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作为电影的要素,画面与对白都有着各自不同的表现力。有的电影话多得就像《安妮霍尔》,却从没有人嫌它话多;有的电影则安静得如同《刺客聂隐娘》,仍有无数人为它叫绝。因此,更多选择,更多欢乐,取舍不同,唯效果耳。
电影的表现力主要体现在镜头、场景调度、声音、表演、故事等元素的有机组合。无论是画面(镜头、场景调度等)还是旁白(严格来说是对白和独白)都是以上元素的一部分。因此,无论在你看来哪一部分使用过多,都应该是导演深思熟虑后选择用来表现电影的手法。而电影的具体效果如何,则要看导演的功力和大众审美的喜好了。
在19世纪末期,电影诞生于无声的默片,而后经发展产生了配乐,随后出现了带有配音的有声电影。在20世纪初期有声电影诞生之初,甚至有评论家担忧声音的出现会毁掉电影。然而事实证明,完全不是这样。声音(音乐、旁白、特效)为电影带了更鲜活的生命力,使得电影艺术在总结人类文明价值的层面上达到了新的高度。
在电影艺术发展过程中,“画面”的表现力同样也产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景框内的要素组成了电影中的世界。在景框中,导演可以通过各式的镜头,严谨的构图,运用不同风格的场景调度,能微妙且精确地表现各种人类情感、场景氛围和心理状态。所谓“画面”能够一定程度上给观众提供足够的信息。甚至,画面能从更高的精神层次上表达一些信息。因此,“画面”实际上在电影表达中已经拥有格外分量的“话语权”。
同时,电影又作为一种表演的艺术,其与戏剧的渊源使得语言在电影中也占据了另外一席之地。语言在电影中可以分为对白和独白。
独白(旁白)实际上在纪录片中应用颇多,这主要因其能提供丰富的事实信息。在剧情片中,旁白往往能给观众提供一个全知的视角。在大时间尺度的电影中,能起到“浓缩”时间的作用,同时为观众带出故事背景并为场景的转接做铺垫。另外一点,旁白会使得电影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讲述这个故事角色往往决定剧情的基调和结局,体现了很浓的宿命的意味。
在电影中,对白的风格,常常与电影本身的表现风格匹配,徘徊于现实主义和形式主义之间。作为观众能够接触到的人物的要素之一,对白是反映人物性格、思想较为直接的部分。不同于戏剧,电影中的对白不需要更多夸张的亮点来引起注意,因此会更接近于日常的语言。由于在表现上镜头的主导地位,多数的对白,会通过与画面的配合来传达意义。辟如,一段语言的表现紧接着一个富有深意的镜头,在这样的收发,能使电影的戏剧表现力变得丰富而充满了“潜文本”的意味。
总的来说,电影是一种二者并置的艺术,画面和对白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这使得电影艺术充满了生命力和强烈而内敛的表现力,也正是其魅力所在。
*本文曾作为 如戏 中的一条答案,均为本人撰写,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