意,“我”跟着朱君踏着萧索的冬雪去他家——殷家集过年。回到老家,朱君身世家境一览无遗的展示在李君眼前。
一是穷困,这是那个时代的通病,战乱、赋税让那个时代的大部分农村家庭,穷困潦倒,加上作为家里的青壮年却不能为家里付出劳动力,让这个本来靠劳动力来生活的家庭更加的穷困,好在殷家集有位姓陈的豪农一直接济他读书。
二是封建思想与现代思想碰撞的婚姻和恋爱的悲剧,朱君家里的老父和母亲生长在清末,被浓厚的封建思想所包裹着,早早的为朱君娶了童养媳,一个裹着小脚,长得不算美,也不算坏的农村女孩,她跟那个朱君的风格格格不入,思想的迥异和文化水平的差距,让他们站在一起显得很滑稽。如果站在一起,朱君的媳妇裹着小脚,穿着青布袄和扎脚的红棉裤,长得不好看也不坏,可能手上会有茧子和冻疮,脸上会有干渴龟裂疏于保养的皮肤。而朱君,穿着青竹布大褂,面貌清秀,拥有男性美,身上带有凛不可犯的威风。这样的画风不管怎么看都是格格不入的,一个童养媳,一个书生,在那个时候最常见的组合,却也是最悲剧的组合。进步青年接受了进步思想,看了国外的书籍,思想已经超越了时代和社会,让他对家里的童养媳难以接受,但是老父和母亲在家乡需要照顾,自己却又照顾不了,这个时候就需要童养媳的存在了。所以朱君对他的童养媳只能顺应而不能反抗。就在这种矛盾中,出现了陈家的惠英,豪农家的女儿,相貌也并不美,皮肤白皙,眼睛大而深邃,忠厚,能干,和朱君一起念过私塾。就这样一个惠英却深得朱君的心。如果把两个女人进行对比,惠英并不是因为长得好看而得到了朱君的青睐,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她们的评价都是不美也不丑,外貌上可以说她们打了个平手,两个女人都持家能干,所以在这个方面也不占优势。唯有两点不同,1、家境,朱君的童养媳从小在他家长大,很有可能是孤儿或者因家庭平困而被父母卖掉的孩子,而陈家的惠英,出生于豪农家庭,是父亲的正房所生,填房生的儿子们都还小,父亲固然会很宠爱,符合了从古至今才子爱佳人的妄想。2、文化程度,童养媳从小没有读过书,而惠英读过几天私塾,可以说是朱君的同学,喜欢朱君给她讲北京学校里的故事。朱君跟惠英会有很多共同语言,聊很多话题,也可以让平时在学校不爱说话的朱君找到自信。3、相处方式,这一点我觉得是惠英致胜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的相处方式,童养媳是老父和母亲买回来的,是强迫朱君接受的女人,她不管怎么优秀,身上都充满着封建思想和老旧的东西,是朱君这种进步青年,接受过进步思想熏陶和外国文化洗礼的年轻人所不能接受的。他从内心里对这个人是抵触的。而惠英不一样,他们是同学,朱君对她的喜爱是建立在自由的基础上的,恋爱自由是那个年代青年所追求和倡导的,却又是难以实现的。所以建立在自由的基础上,惠英就不再是封建的村妇,而是自由和进步的象征。在朱君这样的进步青年心里,惠英就成了自由女神,或许她和他的童养媳一样相貌平平,或许她身上也有封建的残余的思想,这些都不再重要了。
就在他的自由女神被他的爸爸嫁给军官以后,朱君从不正常到癫狂到最后的去世,是一个在半封建半资本主义追求自由的灵魂的挣扎。综上我认为害死朱君的凶手有以下几个:
1、老父和母亲,朱君的父母给他了生命,也扼杀了他的生命。家里的穷困却因为豪农的接济才去读的书。在封建思想的作用下,父母给他买了童养媳,为了照顾家里也为了传宗接代。父母逼着他接受了他不喜欢的女人,对于接受了新新思想追求自由和解放的朱君来说,童养媳这样的封建残余是他发自内心所不能接受的,却又没有能力反抗的,在社会的大环境下,大部分人还是认可这样的行为。但在朱君心里,他的这个童养媳就像一个恶毒的写着封建的瘤,长在他的心头,他却又切除不了。正像他所说的:“天下的恨事正多得很哩!”
2、陈家的惠英,这个凶手是文章中显而易见的,朱君正是听说了他深深爱的惠英要嫁给军官了,才变得癫狂发疯的。惠英在文中代表着新新女性,朱君觉得她具有新时代女性的思想,是他自己爱上的人,在朱君心里代表着他追求自由和解放的象征。他却忘记了她只读过私塾,其他的进步思想是朱君讲给她听的,她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进步青年,她缺少了新新女性身上所有的反叛精神,她不敢违背父亲的意愿,她及时不愿意也只能用眼泪来诉说,不敢与封建思想起正面冲突。而朱君心里的自由女神突然被封建思想打败了,这个消息无疑给朱君心上那残存的信仰和希望狠狠的刺了一刀,流出来的血水滋养着那个封建的瘤。
3、朱君,朱君是一个长在封建农村家庭的孩子,被整个家庭给予厚望,对于父母安排的童养媳不敢反抗,在心爱人面前也严谨沉默,和对同学一样,在听说心爱的人要嫁给军官后,只能默默的流眼泪以至于积郁成疾变得癫狂。朱君身上也没有新时代青年该具有的反抗精神,对于被强加的童养媳不敢说不,面对心爱的人,不敢表露感情。
这三个人都是杀害朱君的凶手,他们都是被封建礼教所束缚的,在他们灵魂深处,封建思想给他们带来的毒害是深深不能去除的,这也是鲁迅所说的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