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一种正能量的反馈,越来越激发我不断的读书和写感想。
这次给大家分享的是蔡崇达的皮囊这本书,不知大家有没有读过。
首先呢,蔡崇达是泉州人(福建),之前是新闻媒体工作者,“南方国际文学周的”的联合发起人,现任《中国新闻周刊》的主编。皮囊是他的第一部文学作品。
读完皮囊整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很感动、压抑、悲伤却又充满力量。皮囊是一本小说似的散文。整本书分为15个短篇,前五篇主要写亲人和家庭的,中间四篇主要写他身边一些朋友的故事,后六篇主要写他自己对生活、对家乡的看法和反思。
在书的开篇,他写到了自己外婆的母亲,一个活到99岁叫阿太的亲人。她是一个对自己非常狠的人,可以在自己的女儿去世时不掉一滴眼泪,却会对女儿的遗嘱牢记在心;也是一个切菜时不小心切掉手指,却异常冷静的人;而她又是一个会因为自己身体动弹不了而哭泣的人。是她教会了作者“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这一豁达的世界观,也是她给了作者书名的启迪。我想那句著名的话: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想必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吧。
书的第二篇《母亲的房子》,他写到母亲即使知道新修建的房子会在半年或一年后被拆迁,还是决定把房子修建完成。因为母亲知道这座房子意味着什么,在当初母亲嫁给一无所有的父亲时,父亲就拉着母亲指着块空地说我会把它买下来,然后给你建大房子。我想这时,这座房子对于母亲来说就是意义非凡的,不论什么时候。
然而上苍总是会这么的捉弄人,在当你意气风发的决定做一些事情时,就会有大把的麻烦来临。因为超生被罚款且丢了公职的父亲一蹶不振,父亲在家呆了三年没有找工作,而这一切都是母亲在默默地支撑。终于有一天想开了,出去找工作,又过了三年,房子才盖起来。父亲瞒着母亲将两个人的名字雕成花,刻在新房子的石门上。
然而,好运并不长久,厄运又到来了。父亲的中风瘫痪又使整个家倒下了,医药费、自己的学费、姐姐的嫁妆费等等,都使整个家都艰难无比,母亲无数次想喝老鼠药一走了之却又放回去,因为她不甘心,不甘心命运的捉弄,不甘心就此这样。于是就拼命的省吃俭用,拉各种活去做,拼命的工作,没有一丝喘息。而这一切,不仅是为了整个家,更是为了那样一种信仰,不甘于屈服的生活心态。而修建房子,我想是她向丈夫的交代、向命运的宣告,也是她能力可达到的最大极限。
如果说前两篇表达的是对亲人的思念,那后一篇《残疾》,则是泪点开始的地方。父亲的中风,瘫痪,大小便失禁,都是由母亲在照顾。不能自由走动的身体不论干啥都需要别人的帮扶。被医生判了死刑的父亲从一开始的一蹶不振到之后的想要活着,幻想着可以通过自己每天有规律的锻炼身体,走路活动筋骨,会让瘫痪的身体逐渐的好起来,即使在巨大的台风来临时,他也要出门锻炼,尽管会一次又一次的被暴风雨吹倒在地,也要挣扎着起来继续走路,似乎是在与上天对抗,与自己的身体在搏斗,与命运在斗争,不甘于自己的瘫痪,也不想就此一直被别人照顾。然而,上帝之门并没有打开。一次又一次的尝试然后失败,让父亲累了,也绝望了,终于开始了妥协,接受自己的瘫痪,接受被人的照顾的事实。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着,慢慢的。当作者惊讶地发现自己三年的工作竟然攒了将近20万,当作者奢侈的计划着想将父亲送往国外去看病,当作者以为一切会按照他的计划进行,一切都会慢慢好起来,这时厄运再次来临,父亲再次昏倒在地然后死亡。在那个所有人沉浸在世界杯开幕式倒计时的美好时刻时,作者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离开了。愤怒代替了哭泣,他抱怨着父亲的无情,说走就走,说好的好好活着但终究是敌不过命运的宣判。怒骂着,却发现父亲眼睛和嘴角里流出一条条血来。人死后,身体不在了,灵魂还在,也许是听到了儿子因为不舍而责备的话语,自己却无能为力的最后的反应。死亡这种人世间每时每刻都会发生的事情,却怎么也抵挡不住泪水的流动。子欲养而亲不在的痛苦,也许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懂,支撑他不断前进的动力仿佛没了,他陷入了一种恐慌,之前因为父亲的疾病,他一直用拼命工作来逃避现实,而现在仿佛不需要拼命工作了,但生活还得继续。那些我们必须要回答的问题还得进行。生活从来不是那么简单的梦想和磨难,也不是简单的概念,真实的生活过程什么样是要我们自己完成和回答的。
在书的第五篇《我的神明朋友》中,作者叙述了母亲梦见父亲死前的样子,却不单单以为是父亲的思念,而是笃定地说是父亲需要帮助。她会说到去往天堂的灵魂是不会被梦到的,如果他确实还清了人世间的所有的的债,梦里会恢复他人生中最美好的样子。也许这听起来会很荒谬,但是母亲还是会去帮助父亲。她会去庙里请神婆来帮父亲超度,还会去庙里做一个月的义工来帮助父亲偿还她认为的债。直到一天她梦见父亲恢复了二十出头的样子,身体轻盈,皮肤白皙光滑,没有任何被岁月和命运雕刻的痕迹,挥挥手,向天的那端飘去,直至消失,才作罢。读到这,不由得想起我妈对于神明的信仰,不知从何时起,我们家什么大事我妈都会去庙里拜一拜,就像是我的考研,我姐的硕士答辩,我弟的高考等等。我妈也会去庙里问问,会带着我们去庙里磕头,有时我们很不情愿,说自己的事情,求人家能有啥用,根本不管用之类的,但是我妈还是会执意的拉着我们去。我想她其实并不知道神明会不会保佑我们,但她知道如果她这样诚心诚意的祈求和拜福,会让心灵得到慰藉,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子女。
在书的中间四篇中,主要讲述他身边一些朋友的故事。从被小镇的传统观念、世俗眼光的指责和打击,亲人的不信任而撞头自杀的张美丽;到攀比富贵而迷失自我的阿小;再到一心想要干大事却没办法完全摆脱自身命运的天才文展;最后到热血沸腾、却又没办法脚踏实地,被欲望吞噬的厚朴。这些人的人生百态,我们的生活、身边也许会有各种类似的人,他们为了追求自己想要生活而不顾一切,或是最后会有好的结局,抑或会被生活打击的头破血流,再或是忙忙碌碌却又碌碌无为。而这些其实结果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这些已经完全是他们人生的组成部分,是他们真真实实的生活。每个人的一生就像是一出舞台剧,你尽情的在那里表演,做着你想做的一切,当谢幕来临时,如果你真的经历过你想要的东西或尽力尝试过,我想就是完美的结局。
在书的最后篇章,作者写了对生活、对家乡的看法和思考。关于我们始终要回答的问题,关于回家,关于写这本书的目的。就像书中所说的那样,写作不仅仅是种技能,是表达,而更是让自己和他人“看见”更多人、看见“世界”的更多可能、让每个人的人生体验尽可能完整的路径。
西方之巫说:认识你自己。认识你自己就必须认识你的他人。在生活中、行动中遇到的人,认识他们,照亮他们,由此你就知道自己是谁,人必须在人的世界里求取意义。作者写这本书正是从纪念父亲开始,再到周围的人和事,而在这个过程中,人会慢慢长大,会把每个与你有关、有缘的人照亮。写这样整本书是伤心的,但心又是活的,是跳动的,它会唤醒皮囊,用满腔的热血来填充皮囊。
愿我们每个人都会在伤心中蜕变,在感动中砥砺前进。