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588——181
2021年12月20日 星期一 晴转阴
《漫谈》的写作技巧
——读魏书生老师《班主任工作漫谈》有感(二)
为了让孩子们的习作背后拥有强劲的支撑,我所教的班级,孩子们每天都要写日记,只要有时间,我会见缝扎针批改日记,逐渐养成了分析写作技巧的习惯。
《班主任工作漫谈》的第一章共有12篇文章,其中9篇采用了相同的写作模式,读来轻松愉悦,犹如老友谈心,娓娓道来,又如松下品茗,醇厚芳香。
1、故事+思考
魏老师由生活中真实经历的一个故事,引发思考,或自解自劝放下执念,或三省吾身反思失误,或设身处地体恤不易,或绞尽脑汁寻求方案,有时一整块都是故事,有时一整块都是思考,有时故事中夹杂着思考,让我领略到一位教育家的思维轨迹。
魏书生老师说:“不要说学校社会这样的大范围内有科研题目,单讲学校教育,就各有数不尽的科研题目。”我们平时和孩子相处的点点滴滴,都蕴含着无尽的科研故事:金浩哲的头磕流血了,开《不忘国耻》主题班会了,举行秋季趣味运动会了,鱼缸里的小金鱼死了,小高的日记没有写,习作课上孩子们有讲评和质疑,这节课我有亮点,那节课我有失误,我的演讲获得两种不同的声音……许许多多日常琐事,都可以在我们的笔下流淌,积少成多,汇成汪洋,这就是教育故事、教育随笔,俯拾皆是。
上个月,小包的头磕在墙角缝了7针,家长问肇事学生要了1万元,作为老师的我心在抽搐:为什么小包的头会流血?1万元合理吗?受害者家长内心深处在想什么?为什么要了这么多?流血后肇事的孩子态度如何?张钰濯的家长主动要求承担责任,这种精神贵在哪里?肇事孩子应该如何吸取教训?作为老师责任在哪里?对于今后的课间活动,该如何保证孩子们的安全……一系列的问题在我的脑海萦绕,写出了一篇又一篇的反思文章,这就是思考。
像魏书生老师这样,讲个故事,融入个人的想法,你也能写出来一本《工作漫谈》。
2、发散性思维
发散思维,又称辐射思维、放射思维、扩散思维或求异思维,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
在魏老师的《漫谈》中,经常会出现“一题多解”式的发散思维,例如:“好批判的危害”写了5种,人的“角色”写了22种,“笑的益处”写了七种,“提高笑的水平”的方法写了10种,“做园丁收获的硕果”写了三种,“信的分类”写了6种,“工作的繁忙分类”写了4种,“抢挑重担的好处”写了8种,专业阅读书籍推荐了4本,“思考方式”用了7种(对比思考、反面思考、正面思考、换位思考、递进思考、逆向思考、小结思考)。
魏老师的发散思维,让人脑洞大开,单单三个字“请喝水”就有100种说法,《条条大路通罗马》一文中他引导学生李威娜想出10种刮大风时开着门但没有碰撞声的办法,你能想得到吗?有人说,同一个问题,当你有五种解决方案的时候,你不过是个普通人,从第六种方法开始走入深度思考,如果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要绞尽脑汁想到10种方法,长时间这样训练,一个人的思维将会多角度立体化,还会有什么问题难得倒呢?
我们可以模仿魏老师,再写三种“当老师收获的硕果”,再写五种“好批判的危害”,再写十种“提高笑的水平的办法”,不比文笔高下,只比思维做操,即使写不出那么多,也会获得搜肠刮肚、苦思冥想后的酣畅。
3、骈散相结合
骈散结合是古代写作手法的一种。骈句,指的是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的两句话,跟对偶相似,只是不像对偶那样在音韵上有严格的要求。散句,则是相对于骈句而言,也可以说,骈句以外的句子都是散句。
看!魏老师写的骈句:
天地君亲,江河山川,花鸟草虫,古往今来之人,国内国外之事,几乎无所不批。
无愧于人生,无愧于他人,无愧于集体,无愧于国家。
顿感宇宙之浩茫,人生之须臾。
以为国分忧为荣,以为民吃苦为乐,情系祖国未来,心付颗颗童心。
读来是不是朗朗上口,充满节奏感?我们要想写出这样优美的句子,就要刻意为之,一篇文章中,至少有两句上下字数一样、结构相同的骈句,就像小麻雀在树林间穿梭,欢快愉悦,也像小蜻蜓在荷尖上休憩,相映成趣。骈散结合,语言错落有致,读来清脆悦耳,美不胜收。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书,写作的能力自然提升,书中的文段就是最好的范文。魏书生老师说:“写作的能力是在写作的实践中获得的。”亲爱的各位老师,拿起笔来写吧,你会造就一篇篇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