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进》读书笔记

作者:采铜
版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6年4月第1版第1次印刷
来源:下载的Kindle版本

前几天刚读了采铜的《深度学习的艺术》,其实就是本书第4章《如何成为一个高段位的学习者》一致的内容,因此后面的摘录,也没有涵盖这第4章的内容,需要的话可以参考以前的读书笔记。

《精进》全书都是干货,非常适合我,一方面是因为我没有看过采铜在知乎的任何回答,另一方面是采铜对于问题思考和表述的很多地方,刚好符合我目前“思维自发秩序”的阶段,所以读下来收获非常大,但是从豆瓣的评分上来看,并不是每个人的感受都和我一致。

本书最大的特点是其知识点的“系统性”,以及围绕“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而形成的一整套的方法论,这是一种毫无保留的善意,因此无论如何,强烈推荐阅读。

摘录:

对于这个问题,民国时期的大学者梁漱溟先生曾以两字作答:“郑重。”郑重是这样一种态度:不敷衍、不迟疑、不摇摆,认真地聚焦于当下的事情,自觉而专注地投入。
郑重的态度既不急功近利,也不消极避世,它更像一个孩子所常常持有的态度。可能有人会问,孩子怎么会“郑重”呢?我想,长时间和孩子相处过的大人们,不会怀疑这一点。和其他孩子一样,我儿子也会经常问一些千奇百怪的问题,什么“恐龙要不要上学”啊,什么“火车有没有后视镜”啊,很多问题一问出来就把我逗乐了。可是每次他的神情中却一点嬉皮笑脸的意思都没有,反而非常严肃,像是在说,“我可是在学知识哪”。还有,他玩起汽车来也是一丝不苟,他喜欢把几十辆小车沿着桌子的四条边依次排开,一辆一辆首尾相接排得笔直。如果有辆车被碰歪了,就要立刻一分不差地复原回去,一点差错都容不下。
孩子用“郑重”的态度玩耍,反倒是成年人用戏谑的、游戏的态度去度过自己的人生。谁说我们不应该向孩子学习呢?
郑重是这样一种态度:因恪守本心而知事情轻重缓急,因尽全力无保留而使其事竟成、光阴未曾虚度。梁漱溟14岁时开始“好用心思”,有了奋力读书、钻研学问的自觉,他带着多病体弱之躯,终日不敢懈怠,终于自学成才。24岁时只有中学学历的他登上北大教坛,便是极好的示范。

斯坦福大学著名的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提出用“时间视角”这一概念表示人们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不同态度。他发现,根据不同的时间视角可以划分出五种人:
第一种是积极过去视角,具有这种视角的人总以积极的心态往回看,他们是怀旧的,经常怀念过去美好的事情,珍视亲情和友情,对已经拥有的东西怀有感恩之心。但这样的人容易忽视当下的快乐。
第二种是消极过去视角,具有这种视角的人总以消极的心态往回看,他们经常回忆人生中的负面经历,沉浸在以前的伤害中无法自拔,因而出现心理问题的风险比较大。
第三种是享乐主义视角,具有此种视角的人总以享乐的心态看待当下,他们认为及时行乐是第一要务,回首过去和展望未来都无太大必要,尽情享受当下便好了。他们的幸福感比较高,但出现成瘾行为如吸烟、酗酒或暴饮暴食的风险比较大。
第四种是以宿命的观点看待当下的人,即具有宿命论视角,他们对现时发生的事情感到无能为力,认为一切都是命中注定,自己只能顺从和忍受外界的安排。
第五种是习惯往前看、为未来谋划的人,这种视角被称为未来视角,他们具有前瞻性,更关注有待完成的目标和任务。为了完成未来的目标,他们愿意舍弃当下的享乐,时间的利用更有效率,因而更容易取得比较高的成就。但是由于一直为未来担心,所以幸福感并不强。
津巴多建议不要维持单一的时间视角。因为这五种时间视角里每一种都不是完美的,都有各自的缺点,所以最好采用混合和折中的方式:多采纳积极过去视角、享乐主义视角和未来视角,并且在三者中取得平衡,少采纳负面作用明显的消极过去视角和宿命论视角。并且,在采纳前三种视角时还要“随需而变”,即根据不同现实场景加以灵活选择。
在工作场景中以未来视角为主是合适的,因为大多数的工作强调计划性、执行度和效率,未来视角使工作有条不紊,让当下的行动更好地满足工作目标,时间利用更有效率。所以当你坐在办公室里时,采用未来视角是合适的。但是反过来,当你拖着疲惫的身躯下班回家,是不是仍旧要为明天还要开什么会、写什么报告而操心,甚至寝食难安呢?大可不必。在非工作时间,你就应该放下工作,专心享受工作之余的闲暇。这个时候考虑未来不仅没有必要而且有害,转而采用享乐主义视角更为合适。
积极过去视角适合在与家人一起时引发。很多人逢年过节才有难得的机会与父母长辈团聚,这时不必急着去想新一年的计划,而是应该多想想曾经与家人一起走过的时光,这样才更有意义。

从“平衡时间观”和“延伸的当下感”这些观点出发,林德沃提出了更好地对待时间的十条建议。下面是这十条建议以及我对每一条建议的阐释:
1.生活在当下——不瞻前顾后,不左顾右盼,不患得患失;
2.严肃地对待时间——审慎、郑重地思考时间对我们的价值并用好它;
3.留意自己拥有的空间并享受它——找到自己的“独享时刻”,不要疲于奔命;
4.反思自己和其他人的时间视角——认识到自己和他人时间视角的异同,换位思考;
5.从现在出发联结过去——过去并没有远去,它对今天仍具有意义;
6.并不完全沉浸于过去——比过去更重要的是现在;
7.制订实现目标的计划——未来视角让我们的行动更加有序;
8.平衡计划和非计划时间——由于随机性和不可预见因素的影响,我们的生活并不能完全被计划,平衡计划和非计划就是在未来视角和现在视角之间找到平衡点;
9.视未来存在于当下——未来并非遥不可及,它就出现在即将到来的每一分每一秒;
10.对未来保持积极的态度——既然未来难以预测,那么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它能让我们在当下更有行动力。

五年的时间通常会越过人生的“下一个阶段”,进入“下下个阶段”。毕竟本科也就四年,大多数上班族都会在三四年内完成至少一次跳槽,或者从底层员工走上管理岗位,从恋爱到结婚生子往往也用不了五年……
如果你是一个高三学生,五年以后,可能已完成本科学业漂洋过海到美利坚求学;如果你刚懵懵懂懂收获一份甜蜜的爱情,五年以后,你的孩子可能已经趴在你的后背上玩耍。“五年”还意味着你可以去精熟一门可以傍身的技能,或者在一个学术领域完成系统性的知识储备……它意味着你可以去思考有没有可能坚持做好一件有价值的事情,甚至把它做到极致。
如果你只愿随波逐流、随遇而安,沿着最普通最一般的人生轨迹往前走,那么你就不需要提前五年去思考。但是,如果你想走出不一样的人生,做一些不一般的事,那么以五年为期,你可以为自己制定一个长期的目标,并为之做出持久而坚实的努力,你需要好好思考一下,如何通过一点一滴的人生增量,完成个人核心竞争力的锻造。
如果把五年作为做成一件事的时间跨度,那么也意味着你需要忍受头几年的挫败、煎熬和孤独,乃至别人的误解、嘲笑和攻击。这个世界上多的是短平快、付出马上就有回报的立竿见影的事,也多的是需要长期投入、靠矢志不渝的坚持才有大成的事,只不过,对前一种人们常常趋之若鹜,对后一种人们却避之唯恐不及——而正因为如此,才更有去做后一种事的必要。

就拿拖延症来举例。产生拖延症的一个原因是,“远期未来”中有一个抽象且意义重大的目标,例如“完成博士论文,拿到博士学位”,而“近期未来”则遇上了实际的阻碍和便利的替代性活动,例如阻碍是实验结果不理想,而便利的替代性活动包括成天看电影和打游戏,借此逃避阻碍。在这种状况下,人们通常的应对方式是不断地强化远期目标的意义,“完成博士学业是我的全部”“如果博士退学就真的走投无路了”,但这不仅无法解决问题,还可能因为加大了“近期未来”和“远期未来”的冲突而使问题更加严重。

高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找到真爱;学会一种有效的思维技巧;与“大牛”进行一场意味深长的谈话。
高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买一件当季流行的衣服;玩一下午手机游戏;以“扶墙进、扶墙出”的方式吃一顿自助餐。
低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练一小时书法;背诵三首诗;读懂哲学著作的一个章节;多重复一组技能练习;认真地回复一封友人的邮件。
低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挑起或参与一次网络掐架;漫无目的地刷微博;使用社交软件窥视陌生人的隐私。
反躬自省一下,可能会发现,我们平时最喜欢做的、做得最多的,是“高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其次是“低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而另两类长半衰期事件,我们或者做得很少,或者做得很不情愿,或者不具备做的条件。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碎片化和功利性等特点,使得现代人很容易陷入“两个无能”之中,一是“选择无能”,二是“执行无能”:
选择无能:就是指我们很难判断两个事情哪个更重要,比如两本书看哪一本,两个证书去考哪一个。于是就成了布吕丹的驴子,在犹豫不决中寸步难行。
执行无能:就是指我明知道这个事情很重要,但就是不去做。对广大“拖延症患者”来说,往往一个事情看上去越重要,内心的恐惧感就越大,就越容易拖,最后一事无成。
而这些状况,都可能用一条简单的行动规则来改善,我称之为“采铜法则”:
尽量少做“短半衰期”的事情。
这个法则暗含着两层含义:
1.收益值的高低无关紧要,只要不是短半衰期的事情,只要这个收益可以被累加,就尽管去做。
2. 不要只盯着那些“高大上”的事情。一些不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只要对你有长期的益处,仍旧可以去做。

可能有人会问:我们需要应对的事情多到数不胜数,到底如何判断这件事情是长半衰期还是短半衰期呢?对于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与药物的半衰期类似,一个事件的半衰期也有个体差异,也与具体完成这件事情的方式有关。同一件事情,发生在不同人的身上,其半衰期可能天差地别。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旅游。有些人旅游是走马观花、“到此一游”式的,那么半衰期可能就很短;而另一些人旅游前就会做足功课,对游览地的文化、历史和地域特点做详细了解,在游览过程中又细致入微,仔细观察当地的风物,并认真撰写游记,那么对他们来说,旅游的半衰期可能就会很长了。

长半衰期事件指南
● 积累可信的知识
● 训练实践技能
● 构建新的思维模式
● 提升审美品味
● 反思和总结个人经历
● 保持和促进健康
● 建立和维持相互信任的关系
● 寻找和获得稀缺性资源
● 探索、提出独创性的构思或者发明
● 获得高峰体验

所谓经典作品,就是具有超长半衰期的作品。意大利文学家卡尔维诺写过一篇著名的文章《为什么要读经典作品》,在这篇文章中,他这样定义经典作品:“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随后他又写道:“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从不会耗尽它要向读者说的一切东西的书。”简单地说,经典的价值,就在于你总是会从中找到新的东西,所以经典是怎么读都读不尽的。为什么经典作品会有如此魅力呢?按照我的理解,一部经典作品必然包含了某种接近“事物本质”的东西,也就是某种根源性的东西,所以世间千殊百异的人、事、物,最后都可能和这个根源性的东西发生共振。因此一部经典作品,就像一道特殊的光源,不同时代的读者去赏析它时,都会被这道光源照见内心中不曾被照亮的部分,即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去读它,也会因为想法和境遇的改变而被照亮内心中不同的地方。
投资家塔勒布在《反脆弱》一书中介绍了“林迪效应”。按照他的表述,林迪效应是指:“对于会自然消亡的事物,生命每增加一天,其预期寿命就会缩短一些。而对于不会自然消亡的事物,生命每增加一天,则可能意味着更长的预期剩余寿命。”

可是随着互联网渐渐主宰人们的生活,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忽视经典的价值。微博、朋友圈无时无刻不在刷新,人们的阅读越来越碎片化,也越来越难以保留持久的兴趣。一个全民热议的话题通常也只能维持一两天的热度,随后就归于沉寂。这些碎片化、无价值的信息实际构成了一种“信息噪音”,干扰了我们对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信息的判断。

辨认“信息噪音”有一个立竿见影的方法,就是调整评估信息价值的时间尺度。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提出记述历史的三种时间尺度,其中最长的时间尺度,关注的是一个地区的地理和气候环境;中等的时间尺度,关注的是社会和文化层面的因素;而短时间尺度,才是传统的历史学所关注的具体的历史事件。布罗代尔认为,具体的历史事件的出现,往往具有随机性,在表面现象背后,是更深刻和稳定的导致该事件发生的中、长时间尺度的因素,这些因素才是更值得历史学家记述的。
如果用这种变换时间尺度的方法,去评价我们每天接触的信息,从原本追求“即时兴奋”的信息模式切换到追求“长久受益”的信息模式,就不难把那些“噪音”辨析出来,并且过滤掉。你主动过滤掉的信息越多,也就意味着你越有富余的时间、精力甚至脑力来寻找和领会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信息。

在这种背景下,“时间管理”应运而生,还成了今天的一门显学。它教我们如何设定任务目标,如何把任务分解,如何区分重要和紧急,如何把事情列成清单并设定好时间,如何把控好自己的工作效率……这些方法无疑都有一定的作用,但只不过都是“技术层面的解决”。
所谓“技术层面的解决”,是指只对问题的表面部分实施干预,而忽视了问题深处的根源。其后果是,问题的表面部分在短暂的消失后又再次出现,甚至愈演愈烈。时间管理中提倡的很多方法,并不是要让人们逃离现代性境遇所构筑的牢笼,反而是要对其加以技术性强化,教会我们更精细、更严苛地分割生命时间。
我们原本就是因为快而痛苦,可时间管理却教我们如何更快。
通过让自己更快来赶上外部环境的快,表面上来看也有几分道理。可穷究起来,却是难以成真的海市蜃楼,因为完成一件事情的复杂程度往往超过我们的想象。无怪乎计算机科学家侯世达(Douglas Hofstadter)在其名著《哥德尔、艾舍尔、巴赫——集异璧之大成》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侯世达定律:“实际做事花费的时间总是比预期的要长,即使预期中考虑了侯世达定律。”

时间的“快”和“慢”也常常对应着时间的“深”和“浅”。社会学家曾发现过一个“时间悖论”:半个多世纪以来,人们可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总体上一直呈增加的趋势,但人们主观上却觉得自己的闲暇时间在减少,也就是说,人们实际拥有的时间越多,主观感受拥有的时间却越少。为什么呢?这正好可以用时间使用的深度来解释。
同样是安排闲暇的时间,坐在电视机前看电视的“被动式休闲”所带给人的满足感,就远远不如从事一项自己的业余爱好所带来的满足感。在看电视时,我们可以同时嗑瓜子、玩手机、跟人聊天,我们并没有倾情投入;而在进行写作、绘画等一些创造性的活动时,则可以完全沉浸其中,甚至进入“心流”的状态。所以说,我们从闲暇中获得放松和满足的程度并不取决于闲暇时间的长度,而是取决于其质量。
“心流”(flow)这个由心理学家齐克森米哈里创立的概念已经渐渐为大众所熟知,它是指人全情投入于一件事中的状态。在心流发生时,人心无旁骛、全神贯注,甚至忘记了自己的存在,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在这个过程中,人会获得很大的满足感。当然,人也不可能一直处于心流状态中,也需要很简单地放松、闲适,只不过,在时间的“深”与“浅”之间需要某种平衡。获得高质量的休闲满足其实很简单,就是:
找到并保持至少一项长期的业余爱好。

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和投资家沃伦·巴菲特是多年的好友。盖茨曾回忆说,他第一次见巴菲特时,发现巴菲特的日程表稀稀疏疏,几乎是一片空白,感到大惑不解。巴菲特解释说,必须擅长说“不”,以便于去做那些真正特别的事情。盖茨觉得这是巴菲特教给他的重要一课。

决策心理学认为,人在面临选择时,通常会采用“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所谓满意原则,就是人会从自己最熟悉的待选项开始逐一进行考察,如果考察到一个满足内心标准的选项,就会采纳这个选项,余下的选项就废弃了,而并不是对比所有待选项,然后选出其中最好的。因此,一个人会不会做出一个尽量好的选择,跟他所采纳的标准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内心的标准比较低,那么很快就会找到一个满足标准的选项,而这个选项很可能在所有选项中并不优越;如果内心的标准比较高,那么就会多比较一些选项,最后选中的那个选项就会更好。

在求学的过程中,设定高标准也很重要。很多大一新生来到大学后,从原来要求严苛的高中学习中解放出来,一时间不知道怎么适应大学生活,整天耽于玩乐,荒废了学业。本来他们完全可以选择认真地对待学习,可是他们却选择了相反的大学之路,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在心中设立一个比较高的标准。
特别是那些考入二三流大学的学生,在这方面的问题可能更加严重,因为高考本身带来的挫败感、二三流高校学生的身份设定及环境暗示、不称职的老师引发的失望以及同学间放任自流气氛的带动作用,都容易让他们在一个低标准下,自觉“满意”地度过每一天。
一个成熟的人,他的标准来自他的内心,而大多数人,却受环境所左右。一个年轻人,进入一所不那么优秀的高校,对自己的标准会不由自主地降低以适应这个环境,减少自身与环境的冲突,而这种做法对他们的人生也许是致命的。一个二三流大学的学生,能够勇敢地以“985”高校学生中的中档乃至高档水准来要求自己才是更恰当的做法,他也一定会从中受益。

如果心中有了更高的标准,他甚至可以选择“炒掉”自己的学校、专业,打破旧环境的束缚,寻找更高层次的新环境,比如选择做这些事:
1.选择网络上高水平的在线课程,不选择本校水平稀烂的课程;
2.选择国内或国外优秀的教材,不选择国内某些拼凑而成的注水教材;
3.选择与最优秀的同学或学长交流,不选择与班级里成天玩乐的同学为伍;
4.选择参加具有挑战性的各类竞赛,不选择只满足于完成基本的课程作业;

当我们在人生中遇到某个无法摆脱的僵局时,先不妨试试这三步:
1.找出潜意识中的隐含假设;
2.识别隐含假设中的不合理性,进行校正;
3.形成新的更灵活的思维框架,在此基础上思考出“可能选项”并进行尝试。
对于刚才的三位求助者,我找到了他们各自不同的隐含假设。还有一些隐含假设,潜藏在很多人的思想深处,具有相当大的普遍性。如果能把它们事先找出来,可以让更多人提早防备人生困局的发生。为此,我初步归纳了四个典型的有关人生选择的隐含假设:
第一个典型的隐含假设是“赛道假设”。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就是赛道假设的体现。暗自认同赛道假设的人,认为人生就是一场漫长的比赛,比赛的项目是设定好的,而获胜者寥寥无几。于是他们就容易陷入对竞争的焦虑和对失败的恐惧中。他们可能由于害怕失败而不敢尝试、不敢试错,只能战战兢兢、亦步亦趋地在一个被外界固化了的轨道上不停地跑着。
第二个隐含假设是“低关联假设”。暗自认同这种假设的人认为,人生的种种经历之间相互独立,不存在什么关联。比如很多人小时候学过画画,但是长大后就再也不画了,他们不会想到,这些绘画基础对于在职场中运用视觉化思考很有帮助。正如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那个著名的演讲中所说,人生就是一个连点成线的过程,有些经历也许一开始看不到它的意义所在,但也许若干年后便会发挥其特有的作用。
第三个隐含假设是心理学中讲的“僵固型心智”(fixed mindset)。暗自认同这种假设的人会用一种固定的眼光看待自己的能力,其中很多人会认为自己的天赋不够,或者智商平平,于是在遇到一些挫折时就自怨自艾,失去了继续努力的勇气。与之相对的是“成长型心智”(growth mindset),拥有这种心智的人认为智力和才能是可以通过努力不断增长的,因而并不惧怕短期的失败,反而会愈挫愈勇,这样的人往往能获得更高的成就。
第四个隐含假设是“零和博弈”。暗自认同零和博弈假设的人,在人与人的竞争中,更倾向于从别人那里争夺利益,而很少去构想双赢的方案。针对这种思维,《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作者史蒂芬·柯维专门写了一本书《第3选择》,倡导在 “你的方法”和“我的方法”之外,应该努力寻找一个“我们的方法”,通过这个“第3选择”,参与的双方可以实现协同和双赢。

美国有一位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叫罗伯特·朗(Robert Lang),他在加州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接受教育,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后又去了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工作。让人感到惊奇的是,在作为一名物理学家工作了几年之后,他突然辞去工作,全身心投入到从幼年起就非常热爱的折纸艺术中。其实,那时他已是一位世界顶尖的折纸艺术家,一件作品可以卖几万美元,作品的复杂和精美程度甚至超过了一直以来在这一领域占统治地位的日本折纸家。
他是如何从一位物理学家变成一名折纸艺术家,把儿时的爱好最后变成自己的职业的呢?一方面的原因是,他从没有舍弃过自己的爱好,一直在业余时间探索折纸艺术;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发现一件复杂的折纸作品,需要借助数学工具的分析才能完成,所以他就把他的数学能力“嫁接”到了折纸这个领域。凭借他强大的数学功底,历经多年尝试,他终于成为了世界顶尖的折纸艺术家。
罗伯特·朗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固然某一项能力有直接相关的任务类型与之对应,但与此同时,能力也是可以迁移的,它也可以在某些你尚未发现的领域有用武之地。当你处在才能无法发挥的境地时,试着寻找施展你既有能力的其他可能性,为你的能力找到新的适用空间。这不失为寻找人生出口的一个方法。

一般人在做选择时,很难做到精细化思考,这是人的天性使然。管理学和心理学大师詹姆斯·马奇(James March)在名作《决策是如何产生的》一书中写道:“对现实世界中决策的研究表明,并不是所有的备选方案都是已知的,并不是所有的结果都要考虑,并不是所有的偏好都在同一时间出现。”大多数时候,我们只是粗略地审查易得的、显然的选项,一旦找到合格的选项后就停止对其他选项的探寻。

下面是职业咨询专家金树人老师在《生涯咨询与辅导》一书中列出的“职业价值”,可以让我们考虑工作问题时更加全面:
1.冒险:工作充满挑战,需要冒险
2.权威:在工作上运用自己的职位控制别人
3.竞争:工作中必须经常与人竞争
4.创造性与自我表达:在工作中经常能运用想象力,做自己想做的事,说自己想说的话
5.弹性时间:可以自行决定工作的时间
6.助人:能够对别人的困难提供直接的帮助
7.收入:工作能够赚大钱
8.独立:自己有充分的自主权,决定要做什么和怎样做
9.影响他人:工作上能影响他人的意见或决定
10.智性刺激:工作本身需要相当程度的思考与推理
11.领导:在工作中能够指导、管理、监督他人
12.户外工作:工作的地点在户外
13.说服:工作的性质是说服他人行事
14.劳动:工作需要用到许多体力劳动
15.声望:工作能使自己在别人面前、在邻里之中有地位、有尊严
16.公共关注:工作能使自己很快地得到别人的注意
17.公共接触:工作需要经常与公众接触
18.认可:工作有利于自己变成公众人物
19.研究:工作上能发现新的东西然后应用它
20.例行性:工作有着固定的流程,不必经常改变
21.季节性:只在每一年的固定时段才工作
22.旅行:工作需要经常旅行
23.变异性:工作的职责经常更改
24.照顾小孩:工作的对象是孩童
25.手部操作:工作中大部分需要用到手部的动作
26.机械操作:工作中大部分需要运用到机械等设备的操作
27.数字运算:工作中大部分需要运用到统计学或数学
此外,我还认为以下几个方面也需要加以考虑:
1.培训指导:有优秀的导师或主管进行一对一指导或可参加有体系的培训
2.工作强度:工作需要经常性地加班,工作节奏快
3.团队氛围:和谐、富有生产力的团队氛围
4.考评制度:有公正、透明、合理的绩效考评制度
5.晋升空间:公司为员工提供合理的职业上升通道
6.工作环境:公司为员工提供舒适、环保、健康的工作环境
7.食物:员工在上班期间能获得营养、健康、美味的食物
8.艺术性:工作内容与艺术审美相关,以顺带获得审美愉悦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从理论出发不一定能指导实践,只有在实践中通过反思积累的知识才能指导实践。“行动科学”对这个论点有比较深入的阐述。组织行为学家克里斯·阿吉里斯在《行动科学》一书中写道,科学理论诞生于“维持其他变量恒定”的理想情境,而实际的问题则处于一个多种因素互相作用、相互依存又互相冲突的“复杂场域”中,并且具有某种独特性。事实上,当人在解决现实问题时,更依赖于隐性的知识和隐性的推理。行动科学的另一位大师唐纳德·舍恩认为,“三思而后行”并不一定正确,很多时候甚至可以是“行动先于思考”的,因为“人们的机智行动是高度技巧及复杂推理而形成的,而其中绝大多数又都是隐性的”,因此在行动之后反思,可能会反过来发展我们的认识。
在日本知识管理大师野中郁次郎看来,我们行动中蕴含的知识属于不易用语言表达的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比如一个拉面师傅怎样才能拉出很细的面条,这些技巧蕴含在他的动作中,但要他说出来恐怕就没那么容易了,而书本中的知识属于可用语言清晰表达的显性知识。他还认为,知识创造的过程,其实是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相互转化的过程。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类似于知识的内化,即通过实际的练习来掌握书中的知识,而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化,则是知识的显化。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我们对行动进行细致的反思,把那些原本并非用语言承载的知识,用语言归纳和总结出来。而这些知识一旦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就容易被重复使用和迁移到其他应用场景中。

我们置身在这个世界中,目光所及,看到的只是一个个表象。如果要透过表象看到更多,就需要付出更多的观察和思考。在表象之上,是经由归纳抽象出来的经验、假设和模型;在表象之下,是大量更加真实与繁密的细节性信息。那么反思和行动,就成了在这三者之间折返的桥梁;反思和行动越多,我们就越能从表象过渡到更多的抽象理念和具象事实。

在做完一件事后,我们应该怎么反思呢?我觉得至少可以从下面这几个方面来进行:

  • 信息
    在做这件事时我利用了哪些信息?其中哪些信息是最关键的?
    这些信息是从哪些渠道中得来的?哪些渠道被证明是很有价值的?
    我可能遗漏了哪些信息?这些信息可以怎么得到?
  • 预期
    在做事之前,是否对事情的过程和结果形成了正确的预期?
    我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预期?是什么造成了预期和事实之间的偏差?
    我的预期是否促进或者阻碍了事情的进程?今后应该如何管理自己的预期?
  • 结果
    怎样描述这件事的结果?怎样评价这件事的结果?
    在描述和评价这件事的结果时我用了哪些指标?这些指标是否需要改进?
    结果需要哪些改进?如何改进?
  • 进度
    事件的进度合适吗,是太快了还是太慢了?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当进度出现问题时使用了哪些手段进行干预?效果如何?为什么效果理想或者不理想?
  • 工具
    在完成这件事情的过程中,我使用了哪些工具?
    哪些工具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哪些工具起到了阻碍作用?
    如何改进现有的工具使其发挥更好的功效?
  • 情绪
    在做事的过程中我的情绪状态是什么样的?是否出现过情绪失控的情况?是什么引发的?
    我是否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情绪?在这期间使用了什么方法?是否需要改进?
  • 阻碍
    在做事的过程中我遇到了哪些阻碍?其中最重大的阻碍是什么?
    我是如何应对这些阻碍的?取得了什么效果?
    这些阻碍中哪些会长期存在?我需要通过什么持续的努力来减少这些阻碍?
  • 优势
    在做事的过程中,我发挥了什么样的优势?是否有什么优势还没有利用和发挥的?
    在做事的过程中,我的主要收获有哪些?我的哪些知识和能力得到了提升?
    我可以向做同类事情的其他人学习什么?他们有哪些优势是我不具备的?
  • 缺憾
    在做事的过程中,我的遗憾有哪些?最大的遗憾是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个遗憾?
    在做事的过程中,我暴露了哪些缺点?其中哪些缺点是必须且迫切需要改正的?
    关于这件事,别人对我有什么批评和评价?他们的批评有哪些可取之处?
  • 意义
    这件事对我来说最大的意义是什么?对我的短期生活和长期生活分别有什么影响?
    这件事对周围人、对社会、对整个世界和对地球的意义分别是什么?
    我发现了哪些意想不到的意义?
    如何过滤没有价值的信息?
    精选可信赖的信息源

要过滤出好的信息,首先要找到好的信息源。好的信息源具有好的“信息品味”:它们往往有确定的内容主题和范围,专注于某个领域;它们能一直提供高质量的、具有深度的内容,宁缺毋滥;它们能提供独家的信息,绝不随声附和;它们能获得所在领域内多位资深专家的推荐;它们可能也会推送一些营销性的内容,但一定会有所节制,不会夸大其词;另外,经过第三方审核或者担负法律责任的内容也是较为可信的,比如学术期刊的论文、上市公司的年报、统计年鉴等。这些都是我们辨别可信赖信息源的参考指标。

  • 不追逐当下流行或过热的信息
    疏离流行或过热的信息,可以屏蔽掉大部分噪声。网络上的热门话题多半是人为制造的营销性话题,通过迎合人们的猎奇心态来博取眼球。这些内容通常没有关注的必要。还有很多看上去很重大的事件诸如节庆、仪式、比赛、活动等,除了那些与你爱好相关的,大多数也与你没什么关系。它们如同盛大华丽的焰火,使人群兴奋喧闹,随后就归于平静。著名的广告创意家史蒂夫·哈里森(Steve Harrison)说,他非常反感那些以参加广告比赛拿奖为目标的创意团队,因为他们会追逐某些“时兴的套路”,跟风、从众,因此,要想变得更有创意,就得把《戛纳国际广告节获奖作品年刊》之类的书给扔掉。
  • 重事实信息,轻观点和评论
    事实信息是我们思考的基础材料,而各种观点和评论虽然有时会给我们以启发,但也会牵引我们的头脑,把我们搞得晕头转向。在互联网上,任何人都可以发表观点。一个人可以洋洋洒洒写下一大篇,不过是为了反复强调一个肤浅或者错误的观点,而要辨识它们,又要耗费我们大量的时间。相反,主动搜集和获取事实性材料就很有必要,以这些事实性内容为基础,我们可以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独特观点。事实信息既包括基于大样本调查得到的数据,也包括深入的、富含细节的描述性信息,我们获得的事实信息越全面、深入,我们的观点就越可能完备、准确。
  • 定期闭关,屏蔽外界纷扰
    比尔·盖茨可能是地球上最忙碌的人之一了,多年来,他既要主持巨无霸企业微软公司,还要负责盖茨基金会的慈善工作。可即便如此,他仍保持了一个习惯:每年抽出两个星期的时间闭关,也就是一个人待在一个地方,只看书和思考,不允许任何人因为任何事情打搅他。就好像,一个飞速奔跑的人,在风雨交加雷声大作的森林里,走进一座无人居住的小木屋,砰的一声把门关上,所有的声响被关在了屋外,世界突然安静了,思考就此开始。

国画大家齐白石先生的成才经历能给我们很多启发。齐白石出生于1864年,湖南湘潭人,原名纯芝。他的家庭并不富裕,所以16岁开始拜师学习雕花木工,贴补家用。齐白石的木工师傅手艺很好,而他又认真好学,所以他的手艺也越来越好。又由于经常跟着师傅在外面做活,四处跑,也在那个地方渐渐有了些名气。
齐白石学手艺,不仅勤动手,更善动脑。他发现,师傅雕的花,以及其他木工做的,翻来覆去就几个固定的式样,什么“麒麟送子”“状元及第”,没什么新意。于是他就搞了些创新,把国画里其他的一些元素如虫草、花鸟等迁移到木雕里。起初只是试探,没想到雕出来的这些新品,颇受大家欢迎。
这种经历让他对国画有了强烈的兴趣,但没有人教他画,而他能看到的国画画册也是比较初级的,所以他一直无法真正入门学画。
直到20岁的一天,齐白石在一个主顾家里干活时,发现了一套《芥子园画谱》。《芥子园画谱》是一套非常经典的国画教科书。一个想学画的人看到一套画谱,就如同一个想学武的人看到了一套武功秘籍,如获至宝。可是这套书是别人的,在当时又很稀少珍贵,他没法从别处得到。于是只能向书主借来,用薄竹纸覆在书页上,描红一般把原画一笔一笔勾描在竹纸上。就这样勾画了足有半年,画了16册,才悉数描完,然后再把原书交还。接下来的五年,齐白石靠这套勾描出来的《芥子园画谱》做木雕,并且闲时也反反复复将书拿出来临摹,勤学苦练,他画画的底子就这么打了下来。后来齐白石的画在当地出了名,引来名画家收他为徒。有了专业指导后,齐白石的画技更上一层楼,终于成了一代国画大家。

历史学家罗尔纲年轻时曾担任过胡适先生的助理,受胡适言传身教颇多,他回忆说胡适先生令他最为受益的教诲就是三个字:“不苟且。”什么是“不苟且”呢?胡适说,不苟且就是“狷介”。胡适认为,狷介不仅是一种德行,也是一种做学问的品格,也就是“一丝一毫不草率不苟且的工作习惯”。

如果不是李纳斯·托瓦兹(Linus Torvalds)一不小心搞坏了自己原来电脑中的Minix操作系统,那么他独自开发的Linux系统可能就会止步于一个非常原始的版本,变成一个被早早废弃的实验项目了。那是1991年底的事,就在三四个月前李纳斯刚刚在一个技术小圈子里发布了第一版Linux系统。他开发这个系统原本只是出于兴趣和好奇,已开发出的这个初始版本也非常简单,只能执行一些基本的功能,他打算不久后就结束这项工作。可是由于一次操作上的失误,他原本用于开发Linux系统的Minix系统环境被损坏了,这意味着如果想要完成Linux开发的扫尾工作,要么重新安装Minix系统,要么直接在Linux系统中进行开发。本来用Linux开发Linux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之前李纳斯从来没有这样实践过,原因可能是Minix系统更加成熟和强大一些,他自己用起来也更加得心应手。最终李纳斯决定尝试一下新的挑战,他没有重新安装Minix系统,而是直接在Linux系统中进行开发。这就意味着,这个诞生不久的Linux不再只是个用来摆弄的玩具,而是能发挥实际用处的工具了。没想到一发不可收拾,随着使用Linux越来越频繁和深入,李纳斯一点一点地给这个系统增加新的功能,升级原来的架构设计,同时又开放给越来越多的人开发和使用,终于使得Linux成为了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开源操作系统。

国外一些教育专家曾试验过,人为设置严苛的挑战会对个人的潜能带来什么样的激发作用。斯坦福大学的创新学教授蒂娜·齐莉格(Tina Seelig)曾做过一个实验。她把班里的学生分成14个小组,每个组只有5美元的“创业资金”和2个小时来赚钱,最后各组要向全班进行展示所赚金额,决出赚钱最多的队伍。这个任务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的创造力,他们想出五花八门的主意,去完成这个挑战:最后,获胜队竟然赚到了650美元,各队的平均利润率也达到了4000%!一个小组的做法是在学生宿舍门口支一个摊位,免费检测自行车轮胎的气压,如果充气则收取一美元的费用,结果发现同学们不仅频频光顾,而且对这项便民措施非常感激,于是这个小组在一小时后改变策略,把固定收费变为自愿付款,结果营业额提升更快,最后赚了几百美元。还有个小组更绝,干脆把3分钟的PK展示时间卖给了一家公司,让他们在课堂上播放招聘广告,结果这个小组拔得头筹、轻松夺冠……

以英语学习为例,很多人主要的英语学习活动就是背单词,可单词背得再多,也只是量的积累,在挑战的难度上只是维持在同一个水平,并没有往上攀升。而反过来,著名的英语脱口秀译者谷大白话的英语学习之路就可以给我们很好的启示。谷大白话原来学的中医专业,和英文风马牛不相及,可是他因为个人兴趣开始自学英语。早期他和很多人一样,背单词、考托福、考GRE,当这些挑战都完成后,他开始听英语电台(VOA、BBC)。刚开始听英语广播,他感觉实在是太难了,但他硬着头皮扛了下来。苦练几个月后,他发现自己再听英语广播一点都不觉得难了。而且他发现,英语广播发音规范、语速适中,有规律可循,也容易练出来。换成别人,可能就到此为止了,可他偏不,他开始了挑战更有难度的任务:听有各种地方口音的英文,就这样听了几个月后,他又觉得这不难了。紧接着,他开始观看英语脱口秀,脱口秀的特点是不仅语速快,而且穿插了很多俚语,这些俚语有时连Google都搜不到,只有凭借深厚的文化背景加上查找很多资料后才可能理解,可最后,谷大白话连这个堡垒都攻克了,他听译出了大量很少有人能译出的英文脱口秀节目。
在整个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谷大白话一直在进行自我挑战,他不满足于常规的英语学习方法,而是不断地去进行更高难度的训练。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他是在用“死磕”的精神学英语。如果用挑战的观点来看,他就是用“挑战阶梯”来学习,推着自己快速往前走。可想而知,在这个过程中,谷大白话经历了多少失败、挫折、苦闷,而如果他像其他大多数英语学习者一样,满足于完成“标准动作”,则根本不必经历这些,但也正是这样的挫折和失败,加速了他的成长。我想千千万万学英语的中国人,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却没有得到很好的结果,原因可能并不在于他们的时间花得不够,或者天赋不行,而是没有胆量和勇气去挑战高难度的学习任务,让自己停留在常规性任务里,最后取得的成果就和谷大白话有了天壤之别。

据一位美国教育家统计的数据可知,“在全世界今年入学的新生中,有65%的人在未来将会从事现在还不存在的职业”。那么这些职业所需的知识和能力怎么可能在学校里学到呢?二是高校中讲授的内容脱离应用环境,教师缺乏实操经验,很多领域的知识是基于实践的,而国内高校教师的职称评定主要是看论文发表的情况,一个学术水平很高的老师,很可能并没有将所学知识应用在实际中的经验。而在高校中求学的学生,大部分还是得走出校门,去做应用型的工作,这意味着老师们并没有能力来引导他们如何学以致用。

综观许多学有所成的大家,他们一方面有着几十年如一日的研究主线,但与此同时也对其他领域的知识和机会保持着好奇和探索的欲望。以需求层次理论而闻名于世的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没有任何门户之见,总是不断地去接触和了解心理学的不同分支以及与心理学关系密切的学科,所以他一生中从事过多个领域的研究,包括灵长类动物的比较心理学研究、性心理学研究、精神分析、格式塔心理学、人类学、管理学、存在主义哲学和禅宗思想,也正是这样多方面的涉猎,他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才逐渐成型,并发展成一个重要的心理学流派。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写过一篇著名的文章,叫《自我管理》。在这篇文章中,他介绍了一个自己亲自实践了20年的方法,叫“反馈分析法”。这种方法很简单,就是自己做出一个选择的同时,写下自己期望的结果,然后等待若干个月后,再用实际的结果与之前期望的结果相对照。德鲁克认为,通过这种方法,人们就可以发现自己的优势,同时也可以了解到“哪些工作是他们尤其不能胜任的”,从而确定他们“不具有优势和不能涉足的领域”。

人类历史上很多超凡的智者已经找到了许多将“现实世界”与“理论世界”结合起来的方法,在其中我发现了下面从“理论输入”到“现实输出”代表性模式。
投资家查理·芒格的模式,是五种广泛吸收多个学科(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工程学等)的知识,把这些学科最基本的模型作为他分析和判断现实问题的思维工具,进行拉网排查式的全角度分析,思考多个复杂因素所形成的共振,最后得到一个完整、全面和深刻的分析结果。在这种模式下,很多理论性的知识被理所当然地、频繁地跨学科使用,并在现实问题的解析中发挥奇效,与没有多学科知识背景的投资者相比,芒格能更为深入地洞察这些投资问题的内在结构和本质特征,从而提出超越市场的投资判断。
经济学家张五常的模式,是从“现实输入”到“理论输出”亲自去观察、亲身去实践市场中真实的经济行为,从对真实世界的洞察中获得经济学的理论洞见。与那些书斋式学者相比,他能发现和分析更复杂多变的经济现象,并把这些现象带入经济学研究的理论视域中。比如他曾经两次在除夕夜到街头卖橘子,体会不同时点、天气和其他因素的变化下,交易双方讨价还价的情势变化;他还在自己的海边别墅旁养殖生蚝、三文鱼等水产,然后分析流动和非流动的自然生物的产权问题。这种从现实世界中获取理论智慧的方式,正好和查理 · 芒格从理论世界获取现实智慧的方式相映成趣,为我们展示了两种互补的嫁接理论和现实桥梁的方法。
投资家、《黑天鹅》一书的作者纳西姆·塔勒布的模式,是从理论和现实中交替学习。塔勒布是穿梭在学术和商业之间的思想家,他毕业于沃顿商学院,是资深的数量金融交易员,也是纽约大学库朗数学研究所的研究员,而他从小至今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哲学家,他精通多国语言,广泛涉猎哲学、逻辑学、历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著作。他的黑天鹅思想既是他对现实世界特别是人类历史上的极端事件加以深刻洞察的结果,又是多学科思想的融合。在他的《黑天鹅》一书中,可以看到他吸纳了彭加勒的科学哲学思想、卡尔·波普尔的怀疑主义思想、丹尼尔·卡尼曼的行为经济学思想以及曼德尔布罗特的分形几何学思想,还有帕斯卡、休谟、洛克、哈耶克、蒙田、丹尼特、奎因等人的思想智慧。塔勒布的人生历程生动地展现了这样一种路径的可行性:从现实和历史中提问,在思想的海洋中寻觅,在实践中验证,又在写作中升华。
理查德·费曼不仅是一位蜚声全球的物理学大师,也是一位教育家,因为他总是能把非常抽象的物理学概念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或者精巧的现场实验展现出来,并且让学生从深层次上领会这些概念。所以他既能作重大的理论创新,又能在现实中游刃有余。在他的眼中,物理学绝不是枯燥乏味的理论陈述,而是活生生的生活世界的一部分。他所著的《费曼物理学讲义》是历史上最成功的物理学教科书,历经数十年畅销不衰。他还特别善于用图形和图表来展现抽象的过程,他发明的“费曼图”,提供了对量子过程进行可视化表达的方法,至今已成为全世界粒子物理学家的工作语言。费曼给我的最大启示,就是抽象的理论和生动的现实之间是可以没有边界的,如果有人觉得存在边界的话,恰是因为他的知识和思考尚不足以洞见两者深处的关联;相反,如果一个人可以用经验来表达理论,用具象来表达抽象,正好说明,他很可能是一位非同寻常的思想家。
侯孝贤导演有一个特殊的本事,就是“读人”。凡是他交往过的人,他都会悉心观察,像读一本书一样去读他们,特别是那些看上去有些奇奇怪怪的人,更是会引发他强烈的“阅读”兴趣。想必,这位大导演,一定是把他遇见的所有人当成了一个巨大的素材库,通过分析、解码、变异,再融合到他的电影中,去把电影中的人物给异常真实地塑造出来。与从书本中获取灵感相比,侯孝贤更善于从现实的经验中获得智慧,获得第一手的信息和灵感,这种解码现实的功夫很值得学习。所以他的模式是从现实中学习又回馈到现实中。
归纳以上五位人物的方法,可以总结出一条具有操作性的建议:在现实世界中思考理论问题,在理论世界中思考现实问题。

48岁的苏格兰人苏珊·波伊尔(Susan Boyle)2009年参加了选秀节目《英国达人秀》而一举爆红,这位苏珊大妈演唱《我曾有梦》(I Dreamed a Dream)的视频在全世界的网络上竞相传播,几个月后她的专辑拿到了当年全球销量冠军。几乎每个人都喜欢苏珊大妈,因为你再也找不到这样一位胖胖的、萌萌的、坚持梦想又有一副好嗓子的大妈了。
在苏珊大妈之后,再没有出现第二个同类型歌手,没有出现诸如“玛丽大妈”“珍妮大妈”或者“托尼大叔”“迈克大叔”,苏珊大妈的成功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她之所以能被很多人喜爱,是因为她太独特、太反常规了,而任何对苏珊大妈的模仿都必然无法再次创造出这种独特性。
本来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你有自己的志向、经历、喜好、品味、才能和运气,你完全可以把写出一本精彩绝伦的小说作为毕生的目标,而不是那个折磨人的早日实现“财务自由”的目标;你也可以选择一份轻松愉悦的工作,而不是成为一个每天承受巨大压力、被时间追着跑的创业者。在生活方式上,你可以选择结婚;你也可以选择独身主义,一辈子不结婚;或者丁克,结婚但不生孩子,虽然也许我们作出这些选择会承受巨大的社会压力,但是我们有根据自己的内心需要独立选择自己人生、不受外部影响的权利。

硅谷著名的风险投资家彼得·蒂尔在面试应聘者时都会问一个问题:“在什么重要问题上你与其他人有不同看法?”蒂尔认为这个问题实际上很难,因为每个人都在学校里接受过长期的教育,被灌输了许多被普遍认可的知识和想法,要形成与其他人不一样的想法是非常难得的,既需要智慧也需要勇气。而蒂尔就是要寻找这样独特的人。

让自己变得独特是通向成功的必要条件。下面是我总结的具有心智独特性的人所具有的优势:
1.在主流观点之外洞察出别人未曾发现的机会;
2.形成个人核心竞争力,避免低层次的同质化竞争,使自己不可替代;
3.拒绝他人和大众给自己贴上的标签,以更开放和自由的心态发展自己;
4.因为不必迎合社会主流而节约了大量时间精力,可以专注于做好自己的事情;
5.为大众带来新鲜的见解和启发,形成对公众的影响力;
6.具有更高的可辨识性,更易于形成个人品牌;
7.吸引到其他独特而优秀的人,与他们成为朋友或者合作伙伴。

高中时代,在高考的重压下,学生们普遍在情绪上有一种叛逆、逃脱或者释放的倾向。其中的一部分学生寄望于课本外的世界,相较于其他人,他们有更丰富的知识、更宏大的关切主题,而这些很容易帮助他们树立起优秀甚至“才子”的形象,而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这些会给他们造成极大的心理满足,并可一定程度上缓解高考带来的焦虑。大学时代的游戏规则全然换了一套,“心忧天下”不再是一种可以获得社会认同感的行为,而大学中评价标准的多元化突然让他们变得无所适从,于是他们不知道到底应该怎样表现才能保持之前的光辉形象,所以就干脆自我放纵、自暴自弃起来。他们没有树立起一个坚强的内核,一个由自我认同、自我接纳所构筑的坚强内核。当缺少可以让内心安稳下来的独立标准时,每个人只能随波逐流。而只有逃脱献媚于他人的牢笼,才能真正获得自由。

同时,完成一件“酷”的事往往意味着去发现或者重新发现事物的价值。这些酷事,并非专指那些可以向他人“炫酷”的事,也可以是任何一件平常的事,只要你留意它不为人关注的一面,就能挖掘出超出平常的意义,就能把它们变成一件酷事。日本哲学家高桥哲哉说“哲学式的思考就是怀疑理所当然的事物”,类似地,选择做酷的事就是怀疑理所当然的生活。读一本时下流行的小说,并不是一件酷事,但如果你能把这部小说的寓意做出一番别具一格的解读并写成文章,就成了一件酷事;做一顿饭,并不是一件酷事,但是如果你能创造性地把中西餐的做法融汇在一起,发明几道新式菜肴,就成了一件酷事;给学生上课,并不是一件酷事,但是如果你不仅能把知识生动活泼地展现出来,还能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激发起他们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就成了一件酷事;做一个卡车司机并不是一件酷事,但是有一位名叫孔龙震的卡车司机,却酷得不行,他以一种狂热的态度来作画,把自己独特的职业感悟和对美的理解融进了他的作品,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其作品也具有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
“酷”的反面不是“不酷”,不酷只是生活的常态。“酷”的反面是“无味”,“无味”就是重复无价值或价值被掏空的事物,如现在在晚会上表演《小苹果》 就是典型的“无味”。
最后,当我们避开了追求社会认同的陷阱,也意识到去做酷事的价值以后,我们可能便走上了因独特而成功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下面七个方法能够助我们一臂之力:
1.抗拒自己的欲望,或者延迟满足欲望;
2.质疑貌似最可信的言论,不盲从任何人;
3.屏蔽流行信息,或者只在固定的时段接收流行信息;
4.思考最不可能的事,为其发展出可能性;
5.保留和发展自己的“怪癖”,并将其发展成自己的竞争力;
6.为小事物狂热,并在小事物中发现大世界;
7.开展思想试验和行动试验,让思想和行动相互激发。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6,378评论 6 48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8,356评论 2 38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2,702评论 0 342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5,259评论 1 279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4,263评论 5 371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036评论 1 28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349评论 3 40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979评论 0 25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3,469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938评论 2 32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059评论 1 33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703评论 4 32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257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262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485评论 1 262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501评论 2 354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792评论 2 34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本书的副标题:如何成为一个厉害的人 这里要吐槽下kindle,做笔记很不方便格式完全不能理解。 这本书,给我印象最...
    社会王1222阅读 848评论 0 3
  • 花了大概五天时间看完这本书吧,这本书很早就下载下来了,之前略微翻了一下目录,感觉和之前看的古典老师的拆掉思维的墙,...
    进击的量子熊猫阅读 583评论 0 2
  • 一、一个人应该如何对待时间?《精进》作者采铜对这个问题给出的答案,来自一代学人梁漱溟先生对于人生态度的解读:“郑重...
    玫兰妮阅读 769评论 0 0
  • 撰文:夕颜 | 夕颜1977 把活着的每一天看作生命的最后一天.——海伦·凯勒 1 所谓意义 时间证明了什么? 时...
    夕颜1977阅读 1,299评论 6 12
  • 故事的开始很简单,2段故事。主人公暂且称S和Z姑娘 1、S的故事 这还是我第一次从S姑娘口中如此赞赏一个人“他...
    silence番茄张阅读 26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