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樊登读书
2021年好像有一个热词,我不知道大家认不认同,就是“躺平”。我听到这个词的时候,有那种会心一笑的感觉。我想任何人在生活当中,也许有累的时候,也许有灰心的时候,也许会有丧气的时候,会有一种生活欺骗了你的感觉,想躺平,真的什么都不想干了,甚至对自己所做的工作厌倦,对家庭厌倦,对一切厌倦。你是不是曾经感觉到自己虽然不老,但是已经不太年轻了?我看到很多年轻人跟我谈,觉得自己不年轻了,好像未老先衰,失去了对生活的那种热情。
今天我们要讲的《老人与海》当中的这位老人——圣地亚哥,已经七十岁了,他是一个独自捕鱼的孤独的渔夫,八十四天都没有捕到一条鱼,他如何再次鼓起勇气,再次出海,走向大海的深处?他是如何遇到那条他生命当中注定会遇到的美丽的大鱼?和它鏖战了三天,最终老人赢了,捕获了这条大鱼,这条鱼比他的小船还长,可是在回程的过程当中,遇到了鲨鱼的攻击,老人鼓起勇气,突破自己的极限,一次又一次地击退鲨鱼,但是整条大鱼被啃咬殆尽,剩下了一根白色的脊骨。老人回到小小的渔村,沉沉地睡去。
这就是《老人与海》的故事,非常简单,它告诉我们在生活当中,一个人究竟能够承受多大的苦难。一个人如果不躺平,不服输,不向命运低头,他又可以赢得什么样的胜利。它也告诉我们,生活无常,命运无常,一个人就算奋勇反抗,会面对何等的失败。
这可能是海明威最著名的作品了吧?《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代表作,为海明威赢得了普利策奖和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在我的阅读体验当中,我觉得,海明威和《老人与海》几乎是人作合一,不分你我,彼此成就的。
海明威是一名著名的战地记者,他的文笔直入主题,非常凝练,没有一句废话。海明威写作的时候,有一个奇怪的习惯,就是站立写作。他希望自己不要写废话,而让自己的文字精炼到最简单,直指人心。海明威和老人一样,是一位硬汉,他是文坛的硬汉,很典型的美国人,非常粗犷、上进,他被看作是美国精神的旗帜和丰碑。
海明威自己也曾经这样评价《老人与海》:“这可能是我一辈子所能写的最好的一部作品。”应该说海明威对自己还是有着非常客观的认识。《老人与海》短小精干,几乎用叙述语言讲完了整个故事,它是一个人的史诗,一个简单的故事,一个英勇不屈的老人,成为了世界文学史上经典的形象,这就是《老人与海》。
阅读《老人与海》的那种独特的体验,其实是我更想在今天的非凡精读馆跟各位书友一起来分享的。它平静叙述,高潮迭起,丝丝相扣。圣地亚哥这个不屈的渔夫,他没有向生活、向自己的极限、向自己的命运低头,就算最后在取得了一个了不起的胜利之后,只剩下了一根白白的脊骨,老人仍然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尊严。
好了,让我们开卷吧,《老人与海》,今天夏磊为您解读。
读小说、说小说,其实是蛮难的,我想通过一种不同于平时在樊登读书、在非凡精读馆的解读方式,跟您一起来了解这一部海明威的名作。我会选取小说当中很多的段落,为您朗读。因为只有通过原文的品读,你才能够真正地进入到海明威为我们营造的《老人与海》的世界当中,我们才能够看到这个简单的故事背后,老人所经历的一切。那些简单的、像新闻纪录片一样的文字,是怎么样打动我们的心扉和灵魂的。
一、八十四天没打到鱼的老人
《老人与海》的开篇非常经典:
他是个独自在湾流中一条平底小帆船上钓鱼的老人,这一回已去了八十四天,没逮上一条鱼。头四十天里,有个男孩跟他在一起。可是过了四十天还没捉到一条鱼,男孩的父母对他说,老人如今准是终于“倒了血霉”,这就是说,倒霉到了极点,于是男孩听从了他们的吩咐,上了另外一条船,头一个礼拜就捕到了三条好鱼。男孩看见老人每天回来时船总是空的,感到很难受,他总是走下岸去,帮老人拿卷起的钓索,或者鱼钩和鱼叉,还有收卷在桅杆上的帆。帆上用面粉袋片打了些补丁,收拢后看来像是一面标志着永远失败的旗子。
接着是对老人的面容的描述和画像,也非常精彩:
老人消瘦憔悴,脖颈上有些很深的皱纹。腮帮上有些褐斑,那是太阳在热带海面上的反光所造成的良性皮肤病变。褐斑从他脸的两侧一直蔓延下去,他的双手常用绳索拉大鱼,留下了勒得很深的伤疤。但是这些伤疤中没有一块是新的。它们像无鱼可打的沙漠中被侵蚀的地方一般古老。
他身上的一切都显得古老,除了那双眼睛,它们像海水一般蓝,显得喜洋洋而不服输。
这个开篇,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特别的老人。他已经七十岁了,垂垂老矣,在生命当中,好像真的是受了诅咒一样,八十四天一条鱼也没有钓上来,他的脸庞消瘦、憔悴,有着慢性皮肤癌的褐斑。但是那双眼睛,那双湛蓝的眼睛,看上去喜气洋洋,充满斗志,这都是神来之笔。
海明威在开篇的时候,用平静的语调,描述了老人和这个孩子之间的一种难得的情感。
孩子钓到了鱼,然后赚到了一点钱,想和老人一起再出海钓鱼。老人婉言谢绝了,老人说,他应该上一条更有运气的船,他应该钓到更好的鱼。
男孩说,老人是他见到过的最好的水手。老人说,不,他不是最好的。男孩说,不,他就是最好的。
这给圣地亚哥很多信心,他们之间像师徒,也像祖孙,圣地亚哥每次看到男孩的时候,好像又燃起了那种生命当中昂扬的、年轻的东西,以至于后面他一个人在海上漂泊,和大鱼战斗的时候,他不停地在自己嘟囔说,如果那孩子在这儿就好了。他除了真的希望有男孩陪伴他之外,其实,老人也在呼唤着年轻的自己,呼唤着自己内心的那一头狮子。
海明威是一名记者,在他《老人与海》的写作当中,我觉得有很多精妙的笔触,会让我们没有经历过捕鱼生活的人,真正地走进渔村,知道一个身经百战、不服输的渔夫,一个好水手,是怎么样准备的,你看这一段:
他们从船上拿起打鱼的家什。老人把桅杆扛上肩头,男孩拿着内放编得很紧密的褐色钓索卷儿的木箱、鱼钩和带杆子的鱼叉。盛鱼饵的匣子给藏在小帆船的船艄下,那儿还有那根在大鱼被拖到船边时用来收服它们的棍子。谁也不会来偷老人的东西,不过还是把船帆和那些粗钓索带回家去的好。因为露水对这些东西不利,再说,尽管老人深信当地不会有人来偷他的东西,但他认为,把一把鱼钩和一支鱼叉留在船上实在是不必要的引诱。
一个经验丰富的水手,会对自己的工具非常地在意,老人在八十四天没有钓到鱼的情况下,依然精心地照顾着他打鱼的这些家什,一丝不苟,哪怕是露水对这些钓索、鱼钩、鱼叉会造成的损害,他都心知肚明,这就是一位老江湖的面容。
老人住在一个窝棚里,那里面只有一张床、一张桌子、一把椅子和泥地上一处用木炭来烧饭的地方。海明威还写到,在小窝棚里,有一幅彩色的耶稣圣心图和另一幅科夫莱圣母画,这是他妻子的遗物,这是窝棚里唯一的有色彩的东西。简单的描述,一个孤寂的、倒了霉运的老人,已经是跃然纸上。
渔村的生活有的时候是宁静的、慢节奏的,这师徒两个人之间,经常有一些有一搭没一搭的对话。
孩子会说:“我们吃点东西可以吗?”
然后渔夫会说:“好啊,我们用鱼煮黄米饭吧。”
“你需要我把渔网去收拾一下吗?我现在就去。”其实孩子知道,没有渔网,老人八十四天没有打到鱼了,怎么可能会有鱼煮黄米饭呢?
但是老人和孩子之间,经常有一搭没一搭地、一天一天地重复着这样的对话,孩子用心地呵护着老人最后的一丝尊严。他们会在一起聊天、喝咖啡,孩子会到酒馆赊账,拿到一些剩饭和剩菜和老人分享。他喜欢老人,因为从五岁开始,他就跟随老人一起打鱼,他身上所有的本事,都是老人教给他的。
老人确实老了,有的时候会沉沉地睡去,有一段描写精彩至极:
他不再梦见风暴,不再梦见妇女们,不再梦见发生过的大事,不再梦见大鱼,不再梦见打架,不再梦见角力,不再梦见他的妻子。他如今只梦见某些地方和海滩上的狮子。它们在暮色中像小猫一般嬉耍着,他爱它们,如同爱这男孩一样。他从没梦见过这男孩。他就这么醒过来,望望敞开的门外边的月亮,摊开长裤穿上。他在窝棚外撒了尿,然后顺着大路走去叫醒男孩。
男孩住的那所房子的门没有上锁,他推开门,光着脚悄悄走进去。男孩在外间一张帆布床上熟睡着,老人靠着外面射进来的残月的光线,清楚地看见他。他轻轻握住男孩的一只脚,直到男孩醒来,转过脸来对他望着。
一个迟暮的老人,也许对生活、对捕鱼、对一切都渐渐失去了热情,可是他心中的最后的那种火花,化作了狮子的形象,出现在了海明威的描述当中。一个老人会轻轻地握着一个熟睡孩子的脚,等着他醒来,只有你当了父亲之后,当你亲自唤醒自己的女儿、儿子的时候,你才会有这种体验。其实这一对师徒、祖孙之间,他们有着非常深刻的情感。
二、驶向大海深处
老人决定独自驶出港口,驶向更远的大海,他要去寻找鱼,去遇见那一条他命中注定的大鱼。一个人面对大海的时候的那种感受,我觉得,有着魔力一般的那种吸附感。
如果你去航过海,当我们远离地平线之后,其实你感受到的就是天地和自己。那个时候,如果是一个人航行的话,和自己对话,就变成一个人的本能和生存的必需。在老人驶离海岸的时候,海明威是这样写的:
老人在黑暗中感觉到早晨在来临,他划着划着,听见飞鱼出水时的颤抖声,还有它们在黑暗中凌空飞走时挺直的翅膀所发出的咝咝声。他非常喜爱飞鱼。因为它们是他在海洋上的主要朋友。他替鸟儿伤心,尤其是那些柔弱的黑色小燕鸥,它们始终在飞翔,在找食,但几乎从没找到过,于是他想,鸟儿的生活过得比我们的还要艰难,除了那些猛禽和强有力的大鸟。既然海洋这样残暴,为什么像这些海燕那样的鸟儿生来就如此柔弱和纤巧?海洋是仁慈并十分美丽的。然而她能变得这样残暴,又是来得这样突然,而这些飞翔的鸟儿,从空中落下觅食,发出细微的哀鸣,却生来就柔弱得不适宜在海上生活。
一个老渔夫在海上独处,他和飞鱼对话,他怜悯飞鸟。这也是后来圣地亚哥遇见大鱼的时候,在和大鱼缠斗了三天三夜之后,最终和大鱼合为一体的原因。他尊重海上的一切,他能够了解海上的生物,并且能够用动物的方式去思考,用动物的方式和海洋相处。
老人的技术非同一般,你看海明威的描写,你会学到很多老人钓鱼的绝技。比方说不等天色大亮,他就放出一个个的鱼饵,让船随着海流飘去,一个鱼饵下沉到四十英寻的深处,第二个在七十五英寻的深度,第三个和第四个分别在一百英寻和一百二十五英寻深的蓝色的海水中。
我们不打鱼,我们不钓鱼,我们真的不知道海钓要这样,这绝对是老人的绝招,在不同的海水的深度放饵,静静地等待。
三、遇见大鱼
而在这铺陈之后,要进入高潮之前,海明威把这种等待,把大鱼上钩的那一刻,写得扣人心弦:
感到这轻微的一拉,他很高兴,接着感到有些猛拉的感觉,很有分量,叫人难以相信。这是鱼本身的重量造成的,他就松手让钓索朝下、朝下、朝下溜,从那两卷备用钓索中的一卷上放出钓索。它从老人指间轻轻溜下去的时候,他依旧感到很大的分量,尽管他的大拇指和食指施加的压力简直小得觉察不到。
“多棒的鱼啊,”他说。“它正把鱼饵斜叼在嘴里,带着它在游走呐。”
这时的相遇,老人在水面,大鱼在水下一百英寻的地方,可是这小小的抖动,却能触动老人的神经,老人知道大鱼上钩了。
但是它还没有把鱼饵吞进去,而只是斜斜地叼着鱼饵,把它带走了。他手上没有给钓索一点力量,轻轻地放线,这都神乎其技。察觉不到的掌力,是老人多年的经验。老人在大海上和这条鱼周旋,感受鱼的运动,它已经离开很远很远了,等到他回顾背后的时候:
随后他回头一望,陆地已没有一丝踪影了。这没有关系,他想。我总能凭着哈瓦那的灯火回港的。太阳下去还有两个钟点,也许不到那时鱼就会浮上来。如果它不上来,也许会随着月出浮上来。如果它不这样干,也许会随着日出浮上来。我手脚没有抽筋,我感到身强力壮。是它的嘴给钓住了啊。不过拉力这样大,该是条多大的鱼啊。它的嘴准是死死地咬住了那钢丝钓钩。但愿能看到它。但愿能知道我这对手是什么样儿的,哪怕只看一眼也好。
老人凭着观察天上的星斗,看出那鱼那一夜始终没有改变它的路线和方向。太阳下去后,天气转凉了,老人的背脊、胳膊和衰老的腿上的汗水都干了,感到发冷。……他把麻袋系在脖子上,让它披在背上,并且小心地把它塞在如今正挂在肩上的钓索下面。有麻袋垫着钓索,他发现可以弯身向前靠在船头上,这样简直可说很舒服了。这姿势实在只能说是多少叫人好受一点儿,可是他自以为简直可说很舒服了。
这些描写非常简单,只是简单的白描,但是把在船上独处的老人的钓鱼的技巧、和鱼的沟通、对航向和船的行驶的敏锐、对鱼的把握,全都洞悉在字里行间。
老人和鱼僵持了很长的时间,跟着老人居然开始像怜悯燕鸥一样,怜悯起要被他钓起的这条大鱼:
它真出色,真奇特,而且有谁知道它年龄多大呢?,他想。我从没钓到过这样强大的鱼,也没见过行动这样奇特的鱼。也许它太机灵,不愿跳出水来。它原可以跳出水来,或者来个猛冲,把我搞垮。
老人这个时候对大鱼的怜悯,其实已经促使老人和他的这个对手深深地连在一起。这个时候,连接他们的不仅仅是钓索,还有老人对鱼的理解、老人对鱼的同情、老人对鱼的尊重。老人对鱼的了解到什么程度?他好像就是一个顶尖的武林高手,两个棋逢对手的侠客在面对面对峙的时候,谁都没有出招,都在静止,但是战斗已经在老人的脑海当中翻江倒海了。
当老人和大鱼对峙了整整一夜,等太阳已经升得更高的时候,老人发现,鱼并不是越来越疲乏了:
“天主啊,叫它跳跃吧,”老人说。“我的钓索够长,可以对付它。”
也许我把钓索稍微拉紧一点儿,让它觉得痛,它就会跳跃起来,他想。既然是白天了,就让它跳跃吧,这样它会把沿着背脊的那些液囊装满了空气,就没法沉到海底去死了。
这个时候,老人还不知道这是一条大马林鱼,但是他对鱼的习性了如指掌。鱼在疼痛、饥饿的促使之下,它会不停地跳,会挣扎,这个时候体内会充满空气,鱼不会沉到海底就这样死了,他能够对付它,他能够找到它。
老人出海的时候只带了一瓶水,没有带补给,他怎么在这茫茫大海上活下去?他必须找到吃的。对一个经验丰富的水手来说,在海上要找到吃的,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他只要钓鱼就可以了。可是在和一条大鱼搏斗的时候,怎么才能钓到其它的鱼呢?老人真的是太绝了:
他又用左肩挎住了钓索,把左手和胳臂撑在座板上,从鱼钩上取下金枪鱼,再把鱼钩放回原处。他把一膝压在鱼身上,从它的脖颈竖割到尾部,割下一条条深红色的鱼肉。这些肉条的断面是楔形的,他从脊骨边开始割,直割到肚子边。他割下了六条,把它们摊在船头的木板上,在裤子上擦擦刀子,拎起鱼尾巴,把鱼骨扔在海里。
你看,老人就像在吃一顿早餐一样,娴熟地吃着刚刚钓上来的这条金枪鱼。这就是老人的厉害之处,他在大海上不会让自己挨饿,他给自己带来了补给。
老人什么时候意识到这条大鱼究竟有多大?他很想看它一眼,他很想让这条鱼把它的长、它的宽、它的美,全都展现在他的面前。当这条鱼第一次和老人见面的时候,这段描写把整个故事推向了高潮:
“它比这小帆船还长两英尺,”老人说。钓索朝水中溜得既快又稳,说明这鱼并没有受惊。老人设法用双手拉住钓索,用的力气刚好不致被鱼扯断。他明白,要是他没法用稳定的劲儿使鱼慢下来,它就会把钓索全部拖走,并且绷断。
老人见过许多大鱼。他见过许多超过一千磅的,而且前半辈子也曾逮住过两条这么大的,不过从未一个人逮住过。现在正是独自一个人,看不见陆地的影子,却在跟一条比他曾见过、曾听说过的更大的鱼紧拴在一起,而他的左手依旧拳曲着,像紧抓着的鹰爪。
老人现在已经彻底地抽筋了,他将看到一条怎样的鱼呢?他不停地在祈祷,他希望他能够抓到这条鱼。他在为自己祈祷,也在为这条大鱼祈祷。
四、与海洋搏斗
最终,他看到了这条大鱼。这条大鱼要做最后的一次跳跃,这条大鱼要用最后的力量,把它的长、它的宽、它的美,展现在老人的面前。老人站在船头,把鱼叉举到不能再高的高度,对着大鱼的心脏,给下致命的一击。
这就是《老人与海》最高潮的一刻。在和这条鱼相遇的时候,在和这条鱼搏杀的时候,老人甚至想到了他年轻的时候,在非洲,他曾在酒吧里和一个黑人进行一场腕力比赛。就像他最喜欢的那个棒球运动员迪马吉奥一样,他也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他不会放弃,不会轻易地认输,迪马吉奥就算自己的腿上长满了骨刺,仍然下场,击出一个又一个漂亮的球。
年轻时候的圣地亚哥被叫作“冠军”,他和那个了不起的黑人运动员较量腕力,那次比赛进行了一天一夜,老人用一天一夜征服了对手,他也不会轻易地向这条大鱼认输的。他杀死了这条大鱼,可是老人却开始替这一条大鱼伤心,海明威这样写道:
于是他替这条没东西吃的大鱼感到伤心,但是要杀死它的决心绝对没有因为替它伤心而减弱。它能供多少人吃啊,他想。可是他们配吃它吗?不配,当然不配。凭它的举止风度和它的高度尊严来看,谁也不配吃它。
老人在这一刻,已经和这条大鱼融为一体。老人说:
我从没见过比你更庞大、更美丽、更沉着或更崇高的东西,老弟。来,把我害死吧。我不在乎谁害死谁。
这就是老人和大鱼的搏斗,老人和大鱼搏斗,并且最终杀死了那条他从来没有见过的大鱼。他把鱼紧紧地系在了船头、船艄和中央的坐板上,它真大,简直像在船边绑上了另一只大得多的船。
他割下一段钓索,把鱼的上颚和长长的下颚扎在了一起,使它张不开嘴,船就可以尽可能地干净利落地行驶了。然后他竖起桅杆,装上那根当钓钩用的棍子和下弦,张开了满是补丁的帆,船开始移动,他半躺在船艄,向西南方驶去。老人赢了,老人战胜了大鱼,这个时候,他是一个胜利者。
但是老人在回程的过程中,却是危机四伏。老人没有补给,老人没法让大鱼的血腥味不向大海中扩散,老人担心鲨鱼的来临。他说:“如果鲨鱼向我们发起进攻的话,那就让主保佑我和这条鱼。”他一直有这样的担心,这是他的经验,他知道回程不会一帆风顺:
这条鲨鱼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当那一大片暗红的血朝一英里深的海里下沉并扩散的时候,它从水底深处上来了。它蹿上来得那么快,全然不顾一切,竟然冲破了蓝色的水面,来到了阳光里。它随即掉回海里,嗅到了血腥气的踪迹,就顺着那小帆船和鱼所走的路线游来。
鲨鱼来了,当这条灰鲭鲨向大鱼发起攻击,他听到了那种撕咬鱼肉的声音。这一次攻击,老人用他的鱼叉击退了鲨鱼,但是他失去了四十磅鱼肉。这时候老人说出了那句《老人与海》当中最著名的话:
人不是生来被打败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
这是一种信念,这是《老人与海》给所有人的精神的力量。这句话像是子弹,像宣言,它是老人的宣言,也是海明威的宣言,也是所有不向生活、极限和命运低头的人们的宣言。
当老人最无助的时候,在他最接近极限的时候,他内心有很多力量在支撑着他,可以是说他的精神动力。
一个是他内心的英雄,棒球场上不屈的迪马吉奥。有那个小男孩,他经常会说,这年轻的男孩如果和我在一起就好了,想到他,他浑身就充满力量。年轻时那个和黑人运动员掰手腕一天一夜的自己、那个冠军圣地亚哥、他内心的狮子,这些都在支撑着他。
一只灰鲭鲨过去了,随着一个单词的出现,“Ay!”他发出声来,这个词根本没法翻译,也许不过是一种声响,像是一个人觉得钉子穿过了自己的双手,然后被钉进木头时,不由自主地发出的那种声音。
一群加拉诺鲨向老人袭来,这个时候,他的鱼叉已经被带走了,他唯一能做的,是在船桨之上加上一把匕首,来对抗这些加拉诺鲨。老人还能赢吗?老人还能够聚集起力量吗?他内心的那些力量还能给他支撑吗?这个时候,精神的力量可能是一切,就像刚才老人发出的那个无法翻译的这句话。他用自制的工具,拼尽了一切的力量,击退了这群加拉诺鲨,继续向前走。
两条鲨鱼,一群鲨鱼,又向他逼近。这时候老人已经没有工具了,他必须卸下船舵,卸下那个大大的木棍,用木棍向这些可恶的鲨鱼的头部猛击。虽然每击一个下去,他觉得都像是打在了坚硬的橡胶上,但是老人还在拼尽全力一棒一棒地击打。
他觉得自己已经快到极限了,快被击垮了,但是他还在打,手上已经没有力气了,他还在打。如果他年轻一些,也许这些鲨鱼会被他杀死,但这个时候,他已经精疲力尽了。
他累了,他乏了,他终于明白,如今他已经被打垮了,没法补救了。就回到船艄,把船舵那锯齿形的断头安在夹缝中吧,它还可以来掌舵。老人把麻袋披在肩头,使小船顺着航线驶去,航行得很轻松。他什么念头也没有,什么感觉也没有,他此刻超脱了一切,只顾尽可能地出色而明智地把小船驶回他家乡的港口。
这个时候,那条大鱼已经被鲨鱼群一次一次的啃咬啃食殆尽了。老人输了,这是一场壮烈的失败,就好像是古希腊的悲剧:
临了,他放下桅杆,站起身来。他再举起桅杆,扛在肩上,顺着大路走去。他不得不坐下歇了五次,才走到他的窝棚。
进了窝棚,他把桅杆靠在墙上。他摸黑找到一只水瓶,喝了一口水。然后他在床上躺下。他拉起毯子,盖住两肩。然后裹住了背部和双腿,脸朝下躺在报纸上,两臂伸得笔直,手掌向上。
老人睡着了,以一个朝圣者的姿态睡着了。这也许也是海明威的隐喻吧,老人在最后被击败的那一刻,成为了命运的朝圣者,他朝向神圣的地方睡着了。
男孩又发现了他,其实村里人已经找老人好几天了。男孩觉得非常欣慰,为老人要来了咖啡,多加了奶和糖,希望老人能够尽快地恢复体能。老人回来了,孩子很高兴,但是孩子一直在哭。
这个时候在窝棚外,所有的渔民、小镇上的人,都为那条绑在船舷上的从来没有见过的大鱼而震惊,大家用钓索量着它,足足有十八英尺长,超过一千多磅。
这是一条什么样的大鱼?老人经历了什么?没人能够知道。但是大家都在谈论这件事情,谈论那个已经八十四天没有打到鱼的老人,他捕到了一条了不起的大鱼。
五、故事的结局:一次壮丽的失败
《老人与海》已经回到了尾声,最后的一段,我为大家朗读:
男孩出了门,顺着那磨损的珊瑚石路走去,他又在哭了。
那天下午,露台饭店来了一群旅客,有个女人朝下面的海水望去,看见在一些空啤酒罐和死梭子鱼之间有条又粗又长的白色脊骨,一端有条巨大的尾巴,当东风在港外不断地掀起大浪的时候,这尾巴随着潮水起落、摇摆。
“那是什么?”她问一名侍者,指着那条大鱼的长长的脊骨,它如今不过是垃圾了,只等潮水来把它带走。
“鲨鱼,”侍者说。他想解释这事情的经过。
“我不知道鲨鱼有这样漂亮的、形状这样美观的尾巴。”
“我也不知道,”她的男伴说。
在大路另一头的窝棚里,老人又睡着了。他依旧脸朝下躺着,男孩坐在他身边,守着他。老人正梦见狮子。
这是一个淡然而精妙的结尾,一个女游客竟然把大马林鱼当作了鲨鱼,这就是生活的巨大的讽刺,这是老人失败的原因。鲨鱼是可恨的盗猎者,但是最终却被当作了美丽的遗存。
生活里也许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海明威也是。海明威一生当中的作品,无处不被受到批评,也许那些评论家就像是鲨鱼,他的作品就像是被误解的大马林鱼的那个美丽的大尾巴。谁知道?也许不是。
海明威也说,他写《老人与海》,并没有什么隐喻,老人就是老人,大海就是大海,大鱼就是大鱼,但是我从字里行间当中仍然读出了很多的内容。也许每一个书友、每一个读者,在阅读《老人与海》的时候,都会有自己脑海当中的图景。
我想,大海可能就是我们的生活吧。你看老人在海上的时候,他时而享受,时而愤怒,他在海中孤寂的时候,和鱿鱼对话,怜悯飞鸟,和自己对话,我最喜欢读的就是老人的那些喃喃自语。
这难道不像我们的生活吗?大海孕育了生命,但是也带来灾难和毁灭。但是生活当中的人,可以选择躺平,也可以选择经历劫难,但是仍然乐观和昂扬。在老人的身上体现出的,就是这种人的战斗的精神和那种旺盛的生命力。即使这一切的奋斗、一切的牺牲、一切的成功、一切的失败,最后只剩下一副脊骨,但是它带来的,仍然是生命的尊严和荣耀。
《老人与海》创作在1950年,是在1952年发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一片狼藉,成千上万的人失去了生命,流离失所。战后各个国家的幸存者们也非常迷茫,看不到希望,看不到信心,他们就像老人一样,八十四天一无所获,不知道前途到底怎么样,非常迷茫,非常困顿,甚至看不到生活的意义。
老人虽然老迈,但是他却有着一颗勇敢和不屈的心,《老人与海》的故事就是人们所经历的。这是一段热血的经历,这是一次壮丽的失败,正是因为他失败了,所以它才那么动人。它是一场壮丽的失败,和大鱼融为一体,让无数人重获希望。
海明威曾经说过,《老人与海》可以作为他全部创作的尾声,作为他写作、生活中已经学到的,或者想学的一切的尾声。这样的评价也是一语成谶,从写出《老人与海》,一直到1961年7月2日海明威开枪自杀,海明威再也没有发表过其他的重要的作品,海明威和《老人与海》也融为一体了。
这就是今天我给大家讲读的海明威的名作——《老人与海》,用《老人与海》的故事,送给那些正在和命运、生活抗争,但是从来没有屈服、昂扬活着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